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两课"讲授为主渠道,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爱国主义内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和接受爱国主义;把爱国传统教育与近代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大学生从历史认识爱国主义,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原理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大学生掌握完整的爱国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起以"三德"为主线的新爱国主义的思想;把当代爱国主义的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大学生从现实中认识爱国主义,做"四有"的高素质人才,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把现实国情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在树立"五爱"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正确途径,去实践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引起学者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反思;初步培养了国民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科学意识;促进了真正现代意义的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它是以拯救民族为出发点,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以塑造适应中华民族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国民为目的的爱国进步思想潮流.  相似文献   

3.
忧国主要是忧制度不如别国,忧民之公德和民智不如别国民众。富于自治力;有冒险独立之性质;长于学问,思想易发达;民人众多,物产沃衍,善经商而工价廉,将握全世界商工之大权。好言国人这些长处,是爱国的主要内容。中国国民是爱国忧国之主体。"我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爱国忧国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中国国民国家责任感共同的思想内核。  相似文献   

4.
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认为,要从提倡、弘扬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成人"与"成才"观以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莹 《新少年》2022,(S1):74-75
<正>一、活动主题“英雄”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含义不同,但是可歌可泣的精神却是相同的。有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有为新社会默默奉献的模范们……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帮助队员们增加自己对于英雄模范人物的理解,鼓励队员们向模范人物学习,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增强青少年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世界经济交流越发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国家之间因日益密切的交往而使意识形态与制度差异隐性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成为不同意识形态、文化制度相互交锋的火线,大学生国民意识与民族情感遭受严重冲击.因此,强化大学生国民意识,培育大学生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于1942年借在成都金陵大学举办讨论之机,系统阐释中华复兴问题,正式提出"恢复国魂"的主张。他从忠、孝、信义、勇侠、气节等方面阐释中国国魂的内涵,认为当时中国国魂已处半丧失状态,强调以国民个体自我提升为主要途径来恢复国魂,力图通过恢复国魂激发国民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实现中华复兴。其国魂观具有战时色彩与实用主义的特点,呈现出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倾向,其中也有纠结于中西文化选择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研究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新国民"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与严复的"三民说"为代表,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第二层次以孙中山的国民心理建设为主.第三层次以新文化运动先锋解放国民主体意识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短缺、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办学经济效益愈益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高校要有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节流为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组织管理、科学决策、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办高校经济效益,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强化爱国主义观念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论文简明阐述了爱国情感在增强爱国主义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与增强爱国情感的有机联系,初步探讨了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军事理论CAI课件素材选用要有感召力、感染力、说服力,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深刻的情感体验,始终保持爱国激情;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论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民族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国际间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以便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时代新人的成长、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培育时代新人家国情怀需要以科学思想为引领,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夯实理想信念、树立公民意识,同时需要坚持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家国情怀培育的养分与力量,在实践锻炼中以丰富的活动、广阔的平台夯实教育成果,并不断从领导机制、治理体系、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时代新人家国情怀培育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二十大召开以来,学界就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制度优势和实践方略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共识性成果丰硕。总结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厘清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可以从多元视角审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目标、方向和现实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国之大者”。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国家文化标识建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国家性”在其整体定位、建构意义与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贯彻始终,并指导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国家性”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鲜明底色,也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石。因此,推进“国家性”建构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回族抗日爱国歌曲作为一个时代主题的符号象征,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华民族特定时期国家认同的建构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时期,民族问题呈现新的特点,民族事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搞好民族事务管理是我们每一位民族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对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话语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国家话语及国家话语能力,不仅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传播实践问题,而且成为话语学、修辞学、新闻传播学等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在世界秩序重构时代,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如何通过话语,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提出富有感召力、影响力的创造性思想,国家媒体如何提高国家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国民如何塑造文化大国的国民形象,以及如何提高我国的国家话语能力、国家修辞能力等问题,都亟待研究。为此,本文试图从多学科视角对国家话语、国家话语能力的性质、内涵、构成、表现形态、现状、问题、对策以及与之相应的国家传播、国家修辞等做一简要阐述,以期为全球化和世界秩序重构时代国家话语影响力的提高、国家新形象的塑造、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以及话语学、修辞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面对着时代的冲击。在现代文化的涤荡中,民族习惯法必然要做出选择,那就是传承与固化、扬弃与剥离的发展走势。民族习惯法将沿袭新的发展走势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统一战线与民族凝聚力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统一战线的主题,明确了在统一战线中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切实加强对新时期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把握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项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新时期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做了重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