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之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保留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它是在木制斜式腰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其工艺精湛,图案古朴,色彩斑斓,被誉为土家族民间工艺的奇葩,是我国少数民族四大名锦之一。千多年来,土家织锦女在西兰卡普的构图和挑织中,把大自然的美与心灵的美交融在一起,使土家织锦升华到诗化和音乐化的境界,充分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走出民俗旅游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张家界以土家族民俗为主的民俗旅游持续升温,土家商店、土家餐馆、土家土特产比比皆是,“土家风情园”、“巴楚遗郡”、“社巴古城”陆续建成。但是,在土家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土家民俗的误导,影响着民俗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1.规范土家语的使用。语言是民族构成的要素之一。现实中对土家语的  相似文献   

3.
土家情歌中女性的婚恋观及其美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土家族生活在山高林密,河水碧绿,溪涧清澈,气候温和的环境中,古老的历史、秀美的山水孕育了独特的土家文化,其中就包括一枝散发着乡土芬芳的奇葩——土家情歌。土家情歌在土家民歌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是土家儿女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是对爱的讴歌,对情的释放,集中反映了土家  相似文献   

4.
正"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杨征民。"——这是湖北省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百姓由衷赞许情系土家山乡的好书记杨征民的一句话。在卸甲坪土家族乡工作的几年里,杨征民时刻把土家山乡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念活"路、水、富"三字经。2009年以来,卸甲坪乡建起了绿色生态小镇、土家特色村寨,温泉旅游名气也渐渐打响,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土家制鞋企业的田野调查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个人访谈,发现湖北恩施土家绣鞋垫、绣鞋的制作工艺与齐鲁等地不同:土家绣鞋的制作选用了本地的特产,其绣艺和图案设计具有浓郁的土家和地域文化特征。当前,土家绣鞋、绣鞋垫的工艺流程由全手工、土家文化呈现、个性化生产主导向半手工、他文化融入、标准化生产过渡。这些变迁使得土家绣鞋、绣鞋垫在迎合大众消费过程中面临非遗传承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土家文化繁荣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土家丧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后乡的土家文化事象中,尤要提到的是土家跳丧。土家地区有种说法,叫“南摆手,北跳丧”,这是“中国的迪斯科”。国际曾有人看到巴东跳丧舞蹈后认为,这种说法,大体上讲到了土家跳丧舞的舞蹈特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陈洪同志沿用了这种舞蹈,编写了一个《土里巴人》的歌舞,演出后,使许多中国舞蹈家为之倾倒,有的感动地说,看到了多年未曾见到的好舞。这都是对其艺术特色的肯定。学者们从多角度审视着土家跳丧,或引用西方的悲剧论,或从一般伦理观念出发,或是站在另一文化角度,认为人类的共性是害怕死亡,把死亡看成一种悲剧。一句话,相当多的人们还没有站在本体文化角度,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为了探奇。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无疑对揭示土家跳丧内涵有益,引起了人们对“撒尔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土家制鞋企业的田野调查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个人访谈,发现湖北恩施土家绣鞋垫、绣鞋的制作工艺与齐鲁等地不同:土家绣鞋的制作选用了本地的特产,其绣艺和图案设计具有浓郁的土家和地域文化特征。当前,土家绣鞋、绣鞋垫的工艺流程由全手工、土家文化呈现、个性化生产主导向半手工、他文化融入、标准化生产过渡。这些变迁使得土家绣鞋、绣鞋垫在迎合大众消费过程中面临非遗传承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土家文化繁荣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在土家族民族识别过程中,土家族语言成为确认土家为一个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之一。土家族田心桃在北京让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语言学专家们首次认识土家语。许多专家学者经过对湘西土家族语言的反复地实地调查,得出土家语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语言的科学结论,为土家族确认单一民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土家语在确认土家族单一民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1月17日,时光定格在南中国腹地深处的武陵山区,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正纷纷扬扬,武陵山区中的一位老人悄然辞世——土家歌王田茂忠在边走边唱行至人生第八十四个年头的这个冬天,终于悄然掩上了他饱经沧桑的歌喉,把"一肚子的土家山歌"带去了另一个世界。当地一家媒体以一则短短的消息报道了此事,其中使用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字眼——土家山歌大王。事后,一位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老同志慨然而叹:大王是山大王还是草头王?土家歌王才是属于他的真正称号啊!  相似文献   

10.
土家娃子     
吊脚楼里长大岩石堆里磕绊顺羊肠小道抚弄白云借鸟儿的翅膀游逛蓝天背篓盛满古老的传说打杆拄进坚韧的期盼野果熟了,歌欢树婆要脸颊红了,水绿花烂漫土家的娃子情痴着山血液流淌春天的热望把山托在手心要走很远,很远土家娃子@邓俊松~~  相似文献   

11.
田明 《民族论坛》2013,(7):30-32
正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其华丽璀璨的图纹色彩,细腻精美的制作工艺,在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中享有盛名,是充分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意识的艺术珍品。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当寻起土家织锦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见史籍典章。在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流传的历史里,缺失了这一方面的记载。但细细寻觅,在浩瀚的历史烟波中仍可找到其发展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2.
正"我家是西兰卡普编织世家,在当地较有名气。我12岁就跟着祖母开始学编织。当时我就觉得西兰卡普很好看,一下就爱上了这门工艺。祖母觉得我心灵又手巧,就毫不保留地把手艺传给了我。"这位生于1955年的"织女"刘代娥口里的西兰卡普就是土家织锦。在刘代娥的家乡——湘西龙山县苗儿滩捞车河村,这里绿水潺潺、古树参天。村里的土家女子们在青春年少十来岁时就开始跟随长辈学习织花,在青山绿水中织就土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承着土家人的民族记忆与审美情操,编织着土家女子的美好期望。刘代娥,就是这群女子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一部以弘扬土家民族医、以一位土家骨伤科专家在基层辛勤耕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土家骨伤科专家——田先彩传奇》,近日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近年来,随着土家民族医学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恩施自治州民族骨伤科特色医院原院长、土家骨伤科专家田先彩这个名字,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  相似文献   

14.
从土家山寨走上世界乐坛陆长雄,刘能朴在波兰卡托维兹中心灯光辉煌的音乐厅内,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政协副主席田隆信吹着土家咚咚喹,与一位吹鹰笛的俄罗斯朋友、一位吹芦苇笛的埃及朋友,如引颈领歌的凤凰,把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宠大乐队引上舞台,从而拉开了国际器乐...  相似文献   

15.
土家织锦——一种由土家族保留的原始编织工艺,它以独特的符号形式,承载着这个民族古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表情。就在我们尚可追忆的往昔,编织土家织锦还是土家姑娘的必备本领;然而,几乎就在历史的瞬间,土家织锦技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卷入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漩涡中的湘西,土家织锦是否还有传人在坚守?它该怎样完成从实用饰物到文化记忆藏品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6.
6月11日,在湖南龙山县召开的土家织绵研讨会上,国家轻工部一位负责人将“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证书、奖金和金牌,颁发给了该县土家织绵厂技术顾问叶玉翠。土家绵是湘西土家族地区一种编织工艺品、堪称民族工艺园中的奇葩;而湖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省美术协会会员叶玉翠,则被当地土家、苗、汉各族群众公认为是土家织绵的传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姑娘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湘西洗车河畔有一位土家姑娘,她不慕外面的荣华与精彩,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制作她心爱的土家织锦,为传承土家文化写下动人的篇章。她就是龙山县人大代表、洗车河镇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负责人——叶英。一双灵巧的手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叶英出生在风光秀丽的苗儿滩镇的叶家寨,这是一个以叶姓为主,集族而居的土家山寨,至今保留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悠悠古风。  相似文献   

18.
句句唱的福幸歌 (苗族)提起过去唱山歌土家苗家苦难多一声歌来一声泪歌声没起泪先落 子孙万代幸福是 (苗族)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苗家跟着共产党子孙万代幸福畏太阳出来照山坡土家苗家笑呵呵毛主席颁导大翻身句句唱的幸福歌 (苗族妇女龙四姑唱) 篷得土地把身翻社具深耕在田简大夙大雨不换班歌声滚滚山摇劫逼得土地把身翻苦感桔出香甜瓜(七家族)想起从前泪花花苦根苦藤不开花自从来了共产党苦藤桔出香甜瓜 永远莫忘党的恩 (苗族)天上小星跟大星宝宝孩兑跟娘亲人民紧跟共产党永远莫忘党的恩 (苗族妇女龙么妹唱) 公社牛羊满山坡 (土家…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锦:山里女人的美丽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大年 《民族论坛》2004,(10):20-21
<正>当你走在酉水河畔的乡间小道上,不时会听到土家山寨的吊脚楼上传来一阵阵"嘣嘣"的声音,这就是土家姑娘在织锦,她们织出的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少数民族织锦之首的土家锦。  相似文献   

20.
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的老司城是湘西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老司城及其周边也是土家族世代居住之地。土家语是土司时期土家族土司与土民的主要交际工具,因此在老司城及周边地区也留下了大量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土家语地名承载着土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土家族语言的日趋濒危,许多土家语地名已难晓其义甚至出现误释。对老司城及周边土家语地名进行考释,可以丰富土家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