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一个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差分矩估计和系统矩估计的方法对初次分配、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初次分配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而农业、医疗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比重的提升是对收入差距缩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Hansen门槛效应模型,选取2013-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将金融摩擦引入动能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1)内外源性金融摩擦对动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内外源性金融摩擦对于动能反应的灵敏度均显著增加。(2)内源性金融摩擦中的投资占比与现金流量对于动能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权益乘数对动能的影响具有显著负向作用。(3)外源性金融摩擦中的存贷款占比、贷款拨备率以及不良贷款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金融机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单门槛效应。进一步得出,单纯依靠金融机构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效果并不明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动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的投资结构与所有权结构;另一方面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以及贷款拨备率等。 相似文献
3.
庄尚文王永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11-18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汪宗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8-75
基于2004~2017年中国大陆31省(市、区)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结构效应、区域异质性和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粮食价格和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粮食价格能显著促进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劳动力转移能显著促进工资性收入,但对经营性收入有显著抑制作用.(2)东中...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数据,讨论董事网络对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网络助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越处于董事网络核心位置,企业发展质量越高,具体表现为董事网络中心度加快了技术进步与提升了纯技术效率。(2)非独立董事网络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而独立董事网络未呈现明显提升效果。(3)金融发展影响董事网络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存在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越过门槛处于合理区间时,董事网络才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当金融发展超过合理范围时,董事网络的积极作用失效。此外,董事会规模、大股东持股和独立董事占比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78-84
基于Hansen的面板门槛模型,采用中国1997—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造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可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在城镇化水平低于较小门槛值时,城镇化的发展会显著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当城镇化水平越过较高门槛值,达到高城镇化水平时城镇化发展则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当工业化发展到高工业化区间时会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初始阶段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终将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并且收敛效应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包含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05-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示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十分明显,但文教娱乐支出示范效应最低,医疗保健支出示范效应最高,主要原因在于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对示范效应产生了"扭曲"作用。(2)农村居民在"追赶"城镇居民的过程中对其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向呈不对称性。(3)城乡间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不但可以直接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可以通过削弱某些类别消费的示范效应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政府主导视角,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环境管制、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呈非线性关系,环境管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实施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区域异质性.从企业生存角度出发,提出门槛效应假说,采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环境管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发挥作用时,环境管制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采用门槛效应回归方法找到了环境管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门槛值,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9-23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适当的收入差距可起到激励作用,但差距过大将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正确找出差距来源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Theil指数分解公式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城乡分解,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而农村内部与城镇内部贡献相对较低;东、中、西三大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区域间差距主要来源于三大地区之间与东部地区内部,而中、西部地区内部的贡献相对较小,这为今后国家制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6个制造业行业的10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行业内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证明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行业内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得到结论:滞后一期的环境规制约束了制造业的行业内结构升级,即滞后一期的环境规制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约束制造业行业内结构0.091309个百分点的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郭馨梅李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81-87
2000年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表现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度的整体性跃迁,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了不均等的分配。北京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所引发的很多摩擦和矛盾正在显现,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9-2007年高技术产业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本文在测算各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市场势力及出口导向程度等因素对该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R&D要素投入对该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具有基础性促进作用.外资产权比例上升有助于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甚至出现负向影响趋势,内外资企业R&D强度普遍差距较大是造成这种异质性溢出效应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筱飞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
为了解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贸易自由化会加剧市场竞争,长期结果没有短期结果显著,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杜鑫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1):19-32
首先对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城乡收入比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五个方面中,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估计结果还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降低均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贸易依存度的上升则倾向于扩大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建议中国应当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抑制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华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2):70-7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当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高低技能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扩大成为社会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高校扩招政策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供给显著增加。基于导向性技术变迁理论,利用1997—2011年CHNS数据,采用RIF回归分解方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短期内,高素质劳动供给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工资;长期来看,由于技术变迁方向改变,高素质劳动供给的持续增加会导致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显著提高高收入群体的所得,高学历教育扩大整个劳动群体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特别是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专家学者大都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判断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和变动态势,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若干政策调整和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进行客观的地域划分,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不同地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针对不同地域,环境规制对其技术创新有着一定的正向或负向作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对中国制造业中的37个行业在各指标上的值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是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制造业的37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排在第2到5位的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差的5个行业依次是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就业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弹性较大。长期内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但短期内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破坏效应。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这可能是因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初期对就业变化的贡献率可能高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