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发展模式是决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满足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四个基本特征和三个交流机制,因此可基于该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研究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作用下,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呈现生态链发展模式、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协会在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对遂昌模式的案例分析,结合相关行业协会理论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总结梳理电子商务协会在争取、培育和壮大钻石模型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其行为逻辑与机理。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协会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源于发挥市场补充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发挥市场支持作用,弥补政府失灵的行为逻辑;电子商务协会通过高效的内部治理获取会员内部资源,通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汲取外部资源,并依靠其自身能力的提高整合相关资源,最终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传统产业集群成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经济自身特点,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提出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八点特征,并与一般产业集群形成差异比较。随后,本文以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演进阶段为主线,结合舟山市水产品加工业集群的发展,从四大主体、九个方面总结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本文着重分析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不仅能够通过促进集群的发展壮大间接拉动舟山市经济增长,还能直接作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拥有19个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集群的中原城市群,占据了河南全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大半江山".中原城市群旅游业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地位优势和企业优势,造就了河南郑、洛、焦和汴四大强势城市旅游产业集群聚集区,形成了类型全面的旅游集群,其空间布局和产业配套都已初具规模,并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不过,中原城市群内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极不平衡性、集聚效应低、产业关联度两极分化等制约性因素,因此,要推行四个战略和两个重点等一系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以便使中原城市群旅游业获得超常规发展,使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体系进入健康成长轨道,加快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使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产业集群成为牵引河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5.
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以资源吸引产业,以产业升华资源,形成四大主要产业集群。临海重化产业集群: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港口、岸线和陆域资源优势,重点在加快推进总装机440万千瓦宁德火电厂和一期装机200万千瓦宁德核电厂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区域布点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造船、集装箱专用码头、战略物资仓  相似文献   

6.
正1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重点打造电气、时尚、新能源网联汽车和智能装备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争取三年内形成千亿产业集群2个。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实施方案,加快建设"一廊三区三基地",争取建成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金融发展中心和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全力开展"百企上市"专项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  相似文献   

7.
运用熵理论和耗散结构论的核心思想,重新界定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通过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维度和结构的分析,构建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核心—四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阐述,明确动态有序系统的形成过程,在该动态有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实现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较为典型的浙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中发现、提炼研究的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形成集群经济竞争优势核心来源——相互关联的四大区域网络(产业网络、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和融资网络)层面揭示集群"升级"中的关键因素,寻求产业集群价值链提升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切入点。我们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现在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产业链的竞争,集群升级的切入点也不应局限于产业链中价值较低的"制造"环节,而应是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非制造"环节(如产品设计、品牌、共用关键技术与营销网络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重庆三峡库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呈现出了"政策高地,经济谷地"的发展现状和"市区热、库区冷"的研究特点.文章从库区实情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重点剖析了产业集群化的因子及重庆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生产要素、政府干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生产价值链四大关联要素.针对"产业空心化、移民难就业"的社会现实,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库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深入分析了重庆市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发展特点,探讨了重庆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培育策略。文章认为重庆的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尚处于形成阶段,基本上属于低端道路型产业集群,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重庆市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色产业内涵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性两方面选取了4个指标对武陵山片区的16个产业部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旅游业是当前武陵山片区最具特色的产业部门,武陵山片区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循环联动模式,通过构建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产业群、工业与旅游业结合产业群、旅游带动型产业群、不可联动型工业群四大产业集群,推动片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不仅要成就自身发展,更要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升级、跨境电商和协同演化等现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深度剖析我国跨境电商和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论证两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着力加大政府部门扶持保障能力;增强电商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壮大港航物流支付主体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的制度成因、产业集群发展和成熟的制度绩效、产业集群的制度风险和产业集群升级的制度创新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结论:要使产业集群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构建集群制度创新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军民融合实现的关键路径,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发展条件参差不齐,因此,摸清各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条件以及评价出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尤为重要。文章以四川为例,在分析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GEMS模型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了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但在企业、市场和环境等几个因素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方面也还有待提高的结论。最后,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跨境电子商务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迅猛发展。自2016年初辽宁大连被列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跨境电子商务在辽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尚存在问题。通过对上海、浙江、郑州几个起步较早的跨境电商试点地区的分析,总结其经验,为辽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区域分工向价值链分工的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回顾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规律的理论研究,对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趋势。主要不足有: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国内实证缺少耦合;针对国内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研究以及对产业承接地产业集群效应的政策研究都偏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在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对于现实的产业聚集现象的分析才有严密的逻辑基础和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和加强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安徽省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产业集聚度不高,只有推动安徽省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才能提升安徽省产业的竞争力。安徽应重点培植如汽车及其配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群作为主导产业,构造合肥—马芜铜城市群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集聚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从而加快安徽省产业集群形成,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构建途径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整理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有待完善的方面: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缺乏从自身规律研究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途径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弱.本文展望了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方向,以期为集群生态化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