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经常检查供气管道(橡胶软管)是否完好,有无老化、裂纹,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好。 二、定期对滤水网进行清洁。 三、时常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使用中,照明灯故障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三类,一般情况下用户均可自己动手修理。 一、开启箱门而灯不亮 这是电冰箱照明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发现这种现象,首先应检查外线路是否停电、电源插头接触是否良好,或者线路有无故障,如果不是上述原因,而电冰箱工作正常,那么主要是由于灯泡断丝,或者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或触点生锈)所致。  相似文献   

3.
母亲围着锅台忙活,父亲来回打着下手,而我,却坐在门槛上晒太阳、玩手机,偶尔与父母唠句家常。邻家大嫂进院,冲正炒肉的母亲喊了一句:"家里来客啦?"母亲头也顾不上抬,应到:"哪呀,是俺家三小儿!"听罢,我一怔,感觉自己多年离家在外,回家甚少,恍然已成客人。我试图凑到母亲跟前帮忙。可真下了手,便成了无头苍蝇;难动手,光动嘴,问个不停。切菜,要问  相似文献   

4.
要让爸妈享受生活 那个周末,我如往常一样去父母家接女儿. 一进门,女儿就告诉我:“妈妈,外婆受伤了.”原来下午母亲去接妞妞放学回家坐公交车时,因为车子拥挤,她被公交车门夹了一下.我慌了,赶紧问:“有没有夹伤?你怎么不上医院去看看呢?”母亲说:“真的没啥.幸好我人瘦,要是个胖子呀,早被夹掉二两肉了.”我知道母亲在宽慰我,但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我在母亲身上检查了好几遍,确定她身上没有青肿、淤血后才稍微安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庸伦理思想,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主要特征在于推崇中和,中和的天道观是其中庸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乃至归宿。人的实践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的思想反映了极其浓厚的生态伦理的情怀。本文拟就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伦理思想进行分析,认为中庸伦理存在着三大生态伦理原则:即"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根本原则;"应时而中"的生态伦理应用原则;"惜生及民、惜人及物"的普遍关怀的生态伦理的情感原则。  相似文献   

6.
武芳梅 《理论界》2007,(7):36-37
一个国家是否有生机,一个单位是否有活力,有无完善的制度至关重要。一项好的或完善的制度至少应具有激励、评价和凝聚功能。而一项制度能否发挥有效作用,不仅要与所处的制度环境相适应,还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被人们认可,保证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7.
小善     
家里的窗帘掉下来了,需要重新装上。于是我就去窗帘店找安装工。去了几家,刚进店门老板还是很热情的,笑容满面。当听到我不做窗帘,只是找安装工安装窗帘时,人家的笑容就不见了,说:"现在生意处在旺季,安装工非常忙,没有时间帮你,而且只是安装,又不加工定做窗帘。"碰了一鼻子灰,我走到另一家窗帘店。从店外就看到这家店的生意很好,店门外停放着三四辆电动三轮,车子上面装着将要安装的窗帘,有安装工正在用小锯子截窗帘杆,一派繁忙景象。我想这家的生意那么好,老板更不会派安装工来帮我。于是继续往前走。走过去之后,我突然想到那家店之所以生意好,必定有好的原因,过去看看,说不准还真的能找到安装工呢。于是我又返回  相似文献   

8.
尊严的来处     
一对二十七八岁的情侣,围着珠宝店的柜台转了一圈后,女生小声地问:"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宝石的戒指?"一听便知,到了定情的紧要关头,男生让女朋友自己挑一枚心仪的戒指,而女生则尽量替男朋友省钱。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对方的尊严,因为对方值得他们这样做。在当下的语境中,尊严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词儿。有些人对"尊严"的理解是:办事儿不用求人,人们都得求我,到哪儿都是VIP。其实很多时候,尊严不在于别人对你如何,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做。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09,(3):23-23
孩子的换牙过程是否正常,常常决定着今后恒牙的排列状况和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换出一口好牙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 ,向师性强 ,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也容易沾染各种不良的习惯。因此 ,从小注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矫治他们的不良习惯 ,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习惯。一、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小学生好奇喜动 ,注意力不稳定 ,不持久 ,遇到新奇刺激物 ,总想看一看 ,听一听 ,动一动 ,往往影响正常学习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讲授生动形象 ,突出重点 ,善于提问 ,启发思维 ,引起兴趣。另…  相似文献   

11.
"引咎辞职":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政干部"引咎辞职"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根植于公务员制度基础上的"引咎辞职",在欧美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依据"应然"状态在运作的,而中国推行的处于"实然"状态的"引咎辞职"较其"应然"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异,呈现出突出特征.这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要进一步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引咎辞职"的操作性问题;"引咎辞职"者的权利保障问题;"引咎辞职"的力度问题;"引咎辞职"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科技》2007,(5):14-14
一摸:手机外壳 在挑选手机时,首先要摸摸它的外壳,因为有些手机看上去材质非常好,但摸上去就不一样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感觉一下手机的大小是否合适、表面材质是否太滑或是太涩等.摸的时候要用拇指自上而下进行,这样才能感觉到不好的地方.如果是手机上有装饰的,比如说假钻石一类的,就要摸一摸它的粘合度,看看是否容易脱落.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说:"男士要穿名牌,女人要赶时尚。" 我对这句话倒有不同看法。名牌服装虽能体现出高贵的品味,但是在购买时一定要看看是否适合自己,如果只是因为名牌能显示档次,就盲目购买,造成浪费不说,还会失去自己原有的风格。 身高1.82米的我,不胖也不是很瘦。虽然我也很喜欢名牌,但感觉自己更适合休闲类的服装。因为休闲服装不但能穿出青春气息,更主要的是很随意。上身穿一  相似文献   

14.
奥运精神从古希腊到公元4世纪被窒息,从19世纪由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导而被恢复,到2008年奥运盛会来到北京,走过了从"神性"到"人性"、又从"人性"跌入"一神"统治的深渊,然后重归"一元"到"多元"的路向,直至融入东方中国的"一多不分"哲学,完成了几个阶段哲学基础模式的转换.西方"一多二元"哲学基础的"一"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多"不再是受"一"主宰的"多"."一"的理念.今天是"多"(万物问、人类间)的通(或互系);奥运会是"一"(相融相通)的世界,人与人相通互系的地方.随着奥运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一多不分"--"多"之间的相通互系哲学意识正在注入这个世界性"一"与"多"向着互系转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的互系哲学,正为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国际社会和平秩序的创建和持续,发挥着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益审计是我们亟需关注的课题。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原则作以简要阐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内容 1.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主要包括预算支出的合理性,是否按法定预算用途合理使用,以最低的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达到预期目标;预算编制是否可靠,设备物资是否有效使用,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否贯彻节约原则,有无铺张浪费情况。 2.行政管理的效率性。重点检查内设机构是否科学,是否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入世"加速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为背景来探讨中国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伦理处于一种自然经济伦理、计划经济伦理及市场经济伦理"三元交叉并立"状态,其中存在着"伦理后滞"、"伦理错位"、"伦理失范"等消极现象;"入世"迫切要求经济伦理转向一种以市场经济伦理为基础、自然经济伦理和计划经济伦理中具有现代意义的部分作补充这样一种现代经济伦理体系,这种体系主要由人本伦理、生态伦理、竞合伦理及契约伦理等四类伦理组成;要构建现代经济伦理,从伦理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伦理前导"和"伦理相生"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探望其德行出众却罹患"恶疾"的弟子伯牛时,曾发出"斯人斯疾"以及"亡之,命矣"的慨叹,伯牛因此被后人视为行善而遭祸的典型。世人在言说"伯牛有疾"时,通常将其与"颜回短命"、"子路菹醢"、"子夏失明"等相提并论。它们折射出的哲学省思是:天道是否定然福善祸淫,人的穷达寿夭与德行究竟有无关联,如何审视所谓的"天命"对于世间人事的影响等。在此意义上,"伯牛有疾"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孔子乐天知命、不怨天尤人、尽人事而后听天命的人生态度,正是对"伯牛有疾"现象最为积极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谢军 《家庭科技》2013,(9):22-23
要想孩子有个好心态,父母首先要有好心态。平静看待得失,坦然面对竞争,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听你同学的妈妈说,上次数学能力大赛的成绩出来了,你快上网查查吧。"接小丫头放学回到家,我顺口建议女儿去查自己的成绩。"哪个同学?他得了多少分?"谁知,女儿不仅没有急着打开电脑,反而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语气中还带着点担忧。"我也忘了是哪个同学的妈妈了,反正她说你们有同学已经进入复试了。"一边打开电脑,一边对小丫头似有躲闪的表现犯嘀咕:"奇怪,小丫头担心什么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思想: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历史钩沉与现实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要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树立伦理关怀理念并贯彻到具体行动中。伦理关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先秦儒家的伦理关怀思想体现为:"孝"的思想是对人伦关系的肯定;"忠恕之道"、"恻隐之心"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生生大德"的仁政思想是对生命的尊重。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关照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孝敬老人、善待老人;体恤弱者、真诚扶助;制度保障、政策关照。  相似文献   

20.
王鹏 《家庭科技》2014,(3):32-33
正甲肝和戊肝有较明显的流行季节,一般是在冬春季,而乙型和丙型肝炎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但慢性肝炎息者常受到气候影响而容易复发。"五看"小儿肝炎一看精神,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来一直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突然变得懒动、疲倦、嗜睡,则要引起注意。二看食欲,观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可能是患上肝炎了。三看面色,主要观察面部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