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明 《家庭科技》2006,(2):35-35
如今人们的膳食中“三高现象”不少,这很不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营养专家认为,人们应该经常吃些素食刮刮“油水”。以下5种食物有降脂清肠功效, 应该常吃。燕麦具有降胆固醇和降血脂作用。由于燕麦  相似文献   

2.
正当食物落地后,有的人迅速捡起来吃了,理由是不浪费,而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做法和想法,究竟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玩不起的"3秒钟安全期"其实从常理来看,落地的食物肯定能沾染上地表的尘埃和细菌,所以捡起来吃很有可能会致病。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捡起来吃了,照样不会生病,难道说食物自身具有防污染的本领吗?显然不是。那究竟是为什么不生病呢?英国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与食物本身的情况与落地时间的长短有关。为此,他们对5种常见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时不时的一条爆炸新闻,让我们经常自嘲"一定能在下一场生活危机中活到最后",把曾经对食物口味、价格的关注全情转移到安全问题上来,毕竟,比起"想吃什么",知道"能吃什么"更有现实意义.而在这"能吃"的范畴里,蔬菜必定是最先被关注,至少把对食物的欲望降至最低——变身成素食主义者以后,起码还能吃菜! 然而,菜多得是,哪些又能入口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挂在嘴边的与大脑有关的口头禅不少。比如,"脑洞大开""脑袋被门挤了""脑子进水",等等。可是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大脑上真的有洞吗?大脑上的沟是被挤出来的吗?水真的可以进入脑袋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有趣的话题!大脑上真的有洞吗脑壳生来"开天窗"其实,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就可以说是"脑洞大开"——生下来,脑袋上就自带两个"天窗"。这两个"天窗"是颅骨间的缝隙,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相似文献   

5.
《家庭科技》2011,(5):35-35
夏天的气温很适宜细菌大量繁殖,吃了被大量细菌污染之后的食物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 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在饮食方面应当怎么办?吃什么?怎么吃呢?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主张一定要及时吃东西补充营养,帮助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6.
周丽 《家庭科技》2016,(5):34-35
正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具有温热、上炎的特性。那么,夏季吃什么食物利于养生呢?夏季怎么补民间有"夏天是‘苦夏'"的说法,原因之一是夏天多吃"苦"味的东西有利于五脏六腑的运作。一起来看看适合立夏甚至整个夏天的食物。补夏:鸭蛋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老中医认为夏天吃成鸭蛋能让人劲头足,这和营养师的说法不谋而合。营养师称,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铁比鸡蛋、鲜鸭蛋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饮食中调配些糙米、黑米、薏米等谷物杂粮,但是,你知道它们的营养特点和保健功效吗?又有哪些人不适合吃这些食物呢?  相似文献   

8.
正某幼儿园在"父亲节"组织了一个主题活动——"我想对爸爸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想对爸爸说的话。"爸爸能到幼儿园来接我吗?""爸爸能给我讲故事吗?""爸爸每天能早点回家吗?""爸爸能少玩手机,好好陪我玩吗?""爸爸能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吗?"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爸爸都很忙,平时少有时间与孩子们待在一起,玩在一起。但在孩子们的心里,爸爸和妈妈一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我有情绪性进食,时不时有大吃大喝的欲望。之前因情绪失控胖了5公斤,现在日常饮食控制得很好,体重逐渐下降。但是每隔几天,我就会大吃大喝,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和饮料。比如每次吃下一个汉堡、半斤饺子、两瓶啤酒。每次都尝试控制,但最终失败,好像成瘾的状态,请问该怎么调整?""大吃大喝"能缓解压力吗关键词"欲望"说明这种"大吃大喝"的行为是情绪性进食。也就是说,从生理需要层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关于"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度""人有酸碱体质之分""碱性体质更易生男孩"等说法在网络中尘嚣直上,让很多人误以为真。实际上真是如此吗?我们来说说关于酸碱体质的真相。人真的存在酸碱体质吗事实上,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自然也不存在酸碱体质这种说法,但人体内的体液确实有酸、碱性之分。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不要偷换概念。人体体液包含很多种,有细胞内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酸、肠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多少?""我1万,你呢?""才1万?我1万5……""我看手机上的排名,老王2万呢,第一名!"这段对话说的不是房价,也不是股市,而是朋友间互相交流每天行走的步数。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大家不仅可以晒自己的"步数",还可以晒地图、晒路径、晒热量消耗。对于不能抽出固定时间锻炼身体的人来说,这种方式似乎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活日益便捷的科技时代,有不少老年人被挡在了智能产品的大门外:不会用智能手机发微信、不会团购、不会网上预约挂号……"我们真的落伍了吗?""我们真的被时代抛弃了吗?"面对越来越便利的智能生活,不断有老人发出疑问。这当中既有被边缘化的焦虑,又有无奈的叹息,甚至感到陌生和恐惧。无奈的叹息"这是什么事儿啊,等了半天的出租车竟越过我驶向旁边的男子,这是拒载吗?后来打听过才知  相似文献   

13.
正"让课堂氛围一直‘嗨'下去,让学生没心思上网,没时间私语。""形式被拒绝,思想就无从谈起。你虽炼好内容,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已经不适合‘95后'了,天生丽质的小姑娘拍照不也要用美颜相机吗?""人生有不同的轨迹,能陪我们度过余生的,是那些刻入灵魂的谆谆教诲,以及写入骨髓的爱与友谊。"  相似文献   

14.
正《人民日报》微博曾发布一条微博:"家长注意!这八类食物,千万别给孩子吃!"其中包括蚕豆。报道称,孩子吃蚕豆后,全身发黄,小便呈酱油色,严重者可能引发全身脏器衰竭,甚至死亡!建议8岁前别吃蚕豆。那么,什么是蚕豆病?"8岁前别吃蚕豆"的观点靠谱吗?何谓蚕豆病蚕豆病,通常是由于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母亲食用蚕豆后哺乳婴幼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疾病,该病发病后多为儿科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的妈妈们,是数着饭票计划吃什么的:买多少肉,用什么油,乃至一顿下锅多少米,都不是自己说了算.90年代的妈妈们,望着菜市场计划吃什么:这个季节有什么菜卖,哪些是质优价廉的品种,相信每人都有一本"菜经"在心中.又过了十年,好像全年无休什么都能吃上了,更有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来势汹汹,仿佛要把前几十年欠下的一口气吃回来.再十年后的今天,不管是家里厨房还是外面的餐厅,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我们却犹犹豫豫"开不了口":在这个为食品安全草木皆兵的年代,还能吃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崛起"到"中国道路"到"中国模式"到"中国天机",纷纷攘攘,但均离不开一个"国"字。在这种语境里,"国学"以舍我其谁的高蹈姿态睥睨天下,倒也名正言顺。想想也是,有谁敢数典忘祖?有谁敢不"爱国"呢?林林总总的学术当中,还有比"传统"这碗饭吃起来更容易更安全的吗?(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早,朋友小莉就在微信上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婆婆天天给自己的儿子吃方便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听了笑,那是你儿子自己老吵着要吃的啊,老人不过是遂了孩子的心愿而已。小莉抢白说,孩子要就给吗?方便面能多吃吗?我无奈,论胡搅蛮缠,大人哪能抵得过孩子?其实只要大人爱孩子的心是明朗的就行了,这世间又有哪位婆婆是十全十美的呢?想起不久前也有一位朋友向我  相似文献   

18.
谭敦民 《家庭科技》2012,(11):18-20
自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舌尖上的"文化热遍神州.近期,一份名为"舌尖上的癌症图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番茄、水果、大葱、大蒜,以及膳食纤维、肉、酒等常吃的食物,、膳食纤维、黄曲霉素当食物所含成分被列入到一个图谱之中,通过图谱的显示,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种食物可能引发癌症的风险.扫视图谱,一目了然,各种食物的"好"与"坏",一清二楚,被网友们广为传播、转载和热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09,(2):33-33
人们通常认为,土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都是天然食物,下的蛋品质好.因此,即使价钱贵,很多人还是愿意购买土鸡蛋,尤其是给老人、孕妇和孩子吃.那么,土鸡蛋和"洋鸡蛋"到底哪个营养价值更高呢?  相似文献   

20.
叶勇 《家庭科技》2014,(6):26-26
正足三里是"足阳明胃径"的主要穴位,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我国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为什么艾灸足三里与吃老母鸡有同等功效呢?中医认为,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