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育并不会必然带来父母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当孩子有严重残疾时.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例,通过访谈19位父母和老师来分析父母身份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正常与残疾间的二元等级和照顾责任的私有化严重挑战着父母身份的认同;性别身份强烈影响着父母对自闭症孩子的接受程度、养育能力和家庭分工,父亲通常比母亲经历了更多的挣扎;宗教信仰以及为自闭症人士和家庭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会促进父母身份的认同,但通常要以母亲为中介;自闭症等严重残障带来的挑战超出了个体家庭的承受能力,亟需从经济、职场、情感、育儿技能、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综合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欢  陈月 《社会工作》2021,(5):28-41
职业初期的经历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但已有研究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初期,尤其是其抗逆力机制涉及较少.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1名从事社会工作职业3年以内的社会工作者,研究分析其在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后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抗逆力的整体和过程性作用情况,以及其中的相互作用,探索社会工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抗逆力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发挥职业初期社会工作者自身抗逆力以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具体来看,个体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专业能力欠缺、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的个人特质;环境中的风险性因素包括一系列的职业困境和挑战,这些困境和挑战打破了社会工作者原有平衡.而应对这些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个体内在保护因素包括认同感、目标感、乐观感、主动性和反思能力等,来自环境的支持包括朋辈群体、家庭、老师、机构、社会政策等方面.通过不同方式的应对,在社会工作者抗逆力作用机制下,实现对平衡的重构、恢复和丧失性重构.  相似文献   

3.
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四大理论视角--西方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研究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文献,总结出四大理论视角:(一)结构功能论--父/母角色缺席对孩子的影响;(二)经济剥夺论--经济压力对孩子的影响;(三)冲突理论--父母间冲突对孩子的影响;(四)符号互动论--父/母适应对孩子的影响.前两个视角重点是从家庭功能、父母角色、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相对而言较偏向于静态的结构影响研究;后两个视角则较为重视家庭关系和家庭沟通的影响,重点研究家庭互动模式和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婚姻家庭的固有概念,似乎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家庭的类型,由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变成仅有父母子女的核心家庭,在国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家庭形态,如:以成人为中心的“无子女家庭”,由两个离婚有孩子的人再婚的“合成家庭”,以及“独身家庭”、“群婚家庭”、“同性恋家庭”、“老人家庭”、“母亲—祖母家庭”和“母亲—姑妈家庭”等等。目睹这种繁杂  相似文献   

5.
长间隔生育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化和家庭功能的异化,具体表现为:生育家庭内部头胎子女与父母之间代际关系和头胎子女与小二胎之间关系的紧张;以及大龄父母小二胎抚育压力、 小二胎教育断层和代际支持不足等.为使长间隔生育家庭维持正常的家庭功能和良好的家庭关系,避免长间隔生育的风险转化为"社会问题",基层卫生健康部门应对长间隔生育家庭给予高度关注,从育前引导、 育中服务和育后政策支持等角度妥善解决长间隔生育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群 《社会》2007,27(1):141-141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了失业对中国青年人生转型的影响,指出西方理论运用于中国时具有局限性,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人生转型的含义并非脱离原生家庭关系网络而独立,而是在原有家庭关系网络中实现经济自立,并为处于社会网络的父母争面子以及反哺父母。失业对中国青年人生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其拖延了青年以上人生目标的实现。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困境及应对——以北京牛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家庭一直以来承担着老年人长期照料主要角色,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等趋势,以及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社区和机构在针对失能老人服务上的缺位,使得家庭内非正式照料显得势单力薄.而十年之内,独生子女一代父母将陆续进入老年期,届时老年人照料问题必然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12):170-173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自主参与、平等共享、秒速自传播等特点,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改变,如信息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信息应用由独占转向共享,人的社会地位由等级化更趋向网格平等化,在时空上扩展着人生活的存在感和意义等。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主要有思政课教师角色认同转变的挑战,以及多元信息下亚文化消解对思政课教学主流价值引领构成的挑战。只要我们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就能够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勤  吕繁  伍小兰 《浙江学刊》2006,(2):202-208
在艾滋病对家庭影响的研究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成年子女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贫困、健康损害、精神压力、失去晚年保障等.艾滋病使家庭代际支持链断裂,代际支持方向逆转,隔代关系重构.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在艾滋病子女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向艾滋病子女提供照料,而且给予精神慰藉,还担负起抚养艾滋病孤儿的责任.然而他们在抗击艾滋病的战役中潜在的作用和贡献尚未得到社会的了解、重视和支持.家庭对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遇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大对老年人家庭的投入,不仅将有利于老年一代,而且也将有利于他们所照料的一代.  相似文献   

10.
孟欣征 《社科纵横》2009,24(10):83-85,88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对现行资助政策的认识、对现行资助标准的评价和建议、资助管理工作的评价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在校学生和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相关部门开展了基线调查工作,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周志强 《社科纵横》2008,23(1):145-146
新的时代背景和多元文化的激荡对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主体观是应对挑战的有效举措.高校学生组织只有围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理念,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明确工作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把学生作为学生组织的创新实践主体、权益维护主体和建设参与主体,才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和发展青年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学生组织.  相似文献   

12.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为中国的计划生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群体目前日益步入老龄化,他们的养老面临一系列困境,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普遍较重,附加于计划生育政策上的政策性保障有限,养老风险较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功能不健全等等。为此,建议设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专项基金,以减轻独生子女养老的经济负担;独生子女父母要加强自我养老意识,为自我养老创造条件;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挑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使其逐渐成为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选择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普及,国际避税问题日益凸显,给传统税收方式和打击税收犯罪带来了很大困难.从教育的角度审视,可以从银行财税、电子商务法规、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进行努力,以应对国际避税问题.  相似文献   

14.
童彩华 《探求》2012,(6):114-116
新媒体为艺术内容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创造了更灵活、方便的交流和消费方式。它使艺术表现形式有新的突破,给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但也在信息内容和交流形态上给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应提高新媒体条件下的艺术生产水平,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构筑全面的艺术交流和思想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2334个已育一孩的独生父母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北京市独生父母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并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独生父母家庭在理想子女个数和性别上,期待儿女成双,且女孩偏好在逐步增强.在具体生育意向和生育计划上,由于受到生育观念、生育成本、母亲个体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制约,表现出了较低的生育意愿.此外,在更接近于生育行为的生育计划上,独生父母家庭会有更多的经济考量.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生育宣传力度;关注高龄产妇生殖健康,完善生育补偿制度;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提高独生父母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6.
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工作时间和收入的关系.重点揭示青年女性工作时间投入会产生多大的经济回报,结合性别差异、 标准工时以及工资分配方式,多角度分析青年女性工作时间投入产生的溢价效应.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青年女性收入具有溢价效应,工作时间每增加1小时,产生的溢价效应约为13.88%,在工时制度和工资分配方式约束条件下,青年女性延长工作时间会增加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低于工时标准工时、 劳动力生产率较高以及计时付酬较多行业的青年女性工作时间溢价效应更高,且比平均水平高出约9.36%-16.85%.据此,从工作时间、 就业方式和收入状况三个层面提出应重点关注工作时间过长的劳动者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和低收入人群增收难题.  相似文献   

17.
家庭的心理气候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生产活动、履行社会义务、发挥各种年龄的人的创造力都有直接影响。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有特殊意义。儿童都是从小通过家庭进入生活,了解世界,理解社会道德、社会准则和文化传统的。最近,心理学家愈来愈重视研究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研究的课题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与社会机构(保育院、寄宿学校、幼儿园、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区别;家庭结构(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家庭、多子女的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等)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父母和子女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的心理特点;所谓不和睦的家庭,它们的心理特征以及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由于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很大,所以特别重视研究父母的个性及其倾向性、父母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动机等。  相似文献   

18.
熊杰 《创新》2021,15(3):109-116
"反向春运"是"春运"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新现象,是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向春运"的出现,为参与"春运"的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多出行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生存压力.与此同时,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伦理价值的挑战,并由此引发的出行安全问题、代际价值观和消费观念的冲突等仍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正确规范出行行为,创新出行方式,引导人们对价值观的科学把握是应对新时代"反向春运"现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1987年9月13—17日,国际社会学协会家庭研究委员会和青年研究委员会在联邦德国的弗赖辛城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论题是:“青年人与父母的关系”。会议的东道主是设在慕尼黑的联邦德国青年研究所。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联邦德国的犯罪率要低一些,而弗赖辛城的犯罪率则更是微乎其微。与那些喧嚣的大城市相比,弗赖辛城真仿佛是一个“世外桃园”。国际社会学协会选择这么一个安静的处所开会是有其象征意义的。70年代鼓噪一时的“性解放”、“家庭崩溃论”、“垮掉的青年一代”已经接近尾声。就象流行服装中长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社科纵横》2007,22(7):155-156
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青年相比,当代青年对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现状及成因分析,指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需要,对整个社会起着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并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策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