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哲学角度审视,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必须摒弃崇尚对立和斗争的斗争哲学,以同一性为主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必须摒弃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动力论,用“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立面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发展,把发展、和谐和社会主义三个关键词统一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朱绍侯同志在《关于历史发展动力和农民战争作用问题》(见《河南师大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一文中说:“现在有的同志为了强调生产斗争,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而把生产力在历史上所起的决定作用,改为动力作用,否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其实这样作未必会真正提高生产斗争、生产力对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张江姚“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需要,借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之名,行残踏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之实,疯狂地反对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重要原理,蓄意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流毒既广且深。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彻底批倒“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所散布的谬论,准确地把握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对生产力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实践中贯彻的情况作了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如下的观点: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只是第二位的动力,而不是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原动力;考察社会本质是否具有进步性的标准,不是社会制度本身,而是这种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推动力不在生产力结构系统外部,而在生产力结构系统内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氏族公社时代原始宗教的产生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是相互对立的两种世界观的观点体系。但是,从起源来看,宗教比无神论古老。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代,那时无神论产生的条件尚未成熟。到了早期阶级社会,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人们的阶级意识和最初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无神论思想才萌芽滋长起来。这种情况,有其客观的物质生活的根源,决定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都有普遍性,中国历史也不例外。因此,要了解无神论的萌芽,不能不追溯宗教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第一次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指出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然而,囿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虽然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却未能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解决矛盾的手段和途径上,由于过高地估计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作用范围,他更侧重于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最终“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矛盾动力论畸变成阶级斗争动力论。深入地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转变的思想轨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改革动力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片面强调阶级斗争,脱离经济谈政治,脱离生产力的性质谈生产关系的变革,脱离人民的物质利益谈革命,并把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引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四人帮则进一步把“阶级斗争”当作草菅人命的一根棍子,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歪曲到荒谬绝论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与生产力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内在关系的论述,是从资产阶级革命看阶级斗争和经济变革的相互关系。农民战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国农民战争的特殊性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伟大动力和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同,它也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这个原理时说:“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此外还有革命时期和反动时期、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停滞时期和迅速发展时期或衰落时期的不断更换,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见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几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加以研究,才能对这些意向的结果作出科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朝末年,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和阶级斗争的展开,蒙古族民间无神论思想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蒙古民族针锋相对地同喇嘛教做斗争的无神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合力论”的角度看,秦末农民战争是在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和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由社会内部诸力量、集团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合力,并通过阶级斗争、军事斗争的方式解决矛盾,最终建立融合了各方意志的汉王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中,必须坚持历史动力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历史主人的基本观点。离开农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到另外的任何地方去寻找历史的动力,统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13.
在学术界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中,存在着各种不同认识。本文作者在分析了其中一些主要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意见:生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现在解决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新贡献.邓小平在同“左”倾发展现的斗争中解决了社会发展的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生产力内容和生产关系形式统一、阶级斗争的社会现象和改革的内在动力的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以及指导偶性活动方向的精神保障等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辩证性、实效性和前瞻性特点.不仅对于我国,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持久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本校第八届科学讨论会上,历史系着重讨论了当前史学界正在争论的学术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什么是历史的发展动力?史学界已经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阶级斗争是真正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唯一的实际动力;生产斗争是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根本动力;历史的总的合力是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等等。在讨论会上,历史系师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不受“本本”的束缚,展开热烈的争论。全系连续召开了三次大会,有十几个教师、学生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不但针对上述各派的观点提出意见,对争论的焦点和关键性的分歧展开争论,而且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里的两大对立阶级,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和注重阶级斗争,因而有的人就认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只有斗争关系,进而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性被夸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似乎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就只有斗争、斗争。这种看法,其实是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四人邦”,利用史学篡党夺权的丑恶表演中,秦始皇被吹捧到“耸入云霄”的高度。“四人邦”的御用写作班子罗思鼎之流,在他们炮制的《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论“黔首”》等黑文中,不顾历史事实地胡说秦始皇对农民“缓刑罚薄赋敛”,肆意篡改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抹煞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美化秦始皇的统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即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理论界有些同志却持不同看法,认为统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他们把对立和斗争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差异性和斗争性是一个意思”。我们认为,对立与同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对立与斗争是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斗争不是矛盾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同一性这两种基本属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价值目标选择,又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协调和斗争是以人的活动方式所代表的社会基本矛盾两重性的具体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直接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乏对于矛盾的两重性以及协调现象和协调规律的真知灼见,但强调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性,强调阶级斗争和斗争哲学,是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直到毛泽东的突出特点。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凸现出重大的社会历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取得,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动力之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