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类不可忽视的腐败现象——准腐败现象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也平 《理论界》2006,(11):98-100
本文对“准腐败”进行了定义和剖析,从准腐败的视角对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阐释了准腐败的特征、危害、原因,以及打击准腐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俞文  刘忠 《兰州学刊》2003,(6):152-153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规范运作 ,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表现 ,是权力走向市场的结果。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顺应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宏观导向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从腐败的社会现象 ,腐败的内外在原因及如何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腐败 ,力求达到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与企业家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变迁与企业家成长都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企业家成长是在制度变迁中进行的。制度变迁和企业家成长引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制约了企业家成长 ,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现实制度变迁和企业家成长之路在于制度创新和建立企业家制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生代企业家陨落的原因从企业家本人来说,是由于不求进取,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形势的转变;在思想深处和工作方法上,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完全照搬毛泽东的军事和战略思想;本人素质不高,由此造成经营不善、决策失误,甚至盲动和蛮干;缺乏创新精神;不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大功夫,而热衷于广告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从外部条件来说,超经济的“竞争”也会导致一些企业家的垮台,制度和体制存在的缺陷以及一些手握大权的传统势力,对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失误的人态度不正,幸灾乐祸,落井下石,都是一些企业家跌落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求企业家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觉、自信、自律和自强,而且还必须改革陈旧的企业领导班子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阶层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但这一阶层在我国形成较滞后,为此,剖析了其滞后的原因及着重提出在完善制度对策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权力腐败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权力腐败现象已不容忽视,并呈现其独有的特点。如何就高校权力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而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家信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家信用是企业家异质资本素质的重要体现,完善企业家财产制度是实现企业家信用扩张的前提条件,建立企业家征信制度是促进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企业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克思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经过研究发现亚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试图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家制度安排,探讨亚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这种生成机制激励着人类不断向上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前进步。亚企业家概念的提出是对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的论述的诠释,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严若森 《中州学刊》2001,(6):131-134
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家成长的制度支持体系。企业家供给力量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非正式制度安排;企业家成长网络;人力资本积累机制。企业家需求力量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确立的程度;创立企业的制度门槛高低;企业家产权的制度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分担机制。我国要促进企业家成长及其群体化,必须从企业家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内在成长机制以及两者结合的三个层面,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对权力腐败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寻租、权力经商和权力换食换特色.权力腐败的产生有外部诱因,更有内部原因.根除腐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消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二是构建完善的反权力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机制创新入手 ,依靠有效机制防止腐败 ,是反腐治本的根本途径。其关键在于创新权力运行机制、选人用人机制、经济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只有实施全方位的机制创新 ,才能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方针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理论、过程、关键因素和决策准则等不同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决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与风险投资决策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了许多成绩,只有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主要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监督,建立健全科学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强化舆论监督的抑制腐败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惩治与预防腐败的效力,对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达到反腐倡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韩丹 《青海社会科学》2009,(1):131-134,147
腐败是一种道德现象。"腐败"的伦理分析从后果、主体和责任三方面展开。后果条件表明,一个行为是通过败坏公职人员的德性或破坏制度秩序而成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条件表明,腐败行为的主体要么是采取行动的腐败者,要么是被某行为腐化的人;在一个腐败行为中,腐败者和被腐化的人不一定是同一个人,两者也不需要同时出现。责任条件表明,无论行为者的破坏行为是由于自己的腐败习性、他人的引诱还是外力的控制,只要他能够预见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他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治理腐败并构建起一国赖以生存进步的廉政体系绝非朝夕可就。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改革政府治理模式,通过党、政法律分类化、组织设置弹性化、政府内部市场化、监督主体多元化等措施,循序实现立法专门化、监察机构独立化、公务员去官僚化、监督社会化等改革目标,从而最终实现监督制度化与社会化,构建起国家与社会共同监督、预防的中国式廉政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杜林致 《兰州学刊》2009,(12):63-66
首先简要介绍、评析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视角对腐败成因问题研究的特点。然后从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视角出发,提出运用“系统综合分析法”分析腐败成因的新思路;接着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教育腐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腐败是指大中小学校中存在的干部、师生违法或道德败坏等一系列不健康的行为。教育不公平的腐败现象分为学校干部、后勤干部贪污受贿、考生地区和汉族与少数民族录取分数线不公平、大中小学校乱收费、高价入学与无钱就读、城乡户口差别、男女性别差异、考试与保送入学、校内与校外考生考试入学不公平等八大类型。提出了建立公平的法育教育体系、提高师生道德修养和向农民工子女入学读书倾斜政策等三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自《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印发以来,青海省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注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