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格子藏文碑是滇西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吐蕃时代重要碑刻。分析此碑碑文 ,可以认为吐蕃王朝在滇西北地区及磨些部落中施行了告身制度。碑文记载还证实了吐蕃告身制度确有加赐告身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离  陆庆夫 《民族研究》2006,7(3):94-102
本文运用敦煌汉、藏文文书和传世史籍对吐蕃告身制度进行探讨,认为吐蕃告身制度是吐蕃王朝在其自身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对唐朝官员的服饰制度和告身制度进行借鉴模仿而成。吐蕃给平民百姓授予木质写有文字的告身khram,用以辨别身份、区分贵贱。在敦煌汉文文书中,khram被称为牌子。另外,吐蕃王朝还授予中下级官员大藏(gtsangchen)、果藏(sgogtsang)之位,这两种职位也是告身,它们与藏族传世史籍记载吐蕃授予作战勇士的铁文字告身相类似,有可能就是铁文字(lcagsyig)告身。  相似文献   

3.
南诏告身制度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吐蕃、唐王朝的影响下 ,南诏建立了告身制度。南诏告身分六等十二级 ,各等排序为 :瑟瑟、金、颇弥、银、石、铜。南诏告身为荣誉性称号 ,是一种与实际职务有别的虚衔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森严的等级差别,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于是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旨在维系等级差别,明辨高低贵贱的章法和制度。吐蕃施行的告身制度就是这样性质的制度。告身制度是吐蕃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是吐蕃  相似文献   

5.
黄辛建  石硕 《民族学刊》2013,4(1):87-90,126-128
在吐蕃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宰相制度变化最多,影响政局最深,对吐蕃王朝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吐蕃宰相制度日益成为藏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未出现对吐蕃宰相制度的系统全面的论著,对单相制、多相制及僧相制的具体生态未能完全呈现。对宰相制的发展阶段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对宰相制度的互动关系研究还不够,影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制约了藏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唐史载,吐蕃人"好咒誓".本文依据敦煌藏文写本,结合同时期的碑刻文献,归纳出吐蕃文献中不同等级之间盟誓时所用的9个盟誓语词,并探讨了盟誓中的告身继承、官职继承、财产继承、处罪一人、维护王权、维护神权及盟誓制度演化的形式——集会议盟等所反映吐蕃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丧葬、宗教诸多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说不同语言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接触.七世纪前期,吐蕃与唐朝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逐渐增多,藏汉族接触愈加频繁.作为藏汉民族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藏汉语在吐蕃与唐朝的交往中发生了接触.根据藏汉历史文献,吐蕃时期的藏汉语接触的途径主要有吐蕃与唐朝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人口迁徙和民族杂居等.藏汉接触在唐蕃频繁的交往中使得两种语言得以有效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各种交流,推动了藏汉民族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吐蕃末代赞普欧松赞身世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关吐蕃末代赞普欧松赞身世的著述,统称欧松赞系吐蕃第42代赞普达磨的直系后裔,是赞普达磨被弑杀后,由其小妃蔡邦氏所生的遗腹子.而本文通过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史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古代藏汉史料的比较分析,认为欧松赞生父并非达磨赞普,而是吐蕃第41代赞普热巴巾.  相似文献   

9.
从藏汉文献记载看西藏古代体育及其发展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吐蕃时期开始,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藏汉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西藏古代体育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许多藏汉文献记载了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西藏古代体育内容。西藏古代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活动内容,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见证,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张云 《中国藏学》2011,(Z1):12-23
唐蕃关系是唐朝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民族政权关系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不仅直接影响吐蕃王朝自身的兴衰,而且也影响唐朝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对中国西部、西南部地区民族格局的形成以及元朝吐蕃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依据藏汉历史文献,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吐蕃与唐朝之间的对话、沟通及联系渠道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吐蕃赞普与唐朝皇帝之间的书信往还及其主要议题,唐朝皇帝与金城公主的往来书信,唐朝皇帝与吐蕃宰臣将军书,唐蕃宰臣及统军将领之间的书函对话内容,双方使者的主要使命等进行分析,对唐蕃双方的对话、沟通与唐蕃关系的发展予以考察,从而揭示唐蕃关系演变发展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2000年10月10日至13日,作者随同青海省政协主席韩应选同志前往土库曼斯坦国,参加"土库曼斯坦国际文化遗产会议",作者将访问的前后过程及收获进行了分述,以期对有志于撒拉族研究的同仁提供学术信息,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当前 ,人类学被奉为各种人文科学的理论源头。然而 ,人类学自身却在怀疑自己的学科使命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导致人类学信仰危机的原因 ,不仅在学科外部 ,更重要的是人类学内部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学学科内部的成长动力 ,还要认识到人类学学科得以成长的文化和时代 ,以及孕育它的社会体系。人类学是哲学的一个领域或分支 ,是多门学科的总汇  相似文献   

14.
玉树既是地名,更是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的名称,长期以来它的藏文名称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使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或地名,对外造成误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玉树藏文名称的正确写法及其由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二战后英国对缅甸山区民族的分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跃 《世界民族》2005,16(6):27-36
二战末期,英国重新占领缅甸,颁布对缅白皮书,其中规定山区由英国总督直接管辖,企图以山区民族来对抗缅甸本部,以达到长期统治缅甸的目的。由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采取积极的民族和解政策,并提出脱离英联邦而独立的主张,英国政府被迫调整对缅甸山区民族的政策,企图使缅甸留在英联邦内。与此同时,英国殖民政府暗中操纵民族分离主义,以制衡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从而给独立后的缅甸留下诸多难以弥合的民族冲突和难以消除的民族分离主义祸根。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乡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会成为我们民族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我国广大中部地区的民族乡。本文在分析中部地区民族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利、弊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浅显的思考,以期能对我国中部地区民族乡甚至东、西部地区民族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与西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双志 《中国藏学》2005,1(4):64-72
近代以来,西藏地方危机重重,如何维护西藏地方的稳定与统一,是孙中山必须深入思考的紧迫问题.民国建立后,针对岌岌可危的西藏形势,孙中山积极提倡民族平等与团结,倡导五族共和,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1924年,孙中山又倡导新三民主义,呼吁建立包括藏族在内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扶助弱小民族,允许民族自决,这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根本之策,之后也为南京国民政府所继承.同时,孙中山也拟定了在西藏地区修建铁路,开发农牧、矿产资源,进行移民垦荒的规划,以巩固国防,发展西藏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8.
洲塔 《中国藏学》2005,(2):81-88
韩达垅寺是甘青交界的积石山县境内早期藏传佛教著名寺院,自创建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为西藏扎什伦布寺的属寺,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现根据调查所得及相关藏文史料,对该寺的创建历史、活佛传承、主要建筑等进行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9.
刘戈 《民族研究》2001,(2):78-85
日本学者山田信夫先生认为,回鹘文买卖文书收付款语中的"bir agsüksüz"(一个不少)沿袭自敦煌汉文文书中的"一无悬欠".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不仅"bir agsüksüz"一个短语,而且它所在的整个句子的内容结构、语法与汉文同类文书中的有关句子都相似.它反映的是13-14世纪汉文买卖文书的格式和套语.汉文契约文书的格式、套语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悠久,曾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分立主义混淆了国家与民族的区别,主张每个民族应有自己的国家,其结果引起了民族分裂式民族自决,导致了多民族国家中的许多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