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察连动结构"动(宾).去"和"去.动(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其出现的时间,是我国中古末的唐代。从结构上看"去"是动词而非助词;从语义关系上看,"去"前或"去"后的动词或动宾结构是"去"的目的,也就是"去"要做的事情;从使用程度上看,"去.动(宾)"比"动(宾).去"使用频率要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比较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着教材繁多、内容庞杂、学术水准低、创新性差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垄断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既可突破当前"比较文学"教学瓶颈,也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阮航(以下简称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以下简称比较文学)在中国由复兴而走向空前繁荣,教学和科研队伍逐渐壮大,学科建设迅猛发展,成为了引人注目的学术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回顾国内30年亨利.雷马克研究,我们发现学界在对其进行积极介绍的同时,也翻译了他论述比较文学的相关经典著述,尤其对他的"比较文学"经典定义进行了集中探讨和研究。不过,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诸如姓名拼写和重要理论归宿等方面的错讹、尚无专文或专著论述雷马克比较文学思想等事实,我们发现雷马克研究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因此,本文在概括研究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他对比较文学学科定位、对他自己定位,以及对他本人进行全方位研究等方面拓展国内雷马克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对于理解什么是"比较文学"有重要意义。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对于理解跨文化文本的思想内涵有重要的意义。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论转而强调分析、研究使作品成其为作品的文学性,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最终意义在于建立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这对原语境阅读提出了急迫的要求。目前高校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实践有着现实的困惑,但从前景来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文化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别探寻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定义,认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既不是许多比较文学家以为的"翻译研究是比较文学之下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巴斯奈特宣称的"比较文学是翻译研究之下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交而不同"的关系,它们的不同在于两者有各自关注的对象:文学和翻译;它们的相交点在于二者共同关注文学翻译并且都开始"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7.
分别论述了比较思维和比较文学在中西方的发展,提出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设问题,最后认为中西方的比较文学应互相借鉴,拓展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卓边 《百姓生活》2013,(5):72-72
错误一:不管"饭前服用"或"饭后服用"纠错:有的药品会提示"饭前服用"或"饭后服用","饭前服用"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于吸收。所以,如果没有条件就餐,吃点零食饱腹之后,也可以服药。同样地,"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在与二战有关的日本影视资料和文字资料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诸如天皇万岁,为天皇"玉碎",大日本皇军等相关言论和记录,这反映出当时的日本奉行"皇道"(即"天皇以仁德治国之道和向世界宣扬皇道")的事实。可以说,那时的日本人把天皇看成神,无比尊贵,神圣不可侵犯,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无处不在!那么,日本近代的天皇制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的法美学派之争从根本上说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特征的论争。其对立与论争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比较文学学科特征的某一个不同侧面进行了强调。它们的论争有力地证明了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三大特征 :从研究领域上看 ,比较文学是开放性与边界性的统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 ,比较文学是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从研究态度上看 ,比较文学是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也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仍存在着面面俱到、越来越厚、集体编写、风格不一、叙述重复、前后矛盾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队伍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教学需要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注重教材的研究、修订工作,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以充分展示教材的学术含量;力求教材建设与精品课建设相结合,使比较文学教材的研究与撰写日益具有革新锐气,并突出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经历了近 5 0年的发展历程后 ,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教材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脱离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开放性模式、互动性模式和双重主体性模式的教学改革 ,则是行之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重点阐述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学习活动。运用“合作式”教学和审美体验教学理念设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身体和情感的体验不仅提高自身语言能力,而且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诗词接受与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文学理论提出可以跨学科研究文学本体,众所周知,文学与形式逻辑学关系极为密切,逻辑形式内化为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思维,从而对文学起着间接作用。但在文学接受中,人们更多地强调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本文大胆地指出,诗词接受研究可以通过使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化,使文学研究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在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中改革“文学概论”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概论"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是不争的事实,这要求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去对待现行教材,要根据所学专业有甑别地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在"通"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师范性",以适应师范生服务社会的需要;在教法上,能以创新的精神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现有考核模式,以此提高"文学概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识课外国文学是开放的课程,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认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是,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探讨,以寻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南澳大学Magil校区国际研究学院文学课的教学特点及国内英美文学课教学情况,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国外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详尽的课程教学大纲、作品阅读与写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注重学生平时表现与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估方式,这些都对我国文学课的教学具有启发作用,实验及分析表明新思路在我国英美文学课教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据问卷调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美文学公选课的决策是正确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建立以讲授法为基本形式,多媒体、电教片和讨论法为辅助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系,有利于提高英美文学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文学社团活动是英美文学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有益补充;英美文学课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人文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建议: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公选课英美文学可改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中文学课程存在的学科界定不明确、教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与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变异学研究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现有板块的有机整合,同时,也以差异可比性作为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善了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但现阶段的变异学研究也存在某些尚待完善的地方,它们涉及了该学理的立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定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