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熠 《民族论坛》2010,(12):22-24
7年前,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茫茫大山中,可以时常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人走村串户给瑶族同胞们送去急需的药品。他,就是长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永州分公司江华销售部的蒋团平经理。他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个送医药品到乡镇、农村的人。他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苦心经营,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医药配送王国”。  相似文献   

2.
由于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他们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瑶族先民很早就总结出一套治病医伤的方法,除了用药内服、外敷外,还掌握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外科手术方...  相似文献   

3.
<正> 《评皇券牒》是瑶族中保存的一种汉文文书,它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瑶族的形成、迁徙、姓氏和社会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瑶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本文主要根据《评皇券牒》记载,对瑶族的图腾崇拜、民族形成、姓氏、迁徙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飞 《民族论坛》2006,(2):37-37
瑶族传统文化是瑶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沉积而成的、世代相传的、并渗透到瑶族人民思想意识中的一种传统精神。当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相互结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本文就开发瑶族传统文化,发展永州特色旅游作一点粗浅的探讨。1、从可参与性入手,搞好文化活动的开发。瑶族文化无论是在内容、范围,还是对象上都有较高的参与性。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事项具有浓郁的生活乐趣,为群众和游客所喜闻乐见。如瑶族节庆、体育、民俗婚礼和住瑶家房、吃瑶家饭、参与瑶族织锦、刺绣等,尤其是瑶族的…  相似文献   

5.
瑶族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没有本民族文字。从法律学家的角度来观察,瑶族的历史似乎可以破解法律中的一个谜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在瑶族社会中是怎样发生、演进、实施的?本文试图对瑶民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作一初探,以期揭示无文字民族的法律发生和演进过程。  瑶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瑶族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也没有立法和执法机构,统治王朝的法律法规,在瑶族地区因各种原因未能生效。因此,瑶族人民主要依靠社会习惯法(即原始法律或传统法律)来调节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张冠梓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阔的民族。随着一代代瑶民的不断迁徙,如今这个民族的足迹已越过国境,延伸到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成为世界性的民族。本文谨就国外瑶族的分布及其迁徙作一考实。我国是瑶族的祖国,现在仍然是大部分瑶民居...  相似文献   

7.
瑶山的脚步     
我们瑶族有1425100人(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其中,我们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863407人,占全国瑶族人口总数的60.59%。瑶族在历史上与各族人民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勤奋开发祖国南方山区,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史籍记载,汉代时,瑶族先民武陵、长沙蛮已知“田作贾贩”,并学会了用树皮织绩,染以草实,制成五色花衣。隋代吋使用了铁器,宋元时学会犁耕,发展了山区农业和土特产生产。手工业方面不但能制作锋利的“瑶刀”,还能织出多种较好的丝织品。使用蓝靛、黄腊染制成的“瑶班布”更精致,枕绣工艺远近闻名。我们瑶族还建立和发展了以盘王歌、密罗陀传说、长鼓舞和铜鼓舞著称的民间文学艺术,还有独特的瑶族医药,流传有重要历史经济价值的宗教经书和《过山榜》文献。  相似文献   

8.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着自然、社会和人生,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整体认识,从而产生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朴素的哲学思想。本文拟对这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瑶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评皇券牒》、《盘王歌》、《盘王书》是瑶族民间珍藏的三部历史文献。它们流传时间长,是研究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对于瑶族《评皇券牒》和《盘王歌》,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撰文研讨,取得了不少成果,唯对《盘王书》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本文拟就《盘王书》作一初步探讨,谬误在所难免,希同道者不吝赐正。 (一) 瑶族崇祀盘瓠(王),早在晋代就有“每常为猱杂鱼肉以归,以祭盘瓠”的记  相似文献   

10.
1987年夏秋时节,笔者有幸到黔桂交界的南丹、荔波等县苗瑶族居住的山区作民族调查,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之缓慢,人民生活水准低下,感触尤深。笔者深切感到,更新少数民族同胞中的一些传统观念,是加速民族地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里湖乡瑶族地区的经济、人口调查对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的少数民族山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一、南丹县里湖乡瑶族的基本情况南丹县里湖瑶族自称“多漏”,自古以来居住在我国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交界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山区。因这一瑶族男子一律穿著长及膝盖的白色短裤而与其他瑶族支系  相似文献   

11.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郭沫若同志于1956年为北京服装展览会题) 服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又是反映文明程度的标志,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就是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的艺术结晶。 一、瑶族服饰的审美进程 瑶族社会的发展,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经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时期。当时的瑶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衣不蔽体、烤火御寒”的生活,兽皮树叶遮体,是为着御寒和遮羞的功利目的,谈不上审美。以后慢慢有了用兽骨、兽牙、羽毛作装饰物的,但最初也是出于炫耀战绩的功利目的。正如普列  相似文献   

12.
<正> 千百年来,勤劳的瑶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以卓越的才能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这些作品来源于生活,丰富了生活,形成了瑶族人民古朴自然的民族艺术特色,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能。现根据笔者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瑶族乡调查时所得的资料及手头所有的歌谣对瑶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其社会功能作一些分析。一、瑶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全世界约有260余万人,其中我国占2134014人,其余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泰国的瑶族是从中国经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迁徒去的,至今约有3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府、难府、碧瑶府、南邦府、甘烹碧府、素可泰府、清迈府和达府。中泰两国瑶族源流相同,习俗相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本民族共同的文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以及毗邻民族影响的不同,两国瑶族在文化上又各有特色。其异同程度如何?国内外一直未能有人作深入的探讨。应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邀请,笔者于1989年春到泰国作学术交流与考察,在泰北瑶区生活、考察一日余,现就所是,对中泰瑶族文化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一、独具特色的湖南省少数民族医药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已达641.07万人,涵括伞国5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为世居少数民族,他们的医药构成了湖南民族医药的主体。其共同特点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瑶族是长期以来令海内外民族研究者关注的民族之一,其所以引人注目,笔者以为当在其独特的“过了一山又一山”的历史,“形散而神不散”的众多支系及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本文拟对瑶族文化中的多元一体特点作一粗浅的揭示和分析,以请教瑶学界同仁。 瑶族文化多元一体特点表现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  相似文献   

16.
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聚落,保留了非常丰富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等,对于研究和传承瑶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南岭民族走廊区域范围内的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其不仅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针对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民间工艺的现状,要进一步探索瑶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南岭民族走廊中瑶族民间工艺的留存和优势,从战略性和科学性的角度以设计语言贯穿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推动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而在最大程度保护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借助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动瑶族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居山游耕: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山和游耕是塑造和形成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产生瑶族各种文化现象的根源,并影响瑶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和趋向。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构成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道光年间赵金龙领导的湖南瑶族反清武装起义,在湖南农民战争史上,或在瑶族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这次起义,充分显示了瑶族人民在反剥削反压迫斗争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对于这次起义,姚舜安同志的《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一文(载于1983年第2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姚文),作了  相似文献   

19.
瑶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姿、古朴典雅,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瑶族同胞的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情。近些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瑶胞文化的变迁,瑶族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传承和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本文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瑶族服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地瑶族服饰的款式特征和纹样特征,提出对瑶族服饰进行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