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包国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3-85
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问题,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不单纯是改进教学方法问题,更是教学内涵建设问题。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品质。搞好课堂教学,仅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政治理论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设计再好再完美的一堂课,如果没有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没有形成师生情感共鸣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很难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动之以情"有时比"晓之以理"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近年来党中央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涉及到领导、教学、管理、教师等诸多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可称为一个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除了政策的支持,还必须有制度创新,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黄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87-88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在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条件下,如何赋予理论课以新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成为近年来日益受到大家关注的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高校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5.
申晨霞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63-64
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就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叶山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15-19
文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教育课,又是社会实践课.文章从哲学视角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必要性,透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72-7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契机,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进行课型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延伸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9.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Jie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加强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本文针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阮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1-56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偏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洗脑’课”、“政治说教课”或“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课”;二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缺乏学术含量的“水课”或没什么实用性的“虚课”;三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可有可无的“副课”或社会主义中国的“专利课”;四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一门失败的课程,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妨害学生的思想自由。对这些认知偏见进行深入地回应和驳斥,对于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信力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任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24-27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惟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把它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LIU Mei-xun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本文总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创新的主体。分析了教师实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思路:发扬三个负责的精神、坚持三个立足点、提高三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与社会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营造一种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氛围,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必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状况、管理原则、教学方法进行认真调查,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水平及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世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3):47-51
思政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马克思主义使思政教育走向自觉,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时代重的是理论教育,使思政教育自觉化、有效化;列宁斯大林时代重的是政治教育,使思政教育权威化、规范化;毛泽东邓小平时代重的是思想教育,使思政教育科学化、丰满化.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的继承性、演变性,开创恩政教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总结经验 整体规划 扎实推进——对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I Si-lin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认真、事实求是地总结思想政治理论佧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一个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实效性、“两个课堂”的结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强和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研究,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保证,要着重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功能定位、结构体系和内容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组织等等问题展开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通盘考虑,是顺利、有序、高效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前提。结合各校实际扎实推进,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江洪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重大作用,将其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必须认清两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对此,本文明确提出以下观点: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是学科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前提,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和难点所在,组织、管理、整合是促进学科发展和课程落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龚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81-84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和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两个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相结合的问题。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甲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科属性是关于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定位,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而科学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学科属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奉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83-187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产生于社会形成独立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之后,经历了由社会化、规范化到人本化的历史演变,面临着人口服务、劳动关系、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社会稳定和公共精神等现实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中所具有的政治保证、力量凝聚、调节整合、稳定控制、主体培育、激励引导等功能的总和,具有价值性、人本性、柔软性和潜隐性等特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须经过认识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整合等阶段,遵循社会适应、要素协同、神形统一、同步递增等规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系统和实践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