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瑞宝 《职业》2013,(22):72-73
最近我看到各大媒体把2013年毕业季描述为中国“最难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焦点。据科教人才网统计,2013年有699万应届生从高校毕业,截至5月13日三方协议签约率只有35%。所以,2013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在我看来,今年的毕业生找工作也并非难到没有办法。虽然今年毕业生人数多和工作机会有限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其实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近些年一直不乐观,只是今年比过去几年难一点而已。所以给今年毕业生的忠告是,与其对数字表示惊讶,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让找工作变得不难。  相似文献   

2.
经历是财富     
黄昕 《职业》2003,(8):1
日前朋友来访,问起最近忙什么,朋友说在忙着给孩子找工作单位。我记得朋友的孩子还是大三,“还有一年呢,忙什么呀。”朋友曰:如今就业形势紧张,早点动手,好歹找一个工作先干着,至少可以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否则,等到毕业时还不能落实,就会在履历表上留下空白,就业就会越来越困难了。 确实,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前些时候报道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50%,最近有关部门采取了诸如网上招聘大会等许多措施,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估计形势应当略有好转,但也高不到哪里去。明年的就业形势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好转,及早动手解决就业问题实为上策。 当前,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对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国家早就取消了实行分配的政策。但是,毕竟在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作为我们社会的高知识群体,仍然属于“稀缺”的资源,全  相似文献   

3.
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现在为找到一份职业费尽心思,在求职路上屡试屡败的现象越来越多,甚至有的面试上百次,仍未能得到一份工作,据专家预测,2004年全国将有35万毕业生找不到岗位,而去年的毕业生至今仍有70多万人未找到工作!成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激烈竞争仍在继续,各个大学都展开拳脚进行扩校、扩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政府、高校、社会团体等为了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纷纷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今年,大学生创业教育掀起了前所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今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加之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刘建忠 《职业》2013,(25):83-83
据报道,比去年人数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让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有人把今年的就业称作“最难就业季”。
  没错。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的确是一个不容质疑的现实。但是,有一个道理也不得不引起大学生的注意。那就是:摒弃眼高手低的功利观念,学会放低姿态就业。  相似文献   

6.
孙曙峦 《职业》2013,(25):61-61
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将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近日,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开展了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快速调查。调查中问及“毕业后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这个问题时,有超过八成的大学毕业生明显感觉底气不足,“没有经验、不敢轻易尝试”和“实在找不到工作时,会考虑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创业,一个挑战年轻人勇气与胆识的词汇;创业,一个考验年轻人能力与智慧的词汇。与此同时,创业,更是一个衡量社会活力的词汇。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社会创业的年轻人越多,整个社会的活力就越强。但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敢于创业的年轻人少得可怜。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为20%,而中国只有0.3%。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再加上2008年年底还未就业的100万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人数将接近800万.而劈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取消或削减了毕业生的招聘人数.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今年的本科就业率仅为2.2%.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严峻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将有61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再加之近几年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今年将有超过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考验。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学林 《职业时空》2005,(14):18-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找个理想的工作更难,有的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找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二是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850万,比2017年795万多55万,而这个数字仍将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基本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新的就业形势。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近些年来这种优越感已经几乎消失殆尽,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形势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1.
陈妹宇 《职业》2016,(13):10-13
每一年似乎都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就业问题更是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扩招16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从1999年时的85万人,飙升至今年的765万人;职业技术院校毕地生、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有700万,综合统计,今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约有1500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究竞存在什么问题,高校辅导员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文中笔者尝试就美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薛涌 《中外书摘》2006,(10):68-71
如今中国赶上个大学扩张的时代。扩招不说,中专升学院,学院变大学,大学城拔地而起,一个大阶梯教室就可以容纳几百名学生。同时,教育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最近竟有大学毕业生的市场“价码”和民工接近的报道。我在2005年初出版的《谁的大学》一书中,要求把北大这样的大学分成几个小大学,并提出大学不能“大”的理念,至今如同对牛弹琴。  相似文献   

14.
临近毕业,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更是大于往年。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就业市场上的一冷一热,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8,(8):11-11
“个体、民营企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一项“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我国个体、民营企业雇用2007届本科毕业生73.3万人,占当年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6.2%;而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或境外独资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6.4%、23.5%、12.3%、1.6%。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8年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加上历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2009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那么今年的毕业生供应是否会呈现"井喷"局面呢?毕业生就业市场目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昵? 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工作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开场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大学生平均一次就 业率不到7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根据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高达90%, 不仅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就是湖南、四川、陕西、重庆等中西部欠发达地 区的技校毕业生就业率也都超过了95%,甚至许多重点技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找 工作,上技校;学技术,上技校;招技工,找技校”已经成为学生、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共识。 为什么在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官方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达4%以上(一些调查机构统计 的失业率更是高达7%),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甚至相当多的硕士、博士都很难找 到满意的工作的情况下,职业学校能有如此喜人的就业形势?这种形势的出现,有多大成分是因 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又有多少是职业学校自身努力使然?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兵分多路,分别对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就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北京、江苏、湖南等地的一些职业学校和企业进行了采访,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黄珍 《职业》2014,(25):32-33
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都找好了吗?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很想知道自己专业的学长们都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的薪水情况又如何?为了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择业,智联招聘根据自身庞大的简历数据库,分析了不同专业的职场人士所从事的岗位情况,从而了解到各专业职场人士最热门的5大就业岗位;智联招聘描绘了热门岗位薪酬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择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物质生活提高的前提下,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在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危机过程中,大学毕业生面对压力竞争显现的“内卷化”的自我保护。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就业相差甚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维度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0.
陈耘 《职业》2002,(4):31-32
如今的就业市场,专科生找不到工作,稀松平常;大学生没有合适的“饭碗”,不再是天方夜谭;研究生早已失去了“物以稀为贵”的优势而不得不“降价出售”;博士生失业或下岗,或许还能被新闻媒体淡淡“炒”上几句。人们在慢慢习惯并接受这种现实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特别群体———女研究生。这几年,考研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原因固然种种,但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考虑到“提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更有利”,然而毕业时她们发现情况不像想像的那样美好,自己的身价并没有因为硕士学位帽而提高多少。目前,女研究生就业难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