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锻炼时不宜一下脱衣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时,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少,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  相似文献   

2.
韦公远 《山西老年》2011,(11):52-52
深秋初冬,气温逐渐下降,直接影响人们生理、病理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所以对下列疾病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纪路 《百姓生活》2008,(4):57-57
春天,许多老年人纷纷走出居室,到户外锻炼。在此提醒老年人,初春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宜早初春的早晨气温低,雾气重,如过早外出晨练,容易伤风感冒,或使老慢支、哮喘病等病情加重,所以老年人应在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为宜。  相似文献   

4.
随着夏天的到来,对于各种心血管病人来说,由于气温高,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人体出汗也多,血液易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高,容易产生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中风等慢性病患者,冰淇淋是潜伏的危险。因此,提醒喜爱冷饮的朋友,吃冷饮时要有节制,过量食用一是直接刺激消化道,引起不适;二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早春的朝鲜,天寒地冻。由于美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部队只能白天隐蔽,晚上行军。部队一入朝就出现非战斗减员,很多战士伤风感冒。师首长强调,一定要搞好团结互助,对新同志、伤病体弱的同志,尤其是对随军入朝的女同志,要给予特别照顾。  相似文献   

6.
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使得屋内外气温差别较大,人们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很容易患感冒,而对于平时身体较弱的人,尤其是老人、儿童,就更容易发生感冒了。冬季感冒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发生,同时引起身体内潜在疾病的复发。因此,在冬季更要重视对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抓好各项预防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感冒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说,老人过冬是个坎。因为很多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常在冬天发生意外。老人要是能迈过冬天这个坎,待到春暖花开时,又能平安度过一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主任赵澐教授分析说,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衰退,适应性下降,抵抗力较弱,在遭遇气候骤变,气温骤降之时缺乏自身调节能力。对于一些原来就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普通的感冒发热,若  相似文献   

8.
盛夏期间,气温高,光照强,天气热,蚊蝇多,而且农药使用频繁,这些因素都会使耕牛食欲减退和体质下降。因此,盛夏期间养护好耕牛,要注意以下五点:(1)、防暑降温。耕牛汗腺不发达,较为怕热。当牛舍内温度超过25时,就会阻碍体表热量的散发,致使耕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期间要打开窗门,促进牛舍空气流通,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应搭好凉棚,以防耕牛日  相似文献   

9.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低温对老年人是一种恶性刺激,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因此,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疼痛,是人体患病后最重要的“呼救信号”。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对痛感的反应能力下降,患病时常缺乏应有的疼痛症状,往往被忽视,待到各种典型症状明显发生时,多数患者已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老年人出现某些无痛性疾病信号时,应引起警觉,及早就医。无痛性痰中带血及咳嗽、  相似文献   

11.
长久吹长时间对着电风扇吹,人体温度会随着汗液的大量蒸发而下降,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腹痛、腹泻等疾病。一般以一次吹风半时到1小时为宜。高速吹当气温超过30℃时,空气温度已接近于人的正常体温,此时人体的热量主要应靠汗液蒸发散热。如果电扇风吹得过大,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毛孔闭塞,身体内部汗液散发不出来,还是会感到炎热,同时还会出现疲乏无力、腰酸背痛,这就是“憋汗”。因此。不宜用电风扇高档高速吹风,应当调到中速或低速。吹微风为好。  相似文献   

12.
专家指出,冬季气温骤然下降,且昼夜温差加大,老年朋友应警惕疾病来袭,做好防护。气温骤降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据介绍,气温骤降,最易引起感冒。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七天左右。如果只是轻微的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可以通过多喝开水、多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但老人和儿童感冒后应及时就医服药。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阳气上升,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光。许多老年人纷纷走出居室,积极参加春练,以达到增强体质、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若春练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春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不宜早。初春,清晨气温低,湿度大,雾气重,室内外温差悬殊,过早出门,身体骤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使哮喘、“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故老年人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为宜。二不宜空。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对缓慢,血压、体温偏低,且经过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故晨练前应喝些热…  相似文献   

14.
问:我今年70多岁了,最近两只脚都肿了起来,走路时脚底有刺痛,请问这是为什么呢?答:脚肿是老人常见的一种现象,引起脚肿的原因很多,不少还是疾病的预兆,因此要认真对待。老年人脚肿主要有五种。营养性脚肿是由于老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节,地冻天寒,许多养鸡场(户)的蛋鸡已经停止产蛋。应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才能使蛋鸡高产。一是要保持适宜的温度。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在17—21℃时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气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低于-8℃时就会停  相似文献   

16.
彭程 《社区》2004,(16):56-56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那么,老人要想安度炎夏,应该在生活中预防些什么呢?饮食过于油腻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睡眠不够充足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  相似文献   

17.
每到节假日,医院里的医生总要忙一阵,忙着接诊和救治病人,而在这些病人中,青少年又占大多数。病人大体上分三类,第一类是消化道疾病,比如拉肚子、胃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等;第二类是外伤性疾病,如手外伤、眼外伤等等;第三类是伤风感冒、着凉发烧等等。这三类疾病集中在节假日发生,医生们戏称为“假日病”。  相似文献   

18.
江太发 《山西老年》2010,(12):60-60
问:为何老年人易患体位性低血压?答: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多发的原因,多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老化,随之出现对血压反射的反应下降,血管弹性下降,神经反射也变得迟钝,以至于随着体位改变,血压的调节功能也下降,从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主要是原先疾病好转后,在起床时由于循环系统不能维持稳  相似文献   

19.
甘芳 《小康生活》2001,(2):14-14
地膜番茄由于前期开花时期气温较低.影响花器发育.再加上密度不合理,整枝方式不适宜等原因,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尤其第一花序极易脱落,影响早期产量,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要提高地膜番茄早期产量.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早春时节,气温多变,寒潮常袭,是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流感等病毒的高发季节,同时又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期。为了预防各种呼吸道感染,要注意把好“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