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总用水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对其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经验方面加以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利工作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德州市作为全国最缺水的市地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及所有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重要因素,她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性能和多重使用功能,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哲学家崇尚“天人合一”理论,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的自然环境是人类逐渐构建起来的。人可以利用它、改造它,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它、征服它、主宰它,但人类永远也不能完全控制、征服和主宰它。因而自然界的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母体。这种母体的质量如何,从根本上规定着所有其它一切价值的质量。因此,人类要最好地获取价值,就不能不保护自然界价值的纯洁性和优质性。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想方设法让经济快车跑得又快又"省油",而不是一味地"狠踩油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增长,石油、铁矿、锰矿、铜矿、铝矿等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这种经济增长,进口大幅度增加。我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中伟 《决策探索》2008,(16):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道路的理性选择,是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良方。生态环境危机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折射出严重的制度危机。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建有助于人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制度文明,才能走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机盎然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工作.2004年9月,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lO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党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这样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发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号召。这一重大举措,对于中国步入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需选走“多节制”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0)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后,应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使原本就紧密联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三型社会建设”目标。这是人口学界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三型”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在要求广泛应用于实践,为地方政府的构建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突破口。因此,本文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构建进行了探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联系、社会建设和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社会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5,(7):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中央从我国能源资源的现实状况出发,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出的又一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五所"目标的提出,主要着力于全国范围内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全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低民生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尤其在"三大经济圈"地区,在总体实现"五所"要求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分配、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由"五所"到"五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1,(12):32-38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推进,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开展,节约营运成本、节能增效成为火力发电企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16):14-15
2008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围绕总体方案.湖北省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为此,湖北省配套制定了5个专项规划、6项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一所高校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高校发展规划集中体现高校的发展战略思考。高等学校的“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要体现战略规划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国家重大需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高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有效的战略领导尤为重要,加强校领导班子战略领导能力建设是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发展规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