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文化背景下媒介女性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长时期以来,大众文化研究者们对媒介女性形象(符号)给予悲观、否定的解读。作者认为,导致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突破“生产者中心”的传统观念。作者指出,我们的语境已从“生产者中心”变成了“消费者中心”,认为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化身份已发生了从边缘到中心、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媒介女性符号的解读也应该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得到积极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男人碎片的沉淀——现代女性对男权框定的审视与叛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女性以20世纪初“人的觉醒”为契机改组、重建了“女性意识”,也因之亦步亦趋地拆解了男性神话及其统治数千年的男性中心话语势力场,将男性的文化虚构定位由神回归到人乃至某些极端女性笔下的“非人”。笔者试图从现代女性书写文本中的“男人碎片”里归纳出这条轨迹,由此窥探女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邱莉莉 《社区》2004,(10):30-31
如果你有幸去莫斯科,不是进行官方考察,而是深入到居民区,你会对莫斯科产生“截然相反”的印象。你看到的不会是一个单调、沉闷、节奏缓慢、悄然无声的城市(莫斯科常给人留下这样印象),相反,新颖、活泼、充满活力的景象会令你惊诧不已:每条街、每个院、每栋楼、每个门洞都被修葺一新;从长椅到草坪,从儿童乐园到体育场,从存车处到“狗乐园”,点点滴滴,无不渗透出居民对“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热爱。1998年,莫斯科市长向全市人民发起了“我的大院,我的门洞”的活动。当时,莫斯科市刚刚度过自己建城850周年生日,市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市边…  相似文献   

4.
诺斯鲁普博士从事更年期研究工作20年,彻底颠覆了传统观点,证明绝经并不仅仅意味着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成为人见人厌的“黄脸婆”,相反,她们无论从判断力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远比年轻时更高明。她对这些女性建议:听从自己内心的邀请和巨大潜力的召唤,女人将会生机勃勃、精明和有影响力地活过自己的后半生。下面将诺斯鲁普博士在她所著的《更年期的智慧》一书中的一些章节奉献给读者,愿对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我看女强人     
“女强人”这种称谓,看似冠冕堂皇,其实暗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愫。首先它就说明了“女性本来就是弱者”的概念。所以,偶然有少数女性冒出头,就称她为“女强人”。至于传统观念中认为本来就强的男人,就无所谓“男强人”的称呼。其次,它还存有某种误解,就是认为女强人必然性格刚烈、凡事逞强,缺乏女性的温柔。这样的女性,即使事业成功,爱情婚姻也必定容易触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两次人道主义思潮冲击皆带来了女性小说创作的繁荣 ,促成了两个女作家群的崛起 ,并赋予了她们类似的创作特色。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源于“五四”的女性小说创作中“人”的意识从有到无 ,已经形成了一个无奈但完整的历史循环圈 ;而源于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创作 ,却是从“人”的意识引申到了“性别”的意识 ,并且尚在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性”话语处于边缘化、缺席状态,在“男女平等”的宏大叙事的长期覆盖下,性别差异被彻底抹杀,女性作家处于失声状态。从“人的觉醒”到“女性觉醒”再到“身体写作”,20世纪以来,中国的女性作家们毒历史的启示和当今世界女性主义理论的召唤下,对女性自身价值追求和角色定位作出了可贵的精神突破。  相似文献   

8.
周虹 《人生与伴侣》2006,(11):38-39
身为女性,有时真辛苦。每个月的月经和荷尔蒙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女性的身体与心理,从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几乎每个月都“难逃一劫”。即使到停经前,都得再经历一次震荡,也就是因女性荷尔蒙急速下降所带来的更年期症状,比如脸潮红、盗汗、失眠或较大的心情起伏。  相似文献   

9.
我学挑水     
前些日子,从电视上看到我省往昔一些缺水的农村,如今也用上了自来水,不由想起四十年前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是1960年,省里抽调一批机关干部下农村参加“反五风”工作队,我也在参加之列,而且恰好被安排到我省较贫穷的县份之一——临县。由于我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是典型的“三门”(从家门到学校门,又从学校门到机关门)干部,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不到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能说得过去吗?所以,当单位领导宣布下乡干部有我后,我二话没说就做好下乡的充分准备。我们这个“反五风”工作组共有五个人,组长是省军区一位现役军官,其余四人,三位是省气象局  相似文献   

10.
女性“成长”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审视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女性“成长”故事,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关涉女性“成长”的路径:从初期的自觉向“中心文化”的服膺,到女性意识觉醒后的诀绝,女性作家最终寻找到了一条女性自我升华、自我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