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晋林 《社科纵横》2003,18(5):63-64
本文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制定和实施的土地政策、开垦荒地、推广植棉、发展畜牧、发放农贷、调剂劳力等一系列农业政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文忠 《唐都学刊》2006,22(3):67-72
中国农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与加入WTO后,面临着制度建设的严峻挑战。我国的农业建设很长时间内主要是依赖政策来调整,与国家法律和外部制度环境存在差别,如何依法治农,确立中国农业经济立法价值,对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立法中,首先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增长与公平兼顾,克服农业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拒斥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研究了印度农业发展的历史教训和第一次农业绿色革命成功的经验,并证实了农业政策的正确与否是印度农业出现危机或获得发展的根本所在。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础。印度是一个向现代化工业进军的农业国,如不进行绿色革命,忽视农村、人口与农业问题,必将影响到整个印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曼莫汉·辛格政府在发展农业和解决农业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使印度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从而为印度农业逐步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阶段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业贸易保护政策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日本对其农业实施了严密的保护政策,不仅体现在GATT/WTO体制下的日本农业贸易保护政策上,在利用关税限制农产品进口以及保护农业的前提下参与FTA等方面也表现明显.日本对农业实施保护性贸易政策,既限制了其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发展其他产业的成本,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国内行政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虽然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日本还是对农业结构和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省委《关于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的决定》,是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在农村工作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战略方针是全面开拓,重点突破,是积极进取战略.建设农业强省要走(技术密集 劳动密集 资源节约)三结合型的集约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确定战略重点,对实施强省战略至关重要.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继续调整好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四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唐明勇 《学术交流》2003,2(8):23-27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阐明了农民是农村中的"民主势力"和建设农村"民主新秩序"的主力军,探索了适合中国农村民主建设的新途径,创造了一套农村民主选举的方法,强调了农村民主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不仅充实了其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而且为新中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恢复与整合--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考察(1944-196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  许平 《浙江学刊》2005,(1):109-113
二战结束时法国政府面临着恢复农业生产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在1944至1965年期间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法国农业中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和安排.这些措施包括推进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整合土地资源,改革生产和流通体制等.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农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现状的分析,明晰了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及合作水平,分析了在中俄农业合作中政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对中俄农业合作的政策支持,完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劳务和资金合作政策以及调整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政策等促进中俄农业合作的政府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赖于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进行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0.
王晋林 《社科纵横》2009,24(1):47-49,8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发展工业建设中,对边区私营工业采取保护和扶持其发展的政策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进行的成功实践。由于边区私营工业的性质,决定了边区私营工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有益于和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边区私营工业对于配合公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争取实现边区工业日用品的自给自足,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