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成"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中作为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成为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了十八大报告中建成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那么研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和特点作出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加拿大已建立起广覆盖、高水平、多元参与、高效率与可持续性强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这一体系仍存在缴费率偏高、运营社会成本较高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差距过大等问题,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国际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带来的挑战。借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以全国统筹的基础养老保障为基本保障制度的多元化养老保障机制,改革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机制,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必须寻求产业化的协同解决路径。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保障制度的缺陷、独生子女政策、房地产业亟待转型以及我国姑息医学的探索,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要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稳健发展,必须要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策与举措,特别是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医疗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及全社会养老观念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文化差异等背景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体系演进的过程当中,我们应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从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强化政府的责任、提倡孝文化,在观念上和模式上培育新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民间的农村社会养老慈善机构,多渠道筹集社会养老慈善资金.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应优先解决“三保”问题,积极构建以“三支柱、多层次”为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使“农保”与“城保”协调发展,相互对接,为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黑龙江农村养老救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作为最低层次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屏障,也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等特点,农村养老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黑龙江农村社会保障当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完善农村养老救助体系。具体操作时,可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充实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逐步加强与完善黑龙江农村养老救助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从企业间统筹试点开始,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号相结合"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并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与调整.建立了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和合理的企业(单位)、个人的分担机制,初步实现了养老保障社会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保障制度覆盖面小、范围狭窄;养老金支付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管理手段少、职能弱化;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缺乏强制性,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现行制度设计和筹资手段,与庞大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需求不相适应;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不科学;社会保障的法制化程度低等.重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国家、单位和个人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坚持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与其它养老保障实行"一率进企"的原则;坚持城乡有别、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政事分开、社会化管理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原则;坚持社会保障优先,量力而行、稳中求快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筹资及其方式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等.基本对策与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循序渐进、稳健实施的原则;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农村保障与城市保障相衔接、相协调,而不相互统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制度就是保障人人都有住房的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应是一个多数人受益的制度。当然,住房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其建立、完善离不开其它保障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对住房保障制度的构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可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有效解决低收入阶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各阶层相互融合。因此,在关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作者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也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出发,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特性,指出其保障方式不但有别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达农村的社会保障,甚至有别于一般农村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为内容的保障体系是民族地区基于经济现实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适应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195 9年建立的户籍制度把中国公民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集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向城镇居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诸如就业安置、住房福利分配、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医疗社会保障和其他的补贴、退休养老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1998年以来,中国虽然在全面推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不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是“三农”众多问题之一。本文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立不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不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的模式设计,在充分肯定其优点的同时,认为这种城乡两大板块的运行模式,不适应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模式自身设计的缺欠,也使其难以生成良性运行机制。因此,应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的模式来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19,(1):56-63
异地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随着流动老年人的增加而发展起来。通过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调研发现,老年人异地养老以家庭养老服务与市场养老服务为主,政府与社区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缺位,老年人在流动过程中福利受损。为此,应构建由政府、市场、社区、家庭多元供给的异地养老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现行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善及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的成功为这一多元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但同时应看到,在构建异地养老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过度市场化和家庭化、信息不完整等困难,应采取政府协同等措施促使这一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特别是国营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费用企业全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尽快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经济、社会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紧迫任务。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已有明文规定。现就有关具体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建立新型的退休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退休养老基本上还是延续50年代形成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特征是,在严格的人事控制下,职工退休金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由原工作单位发给。这种办法,不仅使企业包袱沉重,举步艰难,而且.也…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钢 《甘肃社会科学》2003,(5):110-111,95
本文针对经济转型期和入世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并结合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指出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的情况下 ,应大力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应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 ,这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国家经济的安全。提出了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现有的传统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受到了挑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严重缺位。面对传统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针对不同农民群体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有多种资金来源作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历史1.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原则下,坚持政府颁布并以公有制计划经济为主体代表的企业负责落实为特点的城镇国家-企业保障制度基本形成。当时的农村在延续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的基础之上,依托集体经济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合作医疗制度,并辅以政府农村五保救助形成了农村保障体系。伴随社会优抚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大网。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保障的替代物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这两个方面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方向———建立和健全农村保障制度,阐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培训、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