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10个主要因素中包括人民学习的热情和致富的愿望,对新技术和创新的热情,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和平,外商直接投资,货币稳定,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仍存在着长期和短期的挑战。最近中国汇率政策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对中国和世界都不利。  相似文献   

2.
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10个主要因素中包括人民学习的热情和致富的愿望,对新技术和创新的热情,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和平,外商直接投资,货币稳定,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仍存在着长期和短期的挑战。最近中国汇率政策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对中国和世界都不利。  相似文献   

3.
今年有报告说:专家对放大人民币浮动区间的呼声目益加大。我看了一下这些专家,都是金融专家,而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中国实在缺少实体经济的意见。但人们似乎忘记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根本”。犹如当代的美国,让华尔街拥有了经济主导权,金融危机就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美国的经济繁荣强大,西欧各国已经摆脱衰退,欧元启动在即,因此国内大多数专家认为,世界经济形势是动荡中有亮点,调整中求发展,并且是谨慎乐观向前行的。然而,本文认为,美国的繁荣期即将结束,潜伏的危机可能会很快暴露,欧元的出现将会加速美国经济的崩溃,全球经济大萧条正在逼近。只要坚持改革,中国无须害怕大萧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频频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由,对中国施压,敦促人民币升值,企图将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内部矛盾归咎于中国,寄希望于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来化解自身问题。文章通过人民币升值对美国、中国的利弊分析,认为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美国来说都应该保持人民币的稳定性,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平稳复苏。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中国的经济扩展,迟于欧洲各国及日本。一次大战后,美国在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活动,以增强在中国的竞争力。中国留美学生和美国“世界主义者”对这些活动也起了促进作用。美国这些努力为30年代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频频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和浮动的动机复杂其中至少包括了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分担美国经济调整的成本;制造业团体希望减少失业、政客希望借机获得选票、政府希望借此推卸责任;部分美国当权者希望扰乱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以限制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8.
如今美国的出口比中国增长得要快,这有助于缓解世界经济的疲态。过去10年,世界经济饱受不平衡日益扩大的影响,最显著的是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贸易顺差,两者都是世界之最。关于目前的世界经济态势,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庆贺的,但它至少是变得更加均衡。不仅是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差距在缩小,国家内部构成增长的因素也变得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一方面美国产生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使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逐渐积累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可以看成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的表现,这时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一个有利契机.人民币的持续合理调整将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同时可调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双重影响,提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建议:要选择渐进式升值路径,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时,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积极扩大内需,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实力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式微,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在提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的一轮嬗变与整合,其带来的权势结构的变迁必然是复杂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压力源于中国内外经济失衡、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工资不能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建立竞争性要素市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更灵活和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才能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3.
唐勇、寇维维、张楠伊在2006年2月7日《环球时报》中撰文指出:在西方某些人“捧杀”中国的今天,有三个数据值得人们关注:第一个数据是:在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里,中国仅占7%。近日,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货币和银行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4年间,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赤字增长了529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此的“贡献”仅为7%。这说明,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没有人们想像的大。第二个数据是:美国去年对德国和日本的出口额达到857亿美元,相当于对中国和印度出口额(409亿美元)的两倍多。美国企业在德国和日本的销售额相当于在中国和印度销售额的6倍多。这组数据表明:日本和德国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力。第三个数据是:世界银行的报告称中国人均财富是9387美元,不到美国的2%。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以来-关于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责难,尤其在2005年,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必须深入研究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产生如何影响,积极主动寻求应对策略,避免陷于在外部压力下不得不被动盲目升值或僵化死守与美元保持相对固定汇率的两难局面,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刘丽娜 《今日南国》2009,(15):54-54
近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信号增多,走势呈现拐点,一些专业家已经开始考虑危机后的对策。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仍很大,复苏过程将面临多方压力。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 ,但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对伊拉克战争发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同时对美国经济的走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式资本主义的信用体系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要受害者,当雷曼兄弟公司在痛苦中轰然倒下时,全球的评论人士均认为美国的经济理想模式已经走下神坛,这包括有限政府、最低政府规制、自由市场信贷配给。在考虑对正在坠落的美国模式的替代上,有人把眼光转向了中国——一个市场严格约束和金融机构高度管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国会部分议员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正在或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中国持续高涨的经济对美国的“威胁”是真实而全方位的。为此,美国国会通过听证和立法等手段对布什政府频频施压,试图在诸如“人民币汇率”、“纺织品谈判”、“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本文结合美国最新一届国会在对华问题上的听证和立法材料,分析国会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认知与行为反应模式,探讨美国“中国经济威胁论”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质是美国与东亚经济体及产油国间的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和不断增长的净外债额,据统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的警戒线,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部分东亚国家或地区及产油国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中国、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和沙特的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5%。  相似文献   

20.
杨越 《金陵瞭望》2006,(3):21-21
程实撰文指出:岁末年初以来,作为世界领头羊的美国经济一直暗潮涌动,美国经济运行中积聚的大量风险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有可能一并爆发.这不仅会给美国经济带采巨大转变。也会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不容小觑的经济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