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普遍选择的就近半城市化路径中,人口迁徙具有可逆性:一是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可逆性,二是从大城市回流到中小城市的可逆性。这两种可逆性勾勒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城市两极分化”机制:类贫民窟作为物理载体仍然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但在可逆过程中,它并不会形成一个刚性的城市社会贫民阶层,进而这种可逆性成为城市社会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特大城市也会产生,但在可逆的过程中,作为纯资源接受者的中小城市将获得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契机,从而这种可逆性也构成了城市体系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口转变时间长短、人口增长率落差两项指标,将人口转变划分为平稳型和非平稳型两类,揭示出人口转变类型与人口乘数的关系。类型效应和乘数效应共同决定了人口转变中老龄人口乘数大小,从人口学的角度解释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数量控制和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中所起的作用。针对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已被彻底否定,但并不意味着承认“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我国已跨入世界低生育率、低出生率国家的行列,把“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将会对今后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规律,对科学制定今后人口发展策略和人口计划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适度人口为6~7亿,但目前已高达13亿,在很长一个时期都将面临人口压力。毛泽东的人口观及政策有认识,但也有摇摆,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邓小平的口观和人口政策,契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现实,推出了新的理论,制定了切实的政策,形成了体系,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和推进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2009,(12):8-8
1798年,马尔萨斯在其《人口论》一书中预测,人口增长最终将超过食物供应增长。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在急剧下降,从法国、英国席卷整个欧美。现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在巴西、印度尼西亚,甚至是印度这样喜欢多生孩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也正在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水。目前全世界一半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为2.1或更低,专家预测,2020年到2050年,全世界的人口出生率都将下降到这个数字之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来人口的发展表明,从一孩向二孩人口政策的过渡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也是风险和利润怎样均衡的问题。根据中国的人口国情,运用人口经济学理论,本文提出了人口均衡政策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可以服务于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同时它也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是为了人,也需要依靠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这是一场激发人口巨大潜能和力量,全人口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面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蕴含着人口力量大、人力资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等优势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口压力大、生育率极低、人口结构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等风险和挑战。优化人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把握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和谐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论述了畲族人口的现状及演进过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畲族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优化人口构成,改善人口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正朝着人口现代化方向演进。同时,对畲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畲族人口跨世纪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100年的城市     
人类经历了大约100万年时间,到1800年,全球有10亿人口。200年过后,世界人口很快达到了60亿,而在之后的短短13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却净增加了10亿。据联合国预测,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控制措施的普遍推广,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稳定在100亿左右。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国人口再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我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总量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展望(2010年修正版)》关于中国人口的中方案和低方案预测,在2015年前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开始下降;在2025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开始负增长;在21世纪末,我国人口总量将降为5—9亿;在21世纪中叶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0%—40%以上。本文对这些重要的人口变动,以及这些变动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制、代际福利、城市化和人口的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口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人口安全已成为我国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之一。我国人口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长期并存;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口健康;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社会养老保障的负担;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等。解决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口问题摆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位;二是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三是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协调;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社会阶层分化风险、农民失地失业及城镇贫民窟风险、伦理道德危机风险、城乡人口流动所带来的风险等。这些风险是我国社会进步进程中的新鲜事物,在我国将有一段较长的存在时期。对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要防范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必须加快建立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积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城乡社会心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融合机制,重视并解决好城镇贫民窟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略论21世纪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示,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等人口结构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优化人口结构,将成为21世纪我国人口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镇江与全省同步在中国较早出现人口老龄化,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52.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58%,本市户籍老年人口达45.3万人,占16.85%。据测算,老年人口每年以5.2%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58万人,占人口比重19.4%。2008年7月,镇江市出台了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现就我市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及养老补贴办法的实施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人口问题,最关键的是农村人口问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摸清了我市农村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取得了一批人口市情资料。根据2006年农业普查汇总结果,全市登记户数2024738户,登记人口6427816人。其中常住户数为2014724户,常住人口为519310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46%。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对人口计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人口总量、人民群众利益、人口协调发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及我国国情,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现、落实在坚持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与完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坚持综合治理及依法管理、加强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人口政治学是人口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人口与政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即人口政治关系。具体包括人口与政治主体、人口与政治主体行为、人口与政治行为目标、人口与政治文化、人口与生态环境、世界人口与全球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问题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大国人口问题观和人口治理观都需要与时俱进。在低生育率、人口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进入痛苦的人口负债和还债时代。中国亟需重建被破坏的生育伦理观和生育文化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重塑大国人口战略观,构建生育友好型可持续社会。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保护性、包容性、友善性、鼓励性、前瞻性、发展性的人口政策体系应成为改革的根本取向。科学的人口治理根本上有赖于繁荣和发展本土的人口科学。  相似文献   

19.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以甘肃中部18个贫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均占有粮的变化看,甘肃中部在50年代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态”。形成这一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为缓解人口压力不断扩大的垦殖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贫困既是人口性的,又是资源环境性的,归根结蒂是人口—资源(环境)性的:少量的人口可以同差的环境相适应,高的生产力也难以承受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控制和减少人口,提高人口—环境适宜度是制止生态退化进而缓解贫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自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pepole软件对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预测。21世纪上半叶,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将面临严重的老化问题,这将给长春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及早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