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新时期高校贫困女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学校适应问题,从学校适应的七个维度评估服务对象需求,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并开展行动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索整合型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模式和路径对提升贫困女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及满意度的成效。介入过程、结果及满意度评估显示,该服务模式介入效果较好,服务对象的学校适应得到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服务目标。通过该行动研究,对于整合型服务模式在高校贫困女生学校适应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校女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原有的设施、专业和课程都难以适应,必须做出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天津师范大学编制的青少年适应量表对江西省小学五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共4 072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生理和情绪适应状况良好,而社会、人际、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欠佳;相对来说,初一、小五学生的适应状况较好,高中、大学学生的适应状况较差;男女生的适应状况存在差异,整体而言,男生的适应状况好于女生,这种差异在高二以后较为明显;小学五年级女生适应状况好于男生;独生子女适应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大一新生专业了解度对学习适应的影响,对湖南省5所本科院校共计1 0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专业了解度显著预测了学习适应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态度4个维度,但对环境因素的预测不显著;男生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环境因素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和环境因素得分均显著高于乡镇学生;物理方向的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得分均显著高于历史方向的学生。据此,建议各高校在学生填报志愿前多途径、多形式地对他们宣讲学校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入学后配备学业导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高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选取了高一至高三年级的87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在ASLSS上,女生的得分普遍明显高于男生,男生仅在学业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ASCS上,男生在学业能力知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则在学业成就价值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高中生在ASLSS与ASCS上,大致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高,生活得越来越不愉快,对学业的认知与评价也日趋消极;(3)在ASLSS之中,学校、学业、家庭、环境以及自由等层面的满意度均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另有学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的满意度均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业成绩;(4)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不仅会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且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调查某幼专249名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专新生自我同一性类型以延缓型居多。自我同一性各个类型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在情绪状态、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方面均与扩散型、排他型和成就型呈显著相关,与延缓型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学校适应四个维度及总分与扩散型和排他型呈显著负相关,与成就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南京市、张家港市、昆山市3所民工子弟学校中448名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某公办中学228名城市户籍初中生作为对照组,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结合访谈法,对其主观幸福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接近中等水平,显著低于城市户籍初中生;流动儿童中女生的学校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儿童中男生的自我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流动儿童中初一学生的学校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二或初三学生;流动儿童中初一学生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学生;进城时间长的流动儿童的朋友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自我满意度都显著优于进城时间短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职学校女生就业情况、就业稳定率低的原因和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女生的就业竞争力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女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本文提出学校教育应从启发性别觉悟,提高女生的自我期望,增强其自立、自尊意识;扬长避短,使女生获得优异发展,增强其自信意识;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女生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其自信、自立意识等方面来加强女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在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规范适应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为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学校通过设置适应主题的课程、建设开放的校园环境、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等,两者的结合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并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西部某高校本科2012级7个大类专业的230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对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弱势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不同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期望呈现出不一致性,来自城市和县镇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职业类型多样且职业背景较好,所以期望通过专业选择维持父母的优势职业地位,而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因为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普遍较差,所以期望通过专业选择改变父母的劣势职业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是否适应将直接影响到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精神以及学习潜能的发挥,并最终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得失与成败。研究考察了17所中学的1986名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性状况。结果发现:初中生对新课程实施的心理适应性整体上呈良性态势,表现在学习态度、师生关系以及参与意识等方面都比较积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业压力依然存在,旧的评价体系严重桎梏着学生的发展。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年级以及性别差异,即办学条件好的学校的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高于办学条件一般的中学;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明显高于初二年级;女生的心理适应水平高于男生。新课程的实施,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的大力配合,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凸现,从内因来说,传统的择业观念严重干扰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研究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他们的择业观念是高校、社会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从实证角度描述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择业观念调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困扰社会的难题,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惜牺牲各方面的利益,使得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不仅要立足社会,还要加强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高校也应该注重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只有更新学生观,理解、尊重学生,多从学生的角色出发,校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才能使教和学达到高度的统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由此而实现的和谐教学能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育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对个性化专业选择越来越重视,他们所选专业和真正兴趣能力是否匹配的问题非常值得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低年级(大一和大二)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广泛调查,得出三个结论:(1)大学生专业兴趣状况的个体差异巨大,有40%多的学生所属专业与自身职业兴趣和能力相差甚远,男女性别和文理科专业对专业兴趣的分布产生影响;(2)专业兴趣可能是促进专业成绩的重要因素;(3)未发现专业兴趣与学习动机之间的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总水平与心理韧性总体情况显著低于大学生非弱势群体。针对492名自认属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生社会支持分析发现,这一群体在专业、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韧性分析中发现,则存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能够很好预测职业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即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可以从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学校开展优势教育,教育者经常赞赏学生,学生自身保持乐观态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政府、企业和学校加强联系,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进入工作角色提供平台,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开展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交往动机理想化、交往圈子生活化和交往行为技巧化三个方面.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其心理上的影响要比男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体育形体训练课对于塑造女生匀称、柔美的身体线条,培养典雅、高贵的审美情趣,及形成自我身体健康管理意识,具有独特价值。大学体育教师在教授女生进行形体训练的同时,应注重帮助她们建立身体健康自我管理意识能力,只有在宏观思维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坚持形体训练与进行体育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