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少年儿童进行劳动教育,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要重视家校配合,寓劳动教育于教学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2.
个人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个人品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与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当前,大学生个人品德存在着诚信缺失、浪费严重、爱情道德失守、自私自利等问题,应通过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建立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评价与奖惩机制、提高大学生家庭品德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进行个人品德自我教育等途径提高高校大学生个人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周浩云 《新天地》2011,(10):184-184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还必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面对时代的进步和变迁,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六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活的不良影响和家庭、学校教育的误导,是造成中学生生活腐化现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净化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端正家庭和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偏差,就显得格外的紧迫和重要,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可以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之地。在功能健全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效果。应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发挥家庭微观环境对德育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和素质教育中存在着品德教育缺失问题,所以,正确认识品德教育与德育以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品德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强道德认知教育实效,形成道德情感培养氛围,建立道德意志养成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一种西方重要哲学思想,它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平等、相互融合、互动对话的交往关系.将主体间性引入家庭品德教育管理就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管理依据,通过建立亲子平等关系、促进亲子合作实现双方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家庭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造成当前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也有家庭和个人的因素。要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有赖于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履行自己的职能;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学校优良校风形成的良好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则应突出品德教育,为孩子的人格发展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西方德育方法受到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功利主义、自然主义等哲学流派的影响,在哲学观上实现了对传统德育方法的继承、批判与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尊重、提倡自然的教育、注重世俗化、务实性等特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尤其是现当代,西方国家从多个学科角度研究道德教育,形成了各种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实用主义德育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品格教育运动"、社会学习模式、认知发展模式、行为主义模式、体谅模式等,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梳理西方近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发展脉络,分析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转向,有利于归纳与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发展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探索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要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延伸德育课堂,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德育、修身为本的良好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型到文化型:中国当代德育型态的嬗变路向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德育型态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根据,德育从政治型向文化型的嬗变是对这种现实诉求的理论理解.从政治型德育到文化型德育,在价值偏向上要从以社会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文化型德育或德育文化视德育为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社团作为隐性德育的有效载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隐性德育视角出发,分析高职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高职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社团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和力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亲和力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亲和力缺失的现象,并提出了提高亲和力途径的对策,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德育主体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主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子项的体系。通过解构德育主体体系 ,发现该主体的层次性特点 :国家 (社会 )是学校德育的原发性即本体性主体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主体 ,具有派生性特点 ;同时 ,在实施德育工作时 ,教师作为实践性主体又具有替代性主体与精神自我性主体的双重结构。本文特别指出 :学生只是自己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主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 ,他只是客体而非主体。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视角下道德教育过程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社会思想道德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品德内部矛盾运动而形成品德。运用博弈论思想来分析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以西南石油大学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为例,探讨了基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创新德育教育思路和方法,认为重视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发挥,是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论述了大学精神的时代特征,即强烈的民族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坚定的科学理性和勤勉的务实作风,指出大学精神具有导向、陶冶、激励和凝聚等德育功能,应始终注意发挥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青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受政治、经济、经济消费、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我国当代青年的道德品质因此呈现出人生价值取向自我,道德自我评判能力增强、道德情感丰富等特点。我们必须针对这些特点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促进青年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创新型研究生的素质结构出发,指出德育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创新德育理念、明确了研究生德育定位以及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