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若斯坎·德·普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在作品中将音乐绘词法这一作曲方式进一步发展,对后人的音乐,乃至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试从多角度考察音乐绘词法,并对文艺复兴中期颇具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的声乐作品进行探究,从音乐中描绘性的旋律特点来看其词曲关系的融合,突出其比同时代作曲家所展现出的对于歌词情感内涵创作的特点与贡献。  相似文献   

2.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作者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品。简·奥斯丁在其小说创作中着力描绘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选择了既简单又复杂的故事,简单是因为小说只涉及了一个主题——爱情与婚姻;复杂是因为小说围绕着这个简单的主题刻画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本文旨在在赏析《傲慢与偏见》作品的同时,结合简·奥斯丁的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生活经历来分析简·奥斯丁所持有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作为美国短篇小说一代巨匠,在世界文坛拥有巨大影响力。究其根源,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即在于其小说中人物创设个性化的同时被赋予了广泛而深邃的象征意义,让人感受到强大的震撼与共鸣。文章通过选取欧·亨利成名之作的四部小说中的四位个性化人物并加以分析,以深化学界对其作品中人物象征意义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亚·德·霍普是20世纪英文诗坛为数不多的在讽刺诗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诗人之一.他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主张复兴讽刺诗的创作,并身体力行,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讽刺诗.霍普的讽刺诗按照其主题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具有评论时事性质,其锋芒指向人生百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类则呈现出"以诗论诗"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本身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当代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以其短篇小说集《逃遁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10篇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物命运的故事。作为当代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故事结局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具有明显的"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作者通过故事开端的系列铺垫,引导读者形成对结局的猜想,而故事结局却又与开端发展形成对比,从而使读者对故事人物命运感叹不已,深化了故事表达"背叛、失望、孤独、恐惧、误解与无助"的现代主题,体现了作品的悲剧性、戏剧性或讽刺性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在21世纪初迅速成为一大文化现象,在业界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语言的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及创作主题等方面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剖析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背后成功的推广模式对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和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对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决定了他的生态观念以及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鸟·兽·花》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文本,其展示的不仅仅是“生物圈”的生态,更注重的是通过抒写“生物圈”来思考“精神圈”的生态失衡问题。《鸟·兽·花》的创作,不仅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更展现出生态诗人通过文学的力量拯救人的灵魂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对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决定了他的生态观念以及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鸟·兽·花>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文本,其展示的不仅仅是"生物圈"的生态,更注重的是通过抒写"生物圈"来思考"精神圈"的生态失衡问题.<鸟·兽·花>的创作,不仅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更展现出生态诗人通过文学的力量拯救人的灵魂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与田纳西·威廉斯在身世和情感经历及由两者所熔铸的创作情怀等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其中,各自对姐姐珍视的宝贵情感使两者不约而同地倾心于对伤残寂寞人物的关注,同性恋的性态倾向使两者在创作中浮现着一种同性恋情结,出身贵族世家则使他们的作品都隐含着一份对逝去美的哀悼.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们各自的艺术世界也呈现出一些相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一向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以《被遗弃的老祖母》为例,她的创作手法师法沃尔芙和乔伊斯的意识流,同时又糅合进狄金森想象的弥留之际的体验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观。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将安·波特的这种融各家所长于一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1.
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萨拉·朱厄特的自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文学史上,19世纪女作家萨拉·朱厄特被誉为出色的乡土作家。事实上,她很早就在不少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而这一点在过去的研究中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生态批评崛起,世人对朱厄特及其著作给予更多关注的背景下,对朱厄特《尖尖的枞树之乡》中的人与自然描写作一评析,揭示其作品所蕴涵的自然观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来考量,青少年题材的创作阶段是传统的小说写法;欧洲游历系列是正统的随笔散文;上海城市系列真正开启“非虚构写作”之路,并逐渐形成其诗性质感、史料研究与新闻采访相融合的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近年的长篇新作又显示出她在人事的历史真实与小说艺术的虚构本质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努力。陈丹燕从自我身份的焦虑出发,展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知与探寻。她三十年创作历程中的推动力来自于对自我的执着,以及这个自我伴随时代走向丰盈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牛棚小品》是丁玲晚年的创作,从其刊出背景及内容分析可以看出丁玲晚年创作的个性特色:一方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小说创作,真诚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从主体感受出发,创作了以《牛棚小品》为代表的美学价值很高的一类作品.尤其是她的后一类作品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武将军"的豪迈洒脱,同时,作品进行了探幽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文小姐"的细腻柔婉.丁玲晚年并没有失去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4.
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先进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她的思想上先进的、落后的意识有时又交织在一起.这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女性意识萌发初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奥斯丁在父权社会中为女权主义写作的艰难历程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5.
杨文丰的科学散文创作主要以自然科学为视角,题材涉及气象、动植物、生态、科学史、科学美和科学伦理方方面面。以科学家的目光观察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描绘自然,以思想者的思考来认识自然,是其科学散文的创作追求。从美学策略方面考察,杨文丰的科学散文体现出鲜明特色:一是以科学知识切入,科学性与文学性珠联璧合;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沉思的双重解构;三是以"异化"和"还原"引起反思;四是审美距离的消解,一种善意的和谐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中国意象"的书写方式始终游离于文学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之间。就其真实性而言,赛氏笔下的"中国意象"书写是其以亲历者身份审视传统与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果;而就其虚构性来看,这种书写却又不断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的重要地位。赛氏的"中国意象"书写让读者游走在真实与虚构、宏观与微观、严肃与想象的小说叙事之中。这种叙事方式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位世界公民所坚持的多元对话和沟通思想,并能从中体会她对中国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价值和无价值并存,肯定和否定同在,展示出她细腻复杂有着两面性的创作心态.一方面是描绘变态人格的执着性,她从女性内心感受出发,将人性的经验在作品中高度地艺术化;另一方面是揭批人性恶时的矛盾性,她怀着深深的矛盾心态,在艺术化的人物身上展示着消极的世界观和对未来的困惑.她局限于自身又超越了自身,展现了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小说对疾病的描写以肺病最为集中,一方面张爱玲戏仿了五四作家对肺病描写的浪漫主义想象,另一方面她与五 四作家大相径庭,还原了肺病真实丑恶的疾病本相。张爱玲反五四作家的肺病意象与她童年的家庭生活不睦有关,也与她对 人生冷淡荒凉的观察相关,同时也是她文学创作观偏重表达普遍人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擅长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中国意象,在赢得批评界好评和读者追捧的同时,却也被某些文化民族主义者贬斥为具有共谋性的异国情调,展示了根植于西方话语的东方刻板印象。以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为个案,从“借鬼发声”的女性书写和“东风西渐”的后殖民书写两个角度,探讨文本中充满东方魅力的中国意象,从而展示谭恩美的隐性创作策略——使歪曲的华裔形象得到纠正,使被忽略的族裔历史重现,使沉默的他者和处于双重边缘的“她”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主流文化挺进,从而颠覆西方话语,开创华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