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后,在美元文化的引导下,难民文学主要成为了反共的"绿背文学"。描写难民经验的反共小说,有赵滋蕃的《半下流社会》、林适存的《鸵岛》、张一帆《春到调景岭》等。更早一点逃到香港难民营的台湾作家邱永汉,却在小说《香港》中表明台湾并非反共小说所憧憬的"自由世界",显现出国民党外来政权与台湾本土派矛盾的另一个维度。独力与反共小说相抗衡的左派难民小说,最有名的是洛风的《某公馆散记》。曹聚仁的小说《酒店》,却表现出一种政治中立的人文主义眼光。最后,本文还会提到英国作家马森的《苏丝黄的世界》(Mason,The world of Suzie Wong),这同样是一部描写20世纪50年代香港难民的小说,这部小说在左右政治叙事之外,增加了东西之间的文化维度,更加突出了小说和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围城》的哲理小说定位《围城》研究五十年,许多问题仍争执不清,我认为关键在于《围城》小说品格的准确定位。普遍的看法是,《围城》具有流浪汉小说的结构特点,或是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的采用与精神实质的反仿。最早执论者是林海,在《<围城>与“TomJones”》中,他指出:“这两部作品都是所谓恶汉体的小说……”并分析了此类小说的特点。夏志清也指出:“《围城》称得上是‘浪荡汉’(picaresquehe)的喜剧旅程录。”EdwardM.Gunn承袭这一基本说法,并将方鸿渐与传统浪荡汉形象予以比较。我认为《围城》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哲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红楼梦》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红楼梦》是隐射清朝统治腐朽不堪的政治讽刺小说,《红楼梦》创造了现实、神话、理想三个世界,《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脂砚斋。  相似文献   

4.
朱天文、朱天心是台湾文坛瞩目的两株文学姊妹花,都著有多部小说集。本文从主题、人物、艺术特色三方面对朱氏姐妹的小说集《世纪末的华丽》、《威尼斯之死》进行了评析,认为她们的两部小说集具有独特的视角、强烈的女性意识、苍凉的艺术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台湾社会的变迁、文学思潮的变化,是台湾后现代社会和女性真我的展现,包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文兴是台湾当代文学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代表。他曾是《现代文学》刊物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文学》时期的他就以现代主义文学先锋姿态享誉台湾文坛。之后,他分别发表了《家变》和《背海的人》两部震动文坛的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摆脱了他1960年代各种现代主义写作技艺的束缚,将自己对台湾现实父权、威权政治的反抗发挥到了极致。更可贵的是,在长达四十年的台湾当局的戒严时代,王文兴以现代主义的象征、隐喻和戏拟对历史和现实的台湾进行一种批判性的文学阐释,而且他执着于对今世今生的台湾世态人生的刻画。可以说,在这种现代主义技艺的高超实践和现世人生的精心雕琢中,王文兴攀登到了自己的艺术高峰,也成为台湾文学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6.
曾朴的《孽海花》自出版以来,一直是一部十分流行的小说。出版初,不到一二年间,竟然再版十五次,销书五万冊;解放以后,曾先后由三个出版社重印,总印数约二十多万冊。可见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于对《孽海花》的评价,历年来,许多评论文章和文学史著作,都认为它“表示了一种很强的革命倾向”,把它看作是“革命小说”。最近也有一些同志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孽海花》不是一部“革命小说”,从总的思想倾向来看,它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数百年来屡禁而不绝,肯定有其艺术生命力在。尽管对《金瓶梅》的评价和看法并不一致,但认为《金梅瓶》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深入地研究《金瓶梅》就难以把握中国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则是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政治思想的进步面》是作者对已发表的《孔子思想研究》一文的补充,并提出了若干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新看法。《孔子思想研究》刊載《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0年第1期,是比较全面地討論孔子思想問題,其中也討論到孔子的“政治思想”,認为孔子“在政治上,保守面很大”,和这篇文章的看法有些不同,可供参考。关于孔子问题的讨论,国内还在继续进行中,我們认为发表这类的論文,会有助于争鸣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刘亮雅的《后殖民与后现代——解严以来台湾小说专论》是一部关于台湾解严以来小说的专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台湾解严后理论思潮场域中的异化现象,看到本土主义如何改写、扭曲后殖民与后现代理论的意涵,并将之转化为本土论的工具,从而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台湾所谓多元化现象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施叔青是驰名于台湾、香港的女作家 ,著有多部小说集。本文从主题、人物、艺术特色三方面对她的小说集《香港的故事》进行了评析 ,认为这部小说集深刻挖掘了真实的人性 ,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是香港上层社会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叙事:关于异性爱与同性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妇人杀夫──性政治与一种叙事原型小说《杀夫》原名《妇人杀动,是台湾作家李昂自己“十分喜欢”的命名①。相对于李昂的喜欢,改名者(据作者透露为“评审”)显然认为“杀夫”用语则更为简洁。可是,作家李员为什么反倒喜欢赘语式的“妇人”在此小说命名中的出现呢?最直观的解释似乎只有一个:作者极不喜欢主语“妇人”哪怕是在语表层面上的匾乏。相对“杀夫”来说,“妇人杀夫”是一个语言结构意义十分完整的陈述句,它不但陈述了一个两性尖锐对峙的极限状态,而且还陈述了一个反传统秩序的颠覆状态。如果从《礼记》“妇人,从人者…  相似文献   

12.
评台湾女作家赵淑敏的小说艺术袁良骏赵淑敏女士是台湾著名的学者、教授,她的《中国海关史》、《吴稚晖传》等深受学界重视。十分难得的是,三十余年来,她在授课、研究之余,始终不渝地坚持小说、散文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她的小说创作,尤其开辟了“教授小说”的...  相似文献   

13.
眷村小说是台湾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类型,苏伟贞是创作台湾眷村小说的杰出作家,《有缘千里》和《离开同方》则是苏伟贞眷村小说的代表作。从《有缘千里》对"眷村"进行"写实"的描写到《离开同方》对"眷村"进行象征的虚化,可以看出苏伟贞从她"眷村"经历中生发出的对"眷村"的理解和运用,已经从"实"(现实、写实、具体)发展到"虚"(想象、魔幻、抽象)。从中苏伟贞不但实现了从表现"眷村"到超越"眷村"的转化,而且在艺术上也进行了探索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文学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台湾近代文学以诗歌(包括民歌和旧体诗词)为主,而发端于新文化运动的台湾现代文学获得了全面发展,以小说成就最大。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至台湾光复期间的台湾现代文学史上,大多数有影响的作家,以写小说为主。二十年代前期,台湾新文学运动主要是思想舆论上的破旧立新,为新文学创作开拓了道路,文学创作大多处于萌芽状态。据钟肇政、叶石涛主编的《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1979年出版)介绍,由追风(原名谢木春)创作,1922年发表于《台湾民报》上的《她要往何处去—一结苦恼的姐妹们》,是用日文写…  相似文献   

15.
建国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进行过多次讨论,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例如关于《水浒》的性质问题,过去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认为它是“反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小说”、“是一部农民革命的史诗”。近年有人提出怀疑,认为《水浒》不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我以为这些意见应当重视,有必要加以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苑楂桔》二卷,是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的选集.该书收唐前小说一篇,唐代小说十五篇,宋代小说一篇,明代小说三篇.明人胡汝嘉的《韦十一娘传》,在国内已失传数百年.现知,有李氏朝鲜抄本和活字本各若干种,分藏于韩国和日本.自从三十年代,孙楷第在《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介绍后,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有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之间差异很大.最近,笔者见到了韩国朴在渊教授的校点本和书后所附的活字本全书及抄本部分篇章的影印件.朴先生还写了一篇论文,披露了稀见的资料.读了上述材料之后,笔者产生了不完全与他人相同的看法.现扼要罗列于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一个侧面探讨历史语境中叙述策略和性别政治的关系。文章比较了狄更斯两部第一人称小说再现“我”当年天真看法的不同叙述方式。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叙述者再现自己幼年的天真看法时,不时提醒读者关注自己目前的回顾性叙述权威。与此相对照,在《荒凉山庄》中,埃丝特再现自己幼年的天真看法时,不时“反常地”瓦解自己目前成熟的看法与当年天真的看法之间的界限。这些差异反映出那一历史文化语境中关于叙述的特定性别规约。根据这些规约,具有自我意识的叙述掌控是典型的男性特征,而那一时期的女性叙述者若要可信,就往往需要不加思考地沉浸在自己所叙述的情感和经历之中。  相似文献   

18.
鲁迅涉猎过多种文体,其中以杂文、小说影响最大.但学界有一种倾向,认为鲁迅的后期杂文比早期的小说创作更为重要.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辩,认为鲁迅在"创作"的意义上,一向坚持认为小说和散文是他创作的正宗.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又明显地倾向于推举《呐喊》.《呐喊》在鲁迅文学中所占的地位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淤梨华的小说 ,除了描写浙东故乡生活的《梦回清河》 ,以及反映台湾现实生活的《焰》、《母与子》等少数作品之外 ,多数创作属于留学生文学范畴 ,“留学生、留学人、自留人”成为她小说的观照对象。几十年漂泊海外的旅美生涯 ,淤梨华对留学生活与游子人生感同身受 ,她的作品人物往往带有自身的影子。为这“无根的一代”见证 ,淤梨华不仅反映出台湾留学生在学业、事业、婚姻等方面的奋斗与挣扎 ,而且揭示出他们“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 ,而我永远是浪迹天涯”的漂泊心态。她的小说贯穿着一条对美国幻灭、对台湾失望、对祖国大陆认同的思想线索 ,…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根据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和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际,我们认为,高校党委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切实加强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决策的领导,对此,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