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息的含义是"部分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这一概念为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部分也具有整体性,而整体也具有局部性。从全息论的角度看,系统论与还原论具有共同的局限,即都具有还原的性质。系统论不过是倒过来的还原论,它把部分的性质归结于整体,正如还原论把整体的性质归结于部分。本文论述了全息论与系统论、还原论的联系与区别,得出了两个结论:从整体上看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所谓整体不过是人的视野中的整体,人的任何认识都是不"全"的,因而所谓整体本质上不过是认识上的"局部";一种完整的认识必须包含"未知"于自身之内,否则就不是"全知",任何已知都不是全知,它们都是有限的、局部的认识,若以这种不全的知代替那包含未知的全知,就是以局部代替整体,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看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兰州学刊》2005,(3):113-115
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成为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涵盖了宏观系统中制度管理层面和运行保障层面的因素,也包括微观系统中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必须考虑它对整个系统各个要素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40年代产生的系统论在70年代有了巨大的发展,化学家普里戈金、物理学家哈肯和生物学家文报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同时发现了物质的自组织现象,创立了自组织理论。系统论的这一新的成果为我们认识社会特别是社会系统的更新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试图以这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从社会哲学的角度,谈谈对社会系统更新问题的一些认识。一、社会结构决定着社会系统的序变能力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些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种种有规则的联系,这些联系被称之为系统的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从分化、分析阶段走向整体化和综合研究的阶段。综合,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所谓综合,就是这样一种认识方法,即在思维活动中,将已经获得的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层次的认识在思维中重新组合起来,认识他们的联合活动和整体,从而将对象看作是一个具有许多部分、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总体,看作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过程。综合,即是一种认识论,也是一种方法论。它与分析相比  相似文献   

5.
“取代论”和“无关论”都是错误的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系统论这门新兴科学引入注目。系统论运用于工程领域,称为“系统工程”,美国人搞的阿波罗登月飞行计划的实施,成万个单位的配合协调,就是靠了系统工程取得成功的。系统论运用于科学研究中,就是一种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到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间,综合地、全面地考察它的研究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思维梁琳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思维来自系统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系统动力学和超循环论等各个视角的优化组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释。一、有机整体性系统论是本世纪人类认识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以它的观点来看,万物皆系统。社会是一个多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 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堀起的技术科学理论。作为一门横向学科,系统论在它出现后短短几十年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从而成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的现代科学方法。系统论的出现,为科学一体化的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尤其是它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里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如何将系统论引进社会学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把握社会系统,在国内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我们认为,系统论关于整体的观点、结构功能的观点、层次的观点与社会学从辩证综合的角度在总体上把握社会、认识社会的学科特点是基本吻合的。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结合,不仅将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方法工具,而且从建设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来看,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此,本文试图就社会学和系统论结合的根据以及二者如何结合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科技人才管理是对科技人才及其社会劳动的管理,包括科技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及其作用的发挥。其目标是发挥科技人才的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科技人才管理的系统原则,就是把一定范围内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一个系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管理,使其达到整体功能最佳。根据系统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有机整体,要素是整体的部分,要素与整体、环境以及其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使系统整体呈现出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质,具备各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的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如果不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布哈林的平衡论。布哈林把自然界和社会都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当作一个体系即系统来研究其动态平衡关系。布哈林的平衡论应该得到它应有的地位,至少也应该看作是系统论的最初萌芽。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理论高度构成了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的核心。特别是布哈林关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思想,是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在经济领域中基本运用,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在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博大严整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人们对三民主义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的水平上,凝固在硬化了的线性理论模式里。它阻碍了人们对孙中山思想认识的深化。本文试图用系统力法中的整体性原理、结构原理和自组织过程理论,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以求有所突破。一现代系统论创始人之一贝塔朗菲说过:“普通系统论是对‘整体’和‘完整性’的科学探索。”恩格斯也指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可见,整体性原理是系统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分析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正是这样一种主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在化学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教学系统是由化学教师、学生和化学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组成的一种复杂的组合体。这种组合体具有不同于其各个部分(要素)的新质的整体特性。研究化学教学系统的整体特性有助于从各要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混沌学理论揭示,由非平衡、非线性过程所产生的混沌是一种奇怪吸引子,它具有不规则的、非周期的、错综复杂的、自相似结构的特性。所有的奇怪吸引子的曲线的环状圈既不是一条直线,又不是一个平面,它是什么呢?它不是通常意义下整数维空间的几何对象,而是分形几何的的研究对象。分形理论对象具有分数维、自相似、无标度性的特性,并拥有生成元。分形与分维理论是混沌理论的基础数学工具,为各种复杂性研究提供了“中介关系”的方法,从科学方法论上清算了还原论,解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一般系统论互补,因而包含了丰富的系统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一切理论的探索,都离不开方法的探索.随着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特别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已经形成了从整体上研究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工具,这就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可以这样说,系统论、控制论是20世纪以通讯自动化和计算机为特色的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它一反长期以来把事物看作可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广西经济的基础。对于广西的农业经济问题,不少人从结构、布局、规模等方面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指导我们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仅仅从这些方面去研究还不够,还有必要引入新兴的理论——系统论,来研究和指导广西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问题。系统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一观点的具体运用,是对客观世界深化了的和正确的认识。它被许多学科引进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系统论认为,凡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是一个系统。广西农业经济,是由农、林、牧、副、渔等五业,生产力各要素,灌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使众多思想家深为困惑的问题.这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认识社会的有效方法.本世纪初兴起的系统论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在系统研究的过程中,因有两个密切相联系的理论问题未得到解决,使系统论从创立至今仍未出现突破性的发展:第一,对系统研究的哲学基础未做出明确说明;第二,未制定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新近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汲取现代系统研究的成就,试图提出认识人类社会的“四面体”假说.刘放桐教授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中认为:“人们所认识的社会现象是杂乱的,没有秩序,要达到有秩序的认识就要掌握现象的结构.但是,认识现象的结构又不能通过经验的概括达到,只能通过理论模式去认识.当我们面临一个对象时,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假定的结构或者从别的学科借用一个模式看它能否说明所研究的对象,如果可以说明,则通过这个模式就说明了现象的结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纵使没有一种假说可以完全证实,但是如果发现使每种假说都能自圆其说并且能符合已知事实所包含的内容,这里面也就有着一种真正的知识.”“四面体”假说在理论上基于两点假设:(1)在本体论上设定人类社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系统论的发展中,几乎所有系统论的研究者都或多或少地谈到马克思的贡献。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L·V·贝塔朗菲就公开认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他的理论的先驱。美国的D·麦奎因和T·安贝吉认为,马克思是一位早期系统论者,他的“理论工作的主要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富有成果的现代系统方法研究的先声”。波兰的一些系统论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称为“社会科学中现代系统方法的始祖”。然而,马克思并没  相似文献   

17.
1、系统哲学、系统观、系统论、系统辩证法是一个意思,是关于系统的共同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现代系统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系统科学是新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等分支学科。它从一个新的角度——系  相似文献   

18.
系统论是一种崭新的科学方法。系统方法作为一种认识自然、人类对会和思维的一般方法,它是唯物辩证法原则的具体化。它愈来愈显示出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系统性原则有着普遍、广泛的方法论意义,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作用的因素所组成的稳定统一的整体。系统性原则认为每一系统内部各因素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9.
系统科学,系统方法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在许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这必然推动哲学系统方法论的发展。因为人们只有对具体的各门科学的系统方法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才能进一步综合、概括、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高度。那么,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系统方法,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普遍联系、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思想是系统思想、系统方法的核心和精髓。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和它各部分相互关系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从总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各个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把握对象,把事物现象看成是普遍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一、法律基础及其意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法律基础就是某一新法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法的内在体系,即法产生的法律动力机制或法律场景。将系统论运用于法律分析,就是将法作为一定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来考察,把法看成一个整体结构,其内部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内部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原来的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对部门法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基础的研究,就决定了是否能够把握该部门法的内在法律本质属性。二、经济法法律基础及其表现将经济法放在法的体系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