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奥克肖特评析了历史哲学的类型,拒斥了史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坚持历史知识是由史学家的判断、推论以及重构事件型塑的观念世界,展示为一种独特的经验模式。他认为,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历史的过去",而非迎合利益集团需要的"实践的过去";两者既不属于相同的话语系统,又对历史真实性秉持相异的态度。至于叙述与解释的关系,他考察了历史解释的类型,倡导一种"叙述即解释"的历史叙事观,这一观点触及了"叙述形式"的论题,呼应了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2.
从1983年<叙事的逻辑>出版为起始,安克施密特先后提出了"叙事实体"和"历史再现"理论,对海登·怀特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思考和酝酿,安克施密特精心构建了一套旨在超越叙述主义的"历史经验"理论.随后,在与古姆布莱希特和鲁尼亚等人的对话中,他又在其先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在场"概念的看法.我们不妨谨慎地预期,"经验"和"在场"概念如果不能独立构筑一个新的史学理论范式,起码也会成为新范式或新话语中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解释模式的历史语境理论以历时性的叙事结构编排材料,体现了历史主义的精神,同时又提示出理解某种共时性关系的可能,因而成为专业史学通常所采用的解释模式.从传统史学、语境主义、文本主义三种不同的方法论前提出发,对语境问题的理解则展现出不同的预设方案和语境化历史的差异性选择.当代西方思想史研究中,昆廷·斯金纳开创性地运用了“跨文本的语境论”研究范式,拉卡普拉则提出思想史研究中的六种基本语境问题.这些语境化历史的理论与尝试既有待于史学实践的检验,也有待于国内学界进一步洞察其间所包含的有利于我们构建自身历史语境理论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来,<哲学研究>发表多篇文章,批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解读的学术主张.这些文章把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跟一些中国学者"删除唯物主义后缀"而自立的"实践人道主义"等学说混在一起,然后用"自我循环"、"交互解释"等判词来断言必须"扬弃"实践唯物主义.他们又把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解释原则--"实践"解释原则硬性冠以"历史"解释原则的称谓,从而论证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名称,同时贬斥本来与之同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要求后者向前者"还原"、"回归"、"提升",将其话语统统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范式下.笔者不同意上述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批评,以"实践论"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硬核、"实践"解释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解释原则为哲学立足点,再次论证并肯定:在历史地形成的马克思哲学的诸多名称中,"实践唯物主义"是最能说明马克思哲学真正实质的名称.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或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说,条件是:其理论硬核是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实践论.在这个意义上,同"实践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或者扬弃"实践唯物主义"的所谓"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5.
现有关于新时期史学方法和史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考察,缺乏史学方法论自身在场的理论自觉,没有能够揭示出史学方法论发展自身的思想联系和逻辑进程。新时期史学方法论发展内在的逻辑必然性,首先在于当代世界历史哲学的实际发展,即从历史认识论哲学转向史学方法论哲学;其次是改革开放之前盛行的"知性的形而上学"唯物史观。新时期史学方法论是在历史本质理性解释与历史显象感性描述的矛盾中发展的,并且在逻辑上经历了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过程。具体来说,这种转变在讲求旧的"加工工具"和设计、生产新的"加工工具"两个层面上,沿着"回到乾嘉去"、从"回到马克思"到"超越唯物史观"以及跨学科史学方法论三条路径展开。忽视历史本质理性解释,满足于历史显象感性描述,不能使中国历史学真正地获得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的西方传统哲学以不同的理论方式涉猎了"历史"的规定.从总的倾向分析,西方传统哲学均以"超历史"的方式解释"历史"的性质,将"历史"置于"本体"或"意识"的形而上学基础上加以说明.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历史"观以关于实践的现实性思考方式为前提,将传统哲学附加于"历史"之上的"超历史"因素归之于"历史"活动本身,将对"历史"的具体理解真切地返归到本来的生活根基上.这一思考方式确立的实质是将"历史"具体的和现实的规定还原于历史的境遇与条件之中.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历史"观既不是诉诸"历史"的普遍性解释原则,也不是经验式地归结为流变的"历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提供了超越以往哲学的抽象解释,使之真正具有了现实性力量的客观内容,并确立了揭示"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性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7.
潘娜娜 《晋阳学刊》2005,(2):98-102
通常,历史哲学指的是两个截然不同但又不可割裂的分支,一个分支是试图在事件的进程中,或在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发现某些意义或重要性,另一个分支是对历史研究进行哲学分析,即对历史学家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概括.在当代文献中,这两个分支分别被称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对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思辨历史哲学和分析历史哲学在解释历史方面的区别,说明解释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性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度解释模式是近十年国内“回到马克思”理论运动所趋向的理论目标之一 ,它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回到马克思》一书为案例 ,从马克思哲学解释和马克思文本、文本逻辑和历史逻辑、文本语境和文本话语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解释模式的方法和视角 ,强调这种模式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 ,在当代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逻辑和马克思所遵循的历史逻辑的过程 ,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历史地进入当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强调"实践"在变革传统哲学观作用和意义的同时,意味着马克思依然存在一种"形而上学"即"历史解释原则".但是,这种"解释原则"却被学者们所遮蔽了.因此,必须厘清这个"解释原则",从而更好地把握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张广智 《北方论丛》2008,1(2):61-66
古代西方历史理论是一份珍贵的史学遗产,于西方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寻求黑格尔所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哲学意蕴,应从古代西方历史理论出发,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考察中,具体探讨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与后世西方历史理论之联结、与古代中国历史理论之区分、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关联,进而显示中外史学这多彩多姿的一角。  相似文献   

11.
从理解的历史性看翻译无定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末中国的文学翻译伊始,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文学名著的重译现象层出不穷。对于文学名著是否该重译,众说纷纭,言人人殊,其论争的焦点实为名著重译有无定本。根据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著名原则——理解的历史性,不难看出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译本正是理解的历史性所造就的产物。由于历史赋予了不同的译者不同的"视界"和创造力,一个译本的出现正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诉求,是时代创造的一个新视界。因而文学名著翻译中唯一的定本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英国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原始部落遗址中“愈合的股骨”的阐释,涉及到人性生成这个古老的学术问题。原始人类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伤、病、残、老人产生了怜悯心理,这无疑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重大进步,但是将其归结为原始人类开始懂得了怜悯,这就是把因果关系本末倒置了。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人类由野蛮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的动力和根据,不应该用人类的情感、道德、人性来解释,而应该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到社会经济关系中给予说明。人类不是因懂得了怜悯而进入文明社会,而是在文明社会渐次到来的过程中才逐渐懂得了怜悯。从“愈合的股骨”阐释中折射出两种历史观对人性阐释之根本对立,其焦点在于:到底是用历史解释人性还是用人性解释历史。唯心史观用人性解释历史,唯物史观则用历史解释人性。  相似文献   

13.
郭力 《北方论丛》2004,(3):40-44
女性本文的历史叙述表现为对时间性的独特思考,她们借助有关时间性的隐喻修辞手段,把历史引向此在,从而在时间绵延的网络中,女性生命体验存在化.女性写作对历史理解的时间性,凸现出女性"历史在场"的主体作用,反诘并质疑以"空间化"的形式记载着的历史大事记,抗拒以历史理性面目出现并遮蔽的权力(男权)书写的暴力性.  相似文献   

14.
用新的眼光审视《中国小说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美华 《阴山学刊》2001,14(1):44-47
《中国小说史略》在学术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经典范本.然而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文献史料研究、写作体例、对小说价值的界定和解释上还存在缺陷及局限.正补其遗误,从而对《中国小说史略》做更深入的、学术性的、实事求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域外题材历史小说是指中国现代作家以外国历史为题材的"创作小说",此类小说除了与以中国历史为写作对象的历史小说一样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外,还具有空间上的隔膜性。由于这类小说数量较少,以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理论和研究领域并未将其纳入。从类型学与阐释学理论入手对这类小说创作加以综合研究,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和理论视野的一种开拓。  相似文献   

16.
谢模楷 《云梦学刊》2009,30(6):38-41
《屈赋微》对屈原赋的阐释比较全面,字词、句段、篇章各方面都有其价值。阐释广引诸家学说,并融入自己的观点。大量征引史事,并证之以史料文献。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最大缺点是缺乏文学的发微。  相似文献   

17.
陈峰 《齐鲁学刊》2007,2(4):35-41
胡汉民是被后世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史学谱系中有意删除的人物。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的胡汉民在唯物史观的输入传布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先驱者的角色。他不但正面推介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还批驳了一些欧美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非难攻击。胡汉民把唯物史观归结为"经济史观",对阶级观点阐发较少。胡汉民1919-1920年的哲学史研究和井田制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史学领域的首次实验,意味着唯物史观开始从学理介绍向具体研究过渡,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此萌芽。胡汉民将唯物史观作为学理来研究的态度,为我们审视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提供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口述史是历史亲历者叙述的历史,在历史事件的还原与解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调查中人们会发现,被访问者受舆论教育宣传的熏陶、现实环境的影响以及利益的显性与隐形驱使,对历史事件的表述体现出个人色彩。对此,要对口述材料价值予以正确定位与合理分析,要坚持以口述材料为基础得出结论,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组织材料,不断丰富、充实现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新夏 《河北学刊》2008,28(1):27-31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作为对唯物史观的两种表述,分别内含着唯物史观研究的规律范式和实践范式。规律范式侧重于科学地解释社会历史,体现了对旧历史观超越的本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实践范式蕴涵着规律范式,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确立实践范式,有助于回应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凸显唯物史观的当代性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