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上运输是群岛区域内外部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是突破海岛自然隔绝和经济外向依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北方的长山群岛为研究对象,从交通节点(港口码头)、交通线和客流量的时空变化考查出发,分析了海上交通变化的诱导因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优化长山群岛海上交通的布局和更快促成岛陆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本文认为创新港口投资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输船队、海岛陆岸基地建设和实行海陆一体的运输模式是有效的调控和规划对策,希望能得到海岛交通部门和参与海上运输的陆上相关部门的参考。同时,本文还对"海上大连"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级作为市民社会的主体,通过其对自由、平等、权利的理性诉求以及与集权和专制的对抗,成为法治社会的阶级结构性基础;中产阶级的多元财产诉求,通过对财富的占有、对技术的支配、对消费的拉动成为法治社会的经济均衡性支撑;中产阶级把追求平等和消除不自由作为政治目标,把自由贸易、平等交换、互惠互利、尊重规则和契约作为经济追求,逐渐形成了中产阶级的理性精神,构成法治社会的思想主流性导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一个伦理道德基础来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这个道德基础只能是诚信。目前,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以提升政府协调与引导职能,营造诚信环境,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职能,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这样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建立诚信社会,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论信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云 《唐都学刊》2005,21(2):80-83
社会信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社会信任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信任危机,致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结构要素如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关系要素遭到破坏。为此,应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法律制度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信任教育、社会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以增强社会信任,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结合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可以使我们对陕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出比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分析了国内环境管理特色举措及现存问题和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相关分析、Logistic拟合等方法建立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互动模型,从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中导出环境管理目标模式及对策思路,旨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三维性和系统性。所谓三维 ,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 ;所谓系统 ,即区域是人地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遵从系统增长、演化的规律。因此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以概括为三维系统理论。以此为基础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可以概括为三维系统调控 ;相应地 ,调控的对策也必须具备三维性和系统性。目前 ,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的总体对策应为 :立足要素维 ,拓展空间维 ,推进时间维 ,系统地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循环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将社会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交互作用和适应性的巨大系统,从不同视角揭示其非线性的本质,其行为是动态、不稳定、不连续、不可逆的,其稳定平衡只是暂时现象。社会经济系统复杂性理论在金融、管理等领域研究中具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李飏 《探求》2013,(3):85-90
本文从传统社会发展观以及社会管理的内容范畴出发,提出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与整体效能的观点,最后从组织保障与机制建设上就如何提升公众参与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阐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现状 ,剖析其产生的根源 ,从制度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发展要求能源可持续发展。但广东能源发展存在常规能源供求矛盾,节能技术、工业结构与能源效率的矛盾,能源消费结构与保护的矛盾等。为此,要制订和实施节能专项规划和标准,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对外合作、对内储备,保障能源供给的稳定,加快天然气、核电的生产与消费,调整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在和平与发展的概念上又注入了代际公平涵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和普遍的认同。各国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多的成果,其中从经济学角度对该议题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正式提出距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经济学研究还远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这里仅就目前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中的度量指标体系,主要的专题研究方向以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经过70年代研究酝酿,80年代明确厘定,90年代逐渐完善起来的一种观念.可以讲它是20世纪提出的一个伟大和具有辉煌前途的观念,也是20世纪科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为人类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揭示和回答了当今人们面临的全球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国的实践证明以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模式,只有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取代才有前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文明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与"人类生存困境"直接联系在一起。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予以了高度重视,进行了多层面的解读,用西方的后现代理论、中国的原始"天人合一"思想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都陷入了误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作为解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佳路径已得到证实,是走出理论研究误区的哲学支点。只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才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涵,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资源的承载力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能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协调,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前景。本文旨在从支撑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要素出发,系统界定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核心内涵,以期为政府制定、调整和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首都出版业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新产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起一个完备、严谨、科学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指导首都出版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首都书、报、刊、印刷复制以及版权贸易业的“十五”发展水平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首都出版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五大问题,并对北京制定“十一五”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祁今燕 《唐都学刊》2006,22(5):99-101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土地开发,使老城市中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面临结构性改造,或是被拆除。城市开发与城市的特色、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许多城市正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挑战。对此,应保护传统城镇特色,结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社会伦理、重自然的思想,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当中的误区,寻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包括对城市化进程中人文关怀、保护历史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等各个景观类别,研究当代人与社会环境、社会资源配置及城市开发的思想定位等。  相似文献   

19.
殷峰 《唐都学刊》2007,23(3):45-4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发展战略,探寻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法治化路径能够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秩序持续化保障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价值普及化。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的立法、高效的执法、公正的司法以及广泛的环保宣传教育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宝  王玲 《学术交流》2003,(2):115-1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要解决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 ,而城市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它着眼于世代间的生态公平 ,具有战略性、开放性、灵活性、科学性的特点和重要决策价值。世界各国的战略环境评价实践 ,为中国迎接加入WTO后的全球化、城市化挑战和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