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5岁的时候,全家搬迁到香港,他在一所书院读书。可他实在太调皮了,上学第一天,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院长极为恼火,罚他打扫教室一周,而他却利用这个时间,到后山的树上偷桃子吃。他父亲不得不亲自到书院道歉,并为他支付罚款。  相似文献   

2.
彭超,19岁,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6岁时因触电双臂截肢。2014年高考,他用脚执笔,交出了总分538分的答案,超过一本线3分(当地有5分加分政策)。"高考作文不能写自己"2014年6月7日,四川攀枝花小雨。连日高温的结束,在很多学生看来是个考试的好天气,但对于彭超却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需要父亲彭昌富撑着伞,送他到考场——攀枝花七中。这所全国重点中学是彭超的母校,考场特许彭昌富把儿子送到教室门口。课桌是提前从彭超的教室搬来的。  相似文献   

3.
5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热闹。到那里时。才发现演马戏的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父亲就把他举起来,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那场马戏,足足演了两个小时,他看到过瘾处,禁不住在父亲的头顶上手舞足蹈。散场后,他发现父亲比他还要高兴,在回家的路上逢人便说这场马戏演得好。  相似文献   

4.
殿喻大叔     
正小时候,父亲有个老友,名叫侯殿喻,他常到家里来。我称他为殿喻大叔。他是父亲十几岁时在京城学徒时的"拜把子"兄弟,比父亲还大两岁,但按照那时的规矩,师兄师弟是按先来后到排座次的。所以,他要称父亲为大哥。按照那时的规矩,"拜把子"哥们儿不亚于亲兄弟,甚至有的地方比亲兄弟更胜一筹,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就像《三国》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样的结拜兄弟。  相似文献   

5.
肖良 《老友》2011,(12):6-8
滕代远特招的小红军 1917年.池道生出生在会昌县凤凰岽乡白竹村(现属文武坝镇)。他7岁那年,母亲就过世了。他父亲池上秀是个秀才。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家道是一年年衰落,家里原有的一些田产和木梓(油菜)山陆续被地主霸占.父亲就靠外出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由于父亲经常外出.池道生兄弟5人从小就成了村里的流浪崽,经常遭人白眼。  相似文献   

6.
灵魂的高度     
他是天生侏儒,终生100厘米。7岁那年,他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父亲就买来一架钢琴。他要别人抱着上下钢琴座,父亲又在钢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来控制踏板,使他的脚容易牵动踏板。  相似文献   

7.
刘欢的拒绝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三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3岁那年,孙楠组织了一支乐队,并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鹤起。  相似文献   

8.
痴儿不解舐犊意我出生在武汉解放的炮火声中,母亲刚生下我就感染伤寒去世。姨妈怪罪干父亲,认定是他欺骗了比他小14岁的母亲,带她离开家庭遭受磨难,才26岁就夭折了。时任湘江文工团团长的父亲正带领团员进入刚解放的长沙,他把刚领到的军大衣袖筒剪下来,把我塞在里  相似文献   

9.
刘希  胡蓉 《成才与就业》2014,(22):20-20
正他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所就读的小学,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因为设备严重不足,一到冬天,破旧的教室就格外地冷,全班学生仅靠着一台老式烧煤炉取暖。他每天都会提前一小时来到学校,将煤炉打开,生火、加煤,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到教室后就能很快暖和起来,他的勤劳和善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可是8岁那年,他却因为不慎引发了一场大火,等同学发现他时,他已晕倒在煤炉边,  相似文献   

10.
志宏  志英  志刚  志强 《山西老年》2014,(7):28-29
父亲出生于晋南的一个农村,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由于家境贫寒,父亲11岁时才进本村私塾上学,14岁就辍学回家务了农。可就是这三年的私塾学习,使父亲爱上了读书,从此与书结缘。即使下地干活,他也要带着喜爱的书,一有空就读上一段。17岁那年,父亲到晋南临猗县黄河边上一家地主家里“扛长工”。尽管当时农活很累,可是父亲喜爱读书的习惯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谷煜 《社区》2011,(14):16-1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12.
正小威廉·里格利(他与曾祖父同名)于186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肥皂作坊主的家庭里。他不喜欢学校枯燥的生活,11岁就弃学跑到纽约去卖报纸。12岁时,他被父亲安排在作坊里负责熬肥皂。小威廉·里格利对父亲说,自己在纽约卖报纸,练得了一手推销的本领,可以帮作坊卖肥皂,父亲便让他担任推销员。小威廉·里格利的推销秘诀,是在推销产品时外送一点并不值钱却讨人喜欢的小礼物。他和发酵粉生产厂家直接  相似文献   

13.
痴人圆梦     
沈园 《可乐》2009,(10)
与其谈天,不如种地。念小学时,他便有一个"超级大笨蛋"的外号。老师常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孩子不适合接受教育,他有妄想症,整天都心不在焉。上课时,眼睛老是盯着外面的小鸟发呆。叫他去洗窗户,他把窗玻璃打破了;罚他扫地,教室墙壁被他撞掉一大片水泥块。"父亲无奈,只得让他辍学  相似文献   

14.
克尔凯郭尔诞生于哥本哈根,他的一生也是在那里度过的。克尔凯郭尔的父亲是日德兰半岛人、那个地方很荒僻。他父亲从小就同严酷的生活环境作拼死的斗争,直到12岁时才由一位叔父把他带到  相似文献   

15.
真爱     
母亲今年76岁了。外公重男轻女,他常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母亲才六岁就被他"泼"到了我父亲家当童养媳。比她大两岁的父亲,和她牵手走过了70度春秋。按照婚龄雅号的排序,该是"白金婚"了吧。在我们的记忆里,两位老人,相处了一生,也吵闹了一生。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老爷爷一生曾主编过很多版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有高深的学问。可他没读过大学,他的学问完全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出生在苏州一个平民家庭,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3岁时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把他送进私塾,12岁他考进了苏州第一所洋学堂—公立高等小学。当时要学三年才能毕业,由于他学习刻苦,  相似文献   

17.
齐福灵,一位治疗烧伤、烫伤的民间医生的名字,正逐渐从武汉三镇向外传开。他来自于湘西山区,是名老中医齐绍宗的后代,国际华佗中医研究论文一等奖获得者肖泽堂的弟子。从五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上山采药、识药,几千种草药,父亲随手一指,悟性极好的他就能马上说出药的名称、药性、适用于治疗哪些疾病。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从小  相似文献   

18.
张建安 《社区》2013,(14):16-17
钱穆出生在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族。他没见过祖父.他的父亲也在他刚刚12岁的时候就病逝。但他们对钱穆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11,(3):25
杜医生:你好!我的父亲今年63岁,去年他发生了一次小中风,因为发现及时,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可是最近一年来,我和母亲发现父亲性格有点变化,有点神经质,变得多疑、武断,没把一样东西弄清楚就说它是假的。别人要反驳他,他一定要争个输赢。他也不愿意接触新鲜的东  相似文献   

20.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duò)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