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  相似文献   

2.
朱坤 《社区》2013,(35):51-51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他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架鹰、走狗、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  相似文献   

3.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解释做人也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和解释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不会做人,也弄不清做人的解释。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一个人连人都不会做,还能做什么?还能解释什么?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需要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  相似文献   

4.
同样是在工作,甚至是做相同性质的工作,或者更巧的是当年还是毕业于同样的学校,或者同样的专业,甚或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专业,为什么有的人升职加薪,有的人聊以维生?为什么有的人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有的人却总是无精打采?为什么有的人因为职业的成功在社会上广受尊重,而有的人一辈子在工作上没有赢得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正有的人一辈子悲悲戚戚、郁郁寡欢:房子不如人家的大——不爽,车子不如人家的好——不快,官职没有人家高——不服……可有的人一辈子痛痛快快、高高兴兴,却也不见得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什么原因?关键在于心境的豁达。人成天被名利缠得死死的,得与失算来算去,耍小  相似文献   

6.
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是冯谖客孟尝君故事中一句成语。这个"狡",应当解为"聪明"。人的一生总想换换环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的人甚至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直到退休。我们生活的年代是一切服从组织安排、调配的年代,有的人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要换个活法。还记得下放那年月,江西省属单位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8,(6)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无外乎在做4件事——求学、工作、生活、享受。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地完美,必须做到3个字"等不得"。学习这东西等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说得精辟之极。不要以为青春年  相似文献   

8.
这个家庭的五代人中,有23个人曾从事教师行业,他们有的参与新学校创办,为新中国的教育开创新的天地,还曾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一辈子的教书匠,勤勤耕耘几十载,收获着桃李芬芳下自成蹊的成就;有的虽不是一线教师,却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默默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退休了也不停歇奔走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86岁,一辈子都在湖北省恩施地区侗族乡村教书,去过的大城市除了武汉就是杭州、南京,当过最大的官就是中小学校长。在我32年的教书生涯中,没有什么惊人的事情,但是很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让我常常热泪盈眶,不枉此生。  相似文献   

10.
余杰 《今日南国》2014,(4):37-37
说起养生之道,长寿秘诀,那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那些大小寿星,有的吃素,有的嗜荤;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滴酒不沾,有的顿顿饭不离酒……要把这些都视为长寿秘诀加以运用,岂不难煞人了.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在90高龄时,却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许多人都问季老,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凡是觉得好吃的东西季老都吃,不好吃的东西就少吃或不吃.“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对于谁都一样。之所以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学得很辛苦;有的人学得很好,有的人却学不好,我认为就是方法的问题。有方法的学习,事半功倍;没有方法的学习,可能学得很累,却又什么也没学会。所以,我想简要地提一下我的一些学习方法。1.要有针对性。进入中专、职业学校或大学后,最忌讳盲从,无论是学习,还是玩。一  相似文献   

12.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总会有一些感触的,只不过有的感触是刻骨铭心的,让你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而有的就像昙花一现,便永远地消失了。在我的记忆中,使我能够一辈子都会记住的,到目前为止,要数高三了。  相似文献   

13.
同妻结婚以来,感觉她最大的特点是活得"粗糙"。有的女人斤斤计较的事,她却视而不见;有些女人爱说长道短,她却听而不闻;再就是别的女人小心翼翼的事,她却大大咧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妨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拦路虎”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有二:一个叫有的人无事做,有的事无人做;一个叫有的事不愿做,有的事不会做。前者,可以称之为择业观念上的误区;后者,可称之为技能素质、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也就是说,活有但不会干,干不了。据报载: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统计,一个月进入劳动市场招工的单位有1486家,招工总人数13076人,进入劳动市场求职登记的人数是16163人,这就可以看出,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的差距并不大。差距大的是求职的人技能素质和知识结构不能符合企业要求。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销采购人…  相似文献   

15.
夕阳絮语     
人从出生那日起,迈向生命终结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灵魂的存在有两种:有的已经腐烂,有的仍在燃烧。 世人都在寻找幸福,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一辈子没找到,主要原因是对幸福的标准和含义认识不同。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己觉得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6.
燕客卿 《老友》2008,(9):45-45
最近,看到吴维库《阳光心态》一书中说:"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环境……还来得重要,态度比你的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阳光心态,以达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愉快地度过每一天。说起来都很容易,但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直努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很多人都梦想着能够成为有钱人,事实上能实现此愿望的人却很少。准确定位,即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人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事……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11):22-23
一年一度的Ig(意即“卑微的,出生微贱的”)诺贝尔奖(即另类诺贝尔奖)都要颁发给那些在科学上取得了奇特成就的人。分享10个奖项的这些人都做了些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他们当中有的人值得钦佩,有的则不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却曰:有所不为,有所为."这是近日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词,对后面一句"孟子说"有些陌生,赶紧到网上去查,知道是语出《孟子·离娄下》,原文是"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解释就多了,列举一二,"有些不能做的事不要做,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舍才有得,该放弃的就放弃,才能集中精力做必须做的事","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上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还是想办一份在现有体制下中国最好的报纸。现在虽然有这个基础了,但离真正实现还很遥远,尽管我们不能一辈子都做这件事,但这是我们报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