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民族》2012,(6):161
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目前西北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灵武市工业园区,占地125亩。现有总资产2.3亿元,员工156人,其中回族128人,占员工总数的82%。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建有完善的质量、计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清初刘智伊斯兰哲学名著<天方性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先天"与"后天"的哲学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赜,比较了它们与先秦儒家<伏羲图>及宋明理学中的渊源关系,展示了明清回儒"以儒诠经"哲学创新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花儿"和"拉伊"二者当中的"风搅雪"现象,挖掘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更加深入地研究两种民歌发挥更为立体的认识作用,也对于我们解读西部文化的多元整合现象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杂居地区文化的向心整合.  相似文献   

4.
饶伟新 《民族研究》2005,(6):92-100
针对目前客家学界认为今日"客家"的名称产生于明清时期,等同于明清文献中的"客佃"、"客籍"这一流行观点,本文以清代以来赣南文献中的"客佃"、"客籍"与"客家"为例,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对这些术语的具体历史语境和历史内涵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清代的"客佃"、"客籍"作为清代移垦过程和户籍制度背景下特定的历史产物,其实是一个与"土著"、"土籍"相对的移民范畴,而今日所谓的"客家",则是在晚清民国以来社会文化变迁和学术发展背景下出现或建构的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民系范畴,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故而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5.
电影<英雄>用"天下"与"和平"置换"武侠"主题的同时,也对"侠"精神进行了消解.  相似文献   

6.
一种包容多元、融汇一体的族际关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得以顺利构建的基本前提.族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来自于制度安排是否适合国情,其次来自于针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和特别优惠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尽管学术视角有所不同,但民族理论和政治学都将民族问题视为一个建构于民族利益之上的政治事项.试图将民族问题"非政治化"、"去政治化"和"文化化"显然是缘木求鱼.本文从构建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制度与政策层面入手,分别研究了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制度架构和政策路径,同时对一些学者关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2012,(6):158-159
贺兰守护米粮川,六盘牵出丝绸路;黄河浇出银川城,清水不弃西海固。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宁夏专辑的封面文字,在这段话上方,还有一个大标题山水演绎的富饶与贫困、光荣与梦想。——题记  相似文献   

8.
赵杰 《回族研究》2006,(3):17-20
本文从“回族与生俱来的结合力”、“回族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适应力”、“回族与外族热情沟通的亲和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回族人的性格优势,从中论证了宁夏能够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并使小省区办成了大文化,是与主体少数民族的上述优势密切相关的。回族的“三力”不仅对构建和谐宁夏起着基石作用,对构建整个中国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都兰大墓中出土的"唐代银质太阳鸟"等文物图案的解读和分析,辩驳卡约先民崇拜"太阳"及"太阳鸟"的论点.提出了卡约先民是古羌人的观点,同时提出了图案中的"太阳鸟"实为"鹏"的观点.由此推断都古墓是吐蕃赞普之墓,而不是吐谷浑之墓.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的口头传统中包含着该族群丰富的集体记忆,以裕固族东迁为主题的口头传统反复表演和世代相传,表达并强化了裕固人的族群意识和身份认同.本文通过对裕固族口头传统中"东迁"主题的在分析,探讨裕固族东迁后,裕固族文化发生的文化涵化现象,认为:裕固族口头作品中对"西支哈至"的深切眷恋,是裕固人对本族群"根基性情感"固守的体现,也是面对汉文化、藏文化、蒙文化等强势文化侵入的一种族群文化反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政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设回民自治区》这一尚不为人所知的重要史料,以其翔实的内容证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政策的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具体的论述可以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即1941年至1942年。本文在首次介绍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珍本《建设回民自治区》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一文件的作者、成文的时间、内中的思想政策及其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不同党派、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回族人民,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全面研究回族抗日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本文从西北回族抗日爱国团体及活动、西北回族穆斯林上层人士的爱国行动、西北五马参加抗战等方面论述了西北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在昆明报刊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华民族"一"与"多"之间的理论争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支持"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抗战这一时代主题,为抗战大业的完成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主张中华民族"多元"的理论观点,则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观是一脉相承的,更具学理意义.民族理论的争鸣,同时拓宽了民族史研究范围,一定程度推动了民族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团结抗日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抗日图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各少数民族有自治之权,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尊重其语言文字和宗教习惯的自由。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的英勇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回族)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功不可没.他积极参与制订对日作战计划,指导原则和指导大纲;奔波于前方火线,指挥或参与策划过许多战役,有拼搏的胆识,是一位忠于职守的爱国将领;组织回族社团,发表了不少有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提倡爱国爱教的文章,教育回族,提高认识,纠正"争教不争国"的错误观念;抗战初期同意并支持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8.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4,12(4):103-108
抗日战争前 2 0年 ,中国伊斯兰报刊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时期开放活跃的伊斯兰教事务为伊斯兰报刊在风格上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提供了保障 ,蓬勃兴起的回族新文化运动充实丰富了这一时期伊斯兰报刊的内容 ,交困动荡的社会现状使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报刊成为抒发民族情感的重要阵地 ,是时代造就了它的繁荣丰硕 ,并让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从对中国侵略的政策出发,觊觎中国西藏,从事了一系列染指西藏的侵略活动.其中接近和拉拢西藏宗教上层、利用藏人和直接派遣特务潜入西藏刺探情报等都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这些活动对西藏上层集团个别人的政治倾向产生了一定影响,无疑也对当时西藏分裂倾向的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西藏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这两次抗英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1、西藏人民在抗英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2、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3、新时期仍要做好战争准备,平战结合,寓战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