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侧面 ,二者各具特点 ,相对独立 ,但又在根本上相融通 ,尤其是作为两种文化之核心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高度和谐与统一。现代社会文化建设应当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唯有如此 ,人们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社会才能健全地、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导致科学技术异化和人类价值观扭曲,并使得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需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齐头并进,努力发展交叉学科,促进和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交融.  相似文献   

4.
体现着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精神气质的科学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以人文学科为基底的人文文化渗透并显现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斯诺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垒、分裂与冲突的机智表达适逢其会,而对其历史研究得最为透彻的,非麦克莫里斯莫属。在某种意义上,当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实证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对抗、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局、科学与反科学的对阵,都是两种文化对峙的表露。事实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两种文化必须融汇与整合。秉持平权的立场、平等的态度,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必须相互借鉴、彼此学习,科学人争当哲人科学家,人文人力作科学人文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亟须各自补苴罅漏,科学文化需向善臻美,人文文化需崇实尚理;综合学科尽力综合,交叉学科尽量交叉;从教育入手,全面推行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通过符号学的、诠释学的、意会认知的、契合的进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结束对峙与分裂,走向融汇与整合。所谓的两种文化融汇与整合而成的文化是斯诺所指的"第三种文化",即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熔铸而成的"合金文化",或由两种文化化合而成的"化合物文化",或由两种文化杂交而成的"杂交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汇与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即走向新人文主义和新科学主义。这是双重的复兴——人文的复兴和科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是与人文文化融为一体而存在,其间人文文化作为文化的主要样式主导了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这在中国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倡导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文化,而且孕育了近代科学,催生了科学文化。科学的自主发展从器物层面到价值观念层面全面影响了人类的文化样式,科学文化终在20世纪成长为人类文化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相互关系 ,针对我国目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现状 ,从推进素质教育角度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科学发展中人文因素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人文因素对科学发展所起的动力、条件作用的根源和途径,指出了进一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呼唤人们转变观念,全面理解和实践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诞生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融合是当前文化学研究与建设中的热点,但目前学术界大多从融合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文章在叙述两种文化分裂的基础上,探讨了导致它们分裂的原因,旨在促进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人究竟是人文素质高些,还是科学素质强些,还是都有欠缺?有一阵子,我还经常挂在嘴上分析周边看到的或者是书上读到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一些情形。我先不敢妄加结论。只是深深感到,当前社会强调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要多学人文知识时,是不是把握准了社会发展中民族和国民素质的全部和精髓。因为我国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也尤显缺乏,而且,似乎还比较严重。而科学、人文这两方面的知识在人们的心理、知识结构中有没有一种相对、相反的结果?对此,我开始有些困惑不解。只是隐约感到当前起码是从事人文工作的人要强化科学修养,而从事科学职业的人,又必须增加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我多次与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晤谈。他显然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但人文知识也颇丰厚,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对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科技文化与社会文明具有的共同元素“真、善、美”分析入手,探讨了科技文化对社会文明建设推动价值的三个方面:科技文化决定社会文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水平,并提出了科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路径的两个步骤:科技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以及科技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化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态度中区别于宗教态度和经验态度的方式,是人类以人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文化态度。科学文化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水平,规定着人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而也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的发展。忽视和否定科学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甚至把它看作是压抑人的文化,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人化”的过程;科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自身,其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化人”的过程。科技在“人化”与“化人”的互动中呈现出协调性、系统性、反射性、全球性等特征。由于人类在使用科技的过程中受制于不同科技价值观的影响,科技在“化人”的过程中出现偏颇。因此,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保持“人化”与“化人”的一致性,必须强调人文在“化人”过程中的导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进步来助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狭义社会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狭义社会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衡量标准,狭义社会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切实推进狭义社会文明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文明是人类自身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劳动和创造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违背历史规律的愚昧,但引领人类成长的是社会文明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贡献与发展。它的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作出了新的贡献,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它是科学技术摆脱了粗陋原始状态获得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这些社会条件包括: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价值增值为追求目标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合理化的制度安排和普遍化的社会交往等。正是科技文化与其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的这种良性运转和超循环上升,勾画了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狭义社会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狭义社会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衡量标准,狭义社会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切实推进狭义社会文明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18.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现状,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审稿的重点内容包括学术规范和出版规范.根据编辑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实践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方法,包括实行编辑分工责任制和强化编辑的学术自主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WTO的加入与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西部民族地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处于鄂西山区的利川市应大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五篇文章,以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发展是和谐的前提、途径、目的;和谐是实现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支撑。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落实到人类社会,展现为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