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设计艺术的格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鲁 《中州学刊》2005,(4):247-249
中国传统艺术对于艺术家的人品学养有极高的要求,有所谓"书画清高,首重人品"的标准.这些内在的品质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气象,一种品格,一种格调.格调与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不尽相同.风格主要是指精神物化的形式,而格调则是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人品、人格、情趣与道德、修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格调同样受到的人们普遍关注.强调格调存在的意义,在于唤起设计师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对于设计的影响,倡导艺术设计回归人文传统,走出技术与手法的误区,突出设计师精神的介入.  相似文献   

2.
张晚林 《阴山学刊》2006,19(2):24-29
徐复观对中国画人艺术修养之嬗变的心性学考察,论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一画"之间的精神升进关系,而这种升进正是画人人格修养工夫之所致.在此基础上,徐复观进一步提出"画的究竟义",由此可以解明艺术在以心性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胡金望 《东南学术》2008,(5):142-148
方文是明清之际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遗民诗人.他的<涂山集>真实地反映了鼎革之际的时代风云、诗坛状况和作者苦闷的人生历程,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首先,他以强烈的遗民情结为诗魂,创作了大量诗篇,体现了人品与诗品的高度统一.其次,他以诗歌为生命之所寄,创作题材丰富,众体皆备,形成了布衣诗人的平易诗风,其创作成就对于认识当时社会和研究明清之际诗风演变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诗中有画”辨——以王维诗及相关误解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与画相通,也有区别,其一重历时性一重共时性的特点,前人言之已详;而对"诗中有画"的理解,则还存在误区.就最具代表性的王维诗而言,既充满画意,又表现出了对画的超越,但不能因其有超越而认为提出"诗中有画"便是对王维诗歌艺术价值的损害,也不可以说代表王诗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实际上,"诗中有画"是一个很高的评诗标准,它强调的乃是一种宛然在目的表现技巧和阅读效果,而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说的"可画"和"不可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南唐三个统治者的人品气度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客观地评析了先主李昇的建国之功;中主李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强大的北周军事威胁下的衰颓;后主李煜的儒雅风流及亡国之痛.文章认为南唐三主的人品都不失为仁厚有为之君,因而在其统治的39年里,有"隐然大邦"之誉也非溢美,只是历史的发展,决不允许分裂局面的长期存在,南唐割据也如晓梦般地结束,是历史的必然,而非三主的无能.  相似文献   

6.
从程朱理学到明清之际的王船山,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道器之辨实现了一次范式转换,即从程朱理学本体论范式下的"道体器用"说转换为明清之际王船山生存论范式下的"治器显道"说,而生存论范式开启了不同于伦文主义的人文主义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正>水墨,自从晚明开始,已经被一种苦涩的味道所渗透。在元代,尽管有着外族入侵,但文人们还是在宗教,尤其是道教那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无论是黄公望还是倪瓒,哪怕是王蒙,都与道教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艺术作品上也可以看到:黄公望山水画上的矾头其实就是生命修炼的丹台——就是向着天空敞开的一块洁净之地;倪瓒"一河两岸"式的构图中间的空白也是心性的洁净,更不要说他自己的洁癖了。但是  相似文献   

8.
元代诗人大都兼擅书画 ,故题画诗特别多。倪瓒的题画诗多是对画中意境的进一步阐扬 ,更充分地表现了他所处的特定时期的时代情绪。他作诗主要以唐人韦、柳为宗 ,一洗元人丽之习 ,写其胸中逸气 ,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形成了简淡秀雅的风格 ,在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维江 《社会科学》2008,(1):143-154
知人论世,要评价后来的张之洞,应该先了解"清流"张之洞."清流"时期张之洞的交友方式和政治行为,已经表露出他的志向,在于官场速化,而不是其他.他不具备一个划时代人物所应有的人品和理想主义精神.这样的人品和政治抱负,决定了他是旧体制的维护者,而不是新时代的开辟者.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受到朱子《家礼》的影响,徽州宗族严格规定女子择偶需重视对方的家世门第与人品才学而贫富不论,形成了一套以门第为主、兼顾才学、不重财富的择偶标准,徽州女子择偶往往无自主权,全凭宗族家长决定。但透过森严的族规家法和官方文献,徽州女子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择偶标准,家世才学、财富、外貌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诗与画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它们的形式上,更见之于它们的对象或内容.古今中外的"诗画一律"论或"诗画同源"论,实际上是"扬诗抑画"论或"扬画抑诗"论.要理解和认识诗与画各自相互不可取代的特殊性,应当从它们所运用的特殊媒介入手.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包括诗在内的文学是以无声无色无嗅无味的人之心灵世界为表现对象或内容;而绘画则在于呈示诉诸精神性视觉的美.  相似文献   

12.
拟话本小说兴盛于明清之间,到清代康熙年间已经衰微,究其因为主要是作家创作主旨的改变而致.明末清初,作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能结合话本小说的特征和时代精神,表现出"劝善"与"娱心"二者皆重之倾向;清初至康熙年间,则由于偏重"娱心"而开始呈现衰微之状;清中叶以后的拟话本作家则由于完全走向"劝善"之途,使作品失去了独创性与生命力而没落.  相似文献   

13.
永字八法     
古人把汉字的构成归纳为八种基本点画,这八种基本点画大略具备于"永"字中.李阳冰云:昔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这就是著名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的具体内容是,"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两头下,以笔心压之;"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开始第一次较大规模实质性接触.西方传教士为传教之需而习汉字,并开始系统使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受到明清学人高度肯定.汉字拉丁字母注音开启了中国汉语拼音方案的实际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开放性的极好例证.西方传教士的主观目标虽然是要从宗教上影响中国人,但他们却充当了中西文化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徽州地狭人稠的地理环境,迫使徽州人大量出外经商谋生,形成了徽州人的特殊婚姻生活."东南邹鲁"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徽州淳朴的民风.明清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异常突出,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相关联.相比明清时期其他几个节烈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发达的理学教育之熏陶和强大宗族力量之控制,是明清徽州节烈现象的突出成因.  相似文献   

16.
王维"才气秀拔,益辅以学",又受到盛唐灿烂文化艺术的熏陶,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他不但是卓越的诗人,而且工草隶,精通音乐,又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名的画家,被尊为画家南宗之祖.从他现存不多的绘画中,亦可窥见其笔墨宛丽、气韵高清,真思卓然的特色.王维诗画并臻其妙,真可谓"尽收万象入奇笔,画与诗境俱峥嵘". 严羽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蔑以加矣!"王维的山水诗即臻于入神的境界:色彩明丽,景象鲜明,而又融情于景,情彩结合."真所谓有声画也"."诗中有画",富于画意美,  相似文献   

17.
罗时光 《船山学刊》2013,(3):130-140
由宋代至明清,中国宋明禅思想的发展演变,先后经历宋元看话禅和明清念佛禅两次思想转型;流行于宋元时期的"禅净双修"及"三教合一"等"混融"发展禅思潮,亦于明清时期渐趋主流,致使宋明禅思想的发展更趋衰微。而唐五代以来之所谓"无修无证"、"无佛无法"的"无事禅"思想,也由宋元进一步泛滥至明清,成为推动宋明禅思想"混融"发展演变及转型的根本内在思想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杨宏 《中州学刊》2004,(6):194-196
北朝碑刻书法具有共同风格,世称"北碑体"、"北体"、"魏碑体"、"魏体"等.魏碑楷书字体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不拘法则;点画形态丰富多变,掺杂有浓厚的隶意;横画起笔时先竖向写,竖画起笔时先横向写,体现出中国书法理论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字形面貌明显受到刊刻工具的影响,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结体上也处于不定型状态,异体众多,随意增删笔画.章法上字字独立,无明显呼应和连贯,摩崖石刻文字单字、整行往往明显倾斜.  相似文献   

19.
正3.卷二《吊黄学士三首》(其一):"世德无双誉,诗豪第一评。"注云:"‘世德’二句:黄先生人品高尚,诗歌豪俊,道德文章,天下第一。世德: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文选·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第179页)《笺注》注解典故较详,而此处恰恰遗漏了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莉 《江淮论坛》2015,(2):148-155
明清诗评家在三曹诗歌审美风格、文体创造、品第抑扬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前所未有的理论成就。以"古朴雄健"、"俊逸婉约"、"清真婉曲"及"缠绵温厚"阐释三曹诗歌审美风格之差异,以重四言和乐府、重七言歌行、重文人乐府和六言诗概括三曹诗歌体式的创造性,而"扬操而抑丕、植"以及"扬丕抑植"与"抑丕扬植"之争论则在对三曹的抑扬品第中又表现出审美取向的差异性。明清三曹诗评逐步走向深刻与明清的诗学复古与反复古思潮密切相关。诗学复古思潮,推进了古诗文献的整理注释以及古诗选本的大量出现。而在诗学复古与反复古的较量中,建构明清学者自觉的文学"史"的意识,促进了诗学批评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