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古代地方志多有序、跋,序跋已成为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清代西藏地方志与各地古地方志一样,也多有序、跋,有的还有多序多跋。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藏纪概》、《西藏见闻录》、《西藏志》、《西招图略》、《拉萨厅志》、《西藏图考》及《巴塘盐井乡土志》这七部方志的序、跋为例,逐一介绍其内容,并对重要观点、评价进行分析评述,在此基础上,分几个方面指出了清代西藏地方志序、跋的特点及在清代西藏方志史研究中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啖影集》是清代贵州范兴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文章以《啖影集》卷三中的《龙宫闹考》作为范本对其思想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探索分析,指出其思想意义在于它的讽刺训诚意义,它对于清代科考舞弊的丑陋现实的揭露,它对作者和士子孤愤之情的抒写;其艺术价值呈现为以虚写实、以幻写真.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道、咸时代的今文经学,在政治哲学和学术思想两方面对古文经学展开激烈攻击。在学术上,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家对《春秋》三传、《尚书》、《诗经》、《礼经》等儒家经典,以及中国经学史、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识,并进行了大量论证。由于时代的变迁,清代今文经学在诸多方面均与汉代的今文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对中国近代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虽是隐去了朝代背景的文学创作,但作者有意地在细微处透露真实的朝代背景。从其涉及官制的描写中,便可以看到许多清代官制的内容。以清代制度为本,挖掘《红楼梦》中所提官制的清代痕迹,可以深入到时代背景中更充分地理解其中人物的行止、选择、际遇以及时运命道。以《红楼梦》为例介绍解说清代官制,可以更形象呈现当时制度的具体形制、运作及实施效果。透过这种对《红楼梦》与清代官制的对照解析,既可以一定程度上令《红楼梦》回归其故事所处历史时空下的制度语境,又可以令已经流逝的清代制度获得一种具象的再现,更可以深切领会时代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文学论著集目》是台湾"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文学论著集目》中的一种,著录民国以来中外学者研究清代文学的有关论著。它既是一部有关信息检索的重要工具书,同时又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以清代诗歌有关的内容而论,其不足之处即显而易见,当然其成绩也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胡培翚是清代经学史上较杰出的经学家,在礼学研究领域成就突出,其《仪礼正义》是清代《仪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受到学界一致好评。后世对胡培翚生平及著述研究较少,文章主要以《清儒学案》、《清史列传》等材料为基础,并参考多种文献,对胡培翚的生平事迹与著述进行考证,并勾画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聊斋志异》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关系.以人物的描写刻画、写作的手法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为切入口,浅谈中国古代神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从《聊斋志异》中看中国古代神话在清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叙州府志》流传至今可考者 ,仅有清代康熙、光绪两朝所编志书 ,且康熙《叙州府志》已不见全书 ,更显《叙州府志》所存资料不可多得。考究《叙州府志》纂修源流 ,足见清代统治者对修志的重视和清代地方志的繁荣 ;探讨《叙州府志》中的“都掌蛮”史料及其价值 ,其以志证史之功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清代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现代中国人口发展规模的基础是在清代奠定的,还因为保留至今的有关清代的人口统计资料最多、最完整,有利于进行历史的比较研究。现在所能见到的清代的全国性人口统计,主要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清实录》。从顺治八年(1651)到同治十二年(1873),除雍正十三年(1735)到乾隆五年(1740)有6年的间断外,每年年末都有当年的人口统计数字。二、《大清会典》、《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清史稿》等清代官修  相似文献   

10.
清代蜀中显赫人物──张鹏翮──兼与《辞海》《张鹏翮》条商榷吴次名张鹏翮是清代蜀中作官地位最显赫的人侧,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赐宰辅。为时人所重。《清史稿》、《国朝名臣传》、《清代七百名人传》、《遂宁县志》等均为他立传。《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以来清代学术史的研究系列中,刘师培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考证”、“汉学”等清学史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对清代学术的流派进行较详细的考察,并对清代学术的得失给予了评价。本文对刘师培关于清代学术的相关论述略加疏理,期望能揭示其中的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经学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清初发轫期、乾嘉鼎盛期、道光转折期、晚近嬗变期。以近400年诗经学作整体考察,则应将“现代革新期”附于其后。5个时期的诗经学发展轨迹勾勒出近四百年诗经学发展之概貌,明晰了学术史中诗经学之流变。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专门研究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三百年间中国学说思想史的开拓性著作。侯外庐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是“五四”以来有关近三百年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14.
诸子学研究的兴起,是清代乾嘉时期学术界中的重要动向。乾嘉诸子学研究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 重新评价和学统重建的意图,具有了“近代指向”的文化意义。诸子学在晚清的复兴也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半期 ,梁启超、钱穆等资产阶级史学家在研究中 ,力戒门户之见 ,注重揭示各种学术思潮与流派兴衰的内在因果关系 ,重视汇通中西文化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探讨 ;中后期 ,以侯外庐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清理发掘了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近二十年来 ,清代学术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内容涉及对清代学术史的专题研究 ,也有对清代某个学者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侯外庐运用唯物史观清理发掘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卓然成一家之言。他研究清代学术史是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写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出对现实的深深关注。他始终以社会史研究作为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把社会经济视为解释、理解学术思想现象的基本立足点。他从明清之际社会大变动及思想剧变的历史关节点入手,探索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他运用跨学科等多种方法研究清代学术史,为我们树立起“实事求是”与“学贵自得”的一代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7.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重分析了复社成员对举业及明末学风的批判,并认为复社成员的上述学术批判为其学术实践的转折创造了可能。复社成员学术实践的转折主要体现在治学态度与方法、提倡学术调和、对结社及讲会进行改造、提倡经济之学等方面,其实质在于使漂浮的学风沉静下来,这些新的学术动向进一步影响了清代的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仪征刘氏家族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以《左传》名家。从刘文淇开始,历经三代,共同编著《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该书蕴含着作者非常丰富的《左传》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其研究特点,是清儒《左传》注疏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之作。在分析该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其《左传》研究思想为三个方面,即“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公羊》、《毂梁》之义理不能尽信,《左传》之褒贬存于贾逵旧注。  相似文献   

20.
赵国华 《南都学坛》2008,28(1):27-36
中国孙子学作为中国军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孙子兵法》问世以来经历了5个时期:战国至东汉末年是它的发轫期,东汉末年至北宋后期是它的拓展期,北宋后期至清前期是它的深化期,晚清以来是它的嬗变期,最近30年间是它的繁荣期。从学术思想史的立场出发,系统考察中国孙子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中国军事史和学术史研究来说,都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