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水县317名纯女户人群生育观浅析肖学亮笔者于1993年暑期在江西省吉水县对327名纯女户人群的生育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生育二孩及以上的纯女户结扎对象和已扎夫妇,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基本情况如下:-、纯女户人群的基本情况1、年龄结构和生育现状见...  相似文献   

2.
根据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该市乡镇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乡镇人口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54,低于更替水平;性别偏好不明显;意愿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生育目的也发生了转变.据此提出:国家应在生育政策与生育权益、家庭保障间平衡统筹,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从家庭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当今贵州农村生育及其变化,有助于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些难点。本文根据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调查(1991年)中贵州省478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对贵州农村家庭经济与生育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村家庭经济特征;农村家庭孩子经济价值,农村家庭生育行为。一、贵州农村家庭经济特征与生育通过本次调查,大量数据说明目前贵州农村家庭经济具有以下特征:大部分家庭以农业经营为主,以家庭为农业活动的基本单位。大部分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人均年收入大大低于城…  相似文献   

4.
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宜昌市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宜昌市农村独女户家庭生育意愿与行为研究”专题调研获得的有关数据 ,讨论分析了该市农村独女户家庭群体生育意愿与生育动机的构成 ,揭示这一特殊群体在生育数量、性别偏好、生育时间与间隔、优生等方面的意愿、态度、知识与行为的变化 ,以及在生育上将家庭幸福和对社会的责任结合起来的开明、进步思想。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群众的生育意愿、生育动机和生育观念开始向现代文明进步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生育数量趋同行为研究的理论架构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数量趋同表现为一孩、二孩和多孩趋同。生育数量趋同受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影响,根据2000年福建省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物力资本,生育政策、生育文化、女性家庭地位、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对生育数量趋同行为产生影响。创造良好的社会、家庭和个人条件,塑造良性的生育数量趋同行为,是事半功倍地解决人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高校及科研单位女知识分子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发挥女知识分子作用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为知识女性提供服务,湖北省妇联设计了一套问卷发放给有关单位作调查。我校工会接到并发放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份。通过对45份问卷的分类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作了粗浅的定性分析。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调查表中,从年龄、工龄、政治面貌、所在职业、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等方面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人…  相似文献   

7.
2018年4—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城区采用便利抽样,以已婚且未育或已育一个小孩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匿名问卷,以面对面的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南充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为南充市的人口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213名调查对象中,56人(26.3%)有二孩生育意愿,140人(65.7%)无二孩生育意愿,17人(8.0%)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南充市被调查者的理想子女个数均值为1.46,意愿子女个数均值为1.27。不同文化程度(χ2=7.512)、配偶月收入(χ2=12.641)、理想子女数(χ2=66.401)、一孩性别(χ2=5.441)的育龄妇女间二孩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一个孩子性别为女孩(OR=2.641,P=0.021)、丈夫月收入越高(OR=1.761,P=0.028)、理想子女数多于1个(OR=29.040,P<0.001)的育龄妇女更有意愿生育二孩。南充市城区二孩生育意愿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收入、理想子女数、一孩性别会影响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全面二孩政策对于促进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的效应有限,应当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运用全国12城市2536名"双非一孩"育龄妇女的调查数据,了解她们的二胎生育抉择,并进一步揭示其就业状态对其二胎生育抉择的影响,在"双非一孩"育龄妇女中,有26.9%的人想再生一个孩子;而模型结果表明,她们的二胎生育抉择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性别偏好的影响,但她们具体的工作状态、工作努力程度、对事业发展的看重程度、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等都对其二胎生育抉择没有显著影响,而育龄妇女的职业发展虽然对其二胎生育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非是消极的,最低程度而言,她们对事业发展的追求不会成为她们二胎生育抉择的阻碍。同时,育龄妇女的就业状态对二胎生育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单位的性质上,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育龄妇女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发生比最大,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次之,合资外资企业育龄妇女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发生比最低。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在鼓励性生育政策之下,女性生育水平与制度的关系尤显重要。总体评估,秦汉处于低生育水平。虽制度干预初婚年龄等,使平均初育年龄(21岁)提前,再育年龄(26岁)偏早,一半以上育龄女性初育4年内完成1-2孩生育。但平均生育数量仅约2.2个,并且生育群体不平衡,平民阶层出身女性平均生育数量偏低,只有2个。由于家庭生活经济压力的主导因素,秦汉生育性别比呈现出分阶层、时段与区域性严重失衡的现象,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发展。秦汉国家制度干预不能有效提升生育水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制度与家庭经济生活之矛盾;二是国家制度对家庭生育的直接干预忽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以“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为背景,在Probit和Tobit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探究二孩生育行为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二孩能够显著促进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可知,二孩生育行为对城乡家庭、高低房产约束家庭以及有无老年人口抚养负担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效应不尽相同;进一步细分二孩家庭微观特征发现,房产约束高、有男孩的二孩家庭会降低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倾向。最后,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家庭储蓄是二孩生育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疫之后第一年,人们的生育意愿如何,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对1197户育龄家庭的调研发现,有潜在生育意向的家庭中,约有近四成在2023年有生育意愿。运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老人能否帮忙照顾孩子。此外,约有半数家庭虽然可能还会选择要孩子,但在2023年无生育计划。其中,约有200个家庭表示“担心疫情会反复,今年生育有风险”,故而不愿意在2023年孕育。调查中还发现,家庭普遍把“儿女双全”作为一种美好的憧憬,且这种憧憬能促进人的再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编制二孩生育态度问卷,在江苏省苏北地区SQ市和LY市县域内调查已育青年妇女,分析二孩生育态度对生育意愿、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态度项目中“生育二孩会诱发家庭矛盾”、“加重时间和精力负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均分均低于2.6。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二孩生育态度越积极(P<0.001);学历为初中以下者生育态度明显消极(P=0.003);全职妈妈的生育态度低于各类职员(P=0.006)。二孩生育意愿、行为与态度之间均存在非确定性因果关系(P<0.001)。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二孩生育宣传与教育,尽快制定二孩生育配套政策,尤其是妇女就业、医疗、婴幼儿带教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青年妇女生育二孩的各方面压力。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国家出台了"单独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将会对农民工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当前农民工群体对生育意愿的态度如何?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课题。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意愿子女数、性别偏好、生育时间等现状及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了解到农民工的意愿子女数大幅减少,性别偏好相对弱化,婚育时间进一步推迟的结论。这一变化的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原因,综合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以归纳和总结出农民工的生育意愿不够强烈、生育行为不够积极,他们更加重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理性决策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目的和内容 此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社会各阶层成年人的生育观念,对弃婴现象的态度和个人的收养意向,分析这三者的内在联系,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动机和愿望,把握其中的规律,为党和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救助弃孤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调查按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子女状况等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生育观念方面,对弃婴现象的态度方面和收养意向方面三个部分,分别对调查对象的生育目的、生育期望、子女性别偏好,对遗弃女婴、病残婴儿的看  相似文献   

15.
从生育政策与家庭发展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切入,以家庭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为解释框架,通过对江苏家庭发展能力现状的调查,验证了家庭发展能力不足是制约二孩生育的瓶颈的基本假设,并对家庭发展能力与二孩生育的相关性从多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政府应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加强家庭科学研究,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6.
自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现大幅度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妇女不愿意生育二胎.通过对高校女教师的调查,发现最想要二胎的是夫妻双方的父母,影响教师不愿要二胎的主要原因是:家务劳动负担过重、社会医疗保健和托幼服务不足以及教育成本过高等.对此,建议尊重妇女的选择,完善生育相关配套政策,减轻妇女压力,并采取措施以降低生育、养育等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生育行为的成本效用视角,分析公共服务感知和家庭禀赋对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公共服务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家庭禀赋整体上显著影响女性二孩生育意愿,西部地区女性二孩生育意愿高于东部地区。据此,提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健全女性社会保障、改善女性家庭禀赋以减轻二孩生育压力、统筹资源优化配置以缩小地区生育差异等对策,以有效提升女性二孩生育意愿,从而实现人口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12地市24个村作为研究区域及其476户农民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农民土地退出问题,发放调查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76份,分析辽宁省农民土地退出意愿行为,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辽宁省农民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兼业情况、非农收入高低、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土地政策了解情况和土地退出预期是土地退出的正向影响因素,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是土地退出的负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家庭负债的不断上升不仅会降低居民(消费)福利水平,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CFPS2018年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家庭生育意愿对家庭住房负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育意愿显著影响了家庭住房负债水平。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家庭住房负债水平越高,而意愿生育女孩数量与家庭住房负债不相关。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传宗接代”等传统文化观念所导致,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的家庭,会配置价值越高的住房资产,进而导致家庭住房负债水平上升。生育意愿主要提升了家庭消费性住房资产配置,此时民间借贷成为主要借款渠道。意愿生育男孩数量对家庭住房负债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收入和资产水平的家庭中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小孩抚养比较高和户主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表明,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宣传,提高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从法律层面对女性进行保护,在就业、收入等方面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抑制家庭住房负债非理性上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青岛市育龄妇女的调查数据,对生育意愿与"二胎"生育政策评价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乡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趋同,年龄、养育态度、父母责任感和家庭沟通方式是影响"二胎"生育政策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符合我国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的社会发展形势。同时,政府要加强家庭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体系建设,对高龄、低收入等重点育龄人群做好服务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