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931名育龄妇女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族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的现状、知识的来源和需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怀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洁一、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建国40多年来,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94年的17.7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4年的11.21‰,使中国“12亿人口日”整整推迟了9年。...  相似文献   

3.
邵武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意识及服务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福建省邵武市农村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服务有很高的需求,为今后该地区进一步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湖县 10 16 9例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和生殖保健卫生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保健知识欠缺 ,自我感知疾病的能力较差 ,生殖道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加强计划生育的生殖健康宣传和服务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0年江苏省人口计生委"江苏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课题研究"的调查数据,对江苏省未婚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现状及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未婚流动育龄妇女免费技术服务水平较低,表现在婚育证明办证率低;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低;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贫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探索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的五维度测量体系及直观式健康量表(VAS)进行评价。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妇科疾病是妇女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婚、受教育程度高且无慢性妇科病的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较高。结论:已婚育龄妇女要增强自身健康意识、调整好来自家庭与工作的压力。政府应该定期开展妇女病的普查工作,加大对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提高妇女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2 098名河南农村育龄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和利用SAS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省育龄妇女中希望生育2个或2个以下孩子的占99.28%;期望生男孩的是期望生女孩的1.8倍;年龄越小,对生男孩子的期望越低。这说明河南农村育龄妇女生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湖北鄂州、黄石、仙桃三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性别偏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育龄妇女仍存在一定的男孩偏好;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和“传统文化”为性别偏好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育龄妇女文化程度越高越不会具有男孩偏好;受“传统文化”影响越深的育龄妇女越具有强烈的男孩偏好。据此,从弱化生育性别偏好角度探讨了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低生育水平下重庆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调查数据,对重庆市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进行构成分析,并从城乡、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生育状况等方面对其生育意愿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54个,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较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未婚青年生殖健康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展示了对南京市玄武区部分单位856名未婚青年进行的关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的结果.结果提示.对未婚青年加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并提供咨询服务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通过对201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育龄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观流动感知与其二孩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二孩生育意愿越低;个人收入越高,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所在家庭拥有房产数量越多,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越强。不同主观流动感知的育龄女性其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认为自己过去十年阶层上向流动的程度越高,其二孩生育意愿就越强;预期未来十年社会阶层上向流动程度越高,其二孩生育意愿就越强。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 that intentions to start studying and to enter into employment may have on childbearing intentions and subsequent childbearing. The analysis also includes the impact of the corresponding behaviour: currently studying or being employed.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draws on Barber’s study of competing attitudes, with an emphasis on competing intentions. Based on survey and register data for Bulgaria, the analyses reveal the effect of competing intentions. For example, the intention to start studying hampers the construction and subsequent realisation of intentions to have a child within 2 years. The actual behaviour of currently studying has the same effect; both effects are most pronounced for intentions to become a parent and for actual entry into parenthood. Inversely, an intention to enter into employment facilitates childbearing intentions and, for men, so does the behaviour of being employed. The latter result holds for women’s intention to have a second chil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n childbearing intentions and realisation are analysed, it is preferable to consider persons with a competing intention to start studying either as a separate group or group them with those who are currently studying, not with those who are not.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are applied for the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欧美女性非婚生育现象研究评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婚生育是指发生在法定婚姻之外的生育行为。经济及非经济因素共同导致欧美非婚生育在黑人妇女和没有大学文凭的妇女中增加更多;与低收入未婚母亲相比,中产未婚母亲多提前为非婚生育构建了适当支持系统;非婚生育对未婚母亲及儿童福祉可能具有不利影响。鉴于我国学界对日趋普遍之非婚生育现象的忽视,希望通过回顾欧美研究成果,促进我国本土研究意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生育观念在逻辑上包含生育意愿、生育动机和生育需求三个层面.生育观念借助文化力传播,可形成驱动群体主导生育行为的主流生育观念,而主流生育观念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延续性与滞后性.决定群体主流生育观念的本源力量来自经济、社会环境,能动的宣传教育与新兴生育文化建设会推动生育观念的加速转变.这些概念的内涵与逻辑关系,构成描述生育观念的概念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工人、农民、大学生等不同职业的662名青年进行的调查表明:现阶段青年生育价值观总的特点是生育目的的多层次性和不确定性;生育期望上高度重视生育质量。女性价值取向较男性进步;年轻组较年长组更倾向追求生育的精神需求,看重情感体验;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对生育需求与生育价值评价降低;而在职业上反映出农民、军人较其他行业更看重生育的各种需求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享有生育自由,都有权要求、主张自己生育权的实现。国家和政府等公权力对生育自由权的介入应当有合理的界限。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作为国家和政府有义务给予每个人生育权平等的保护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pdate a system of annual indices of birth rates and to display trends in childbearing for Swedish women over the years since 1961. Our indices are produced by applying indirect standardization to register data. They enable us to decompose the overall fertility trends, as measured by the period TFR, into its birth-order specific components. Swedish fertility has shown strong fluctuations during our study period and these fluctuation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dramatic during recent years. A postponement of the age at first birth and a sudden shift to shorter birth interval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fertility trends. A peak in the level of childbear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sent decade has now been followed by a sharp drop in the propensity to give birth. This change in behaviour pertains to women of all parities.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鼓楼区的社区生育文化建设 ,在思路、体制和方法上创新 ,实施了优化人的发展环境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三个工程 ,建成了有效的城市社区生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就夫妇为独生子女的情况,对以下3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1)年龄孩次递进生育率模型及用Exel计算的公式;2)三种获得独生子女年龄分布的方法及推算单、双独家庭妇女的年龄分布概率;3)一些地区符合政策可生育2孩妇女的2孩递进生育率水平。通过讨论帮助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把握独生子女夫妇生育问题对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生育权本质属性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揭示观点来源,指出其缺陷之处,最终确认生育权是一种身份权。具体而言,生育权是合法夫妻之间互相平等地共同享有的一种配偶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