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和未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诚信缺失的现状是加强其诚信教育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一个多层面的有机融合的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伦理维度加以考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既是政治伦理文化,也是道德诚信文化、社会价值文化,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对于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朱熹的伦理精神范畴中,仁义为先、义中生利、忠信为本及敬事而信、节用爱人等伦理精神原则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它所倡导的公平正义、义利兼顾、诚实信用、取信于民、执政为民、公正廉洁等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国家走向市民社会的需求,对于建构当代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受到现代主流经济学有关人的自利最大化和标准行为假设的影响而出现了对传统美德的颠覆,使得市场经济行为出现了远离终极价值关怀的危险.不讲信用似乎成为赚取金钱的市场行为的写照,诚实信用正在成为当下最为稀缺的道德资源.这既是对传统美德的背离,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制度体系及其承诺的缺位或乏力所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迫切需要重建传统诚信伦理的叙事背景,通过现代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敬重规则也是一种美德"的普遍认同,进而重建美德与规则的关键性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诚信伦理重内省自律,西方诚信伦理重制度他律,两者各有优劣。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医疗诚信建设过程中,应将中西方的诚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7.
选择何种诉讼法理直接影响到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具体内容、手段和方法。诉讼价值、诉讼模式等诉讼理论的不同选择,都将使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有益于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信用建设,但信用的建设不能取代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前者为道德诚信,后者为法律诚信。二者虽有联系,但在起源、内容、功能及调整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区别。诚信原则维护的是实质正义。信用缺失的治理应是将二者相互结合,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活动中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有其一般价值 ,而且对我国还有着特殊的现实价值。另一方面 ,诚信原则在司法适用中又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在我国现阶段更是如此。权衡利弊 ,应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适用作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发挥慈善实践的作用,更需要发挥慈善伦理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慈善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一致;另一方面,变革传统的慈善伦理,发挥慈善伦理对慈善实践的积极指导作用,有助于规范慈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同时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工程,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根本,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主体.只有切实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才能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搭建好稳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诚信心理的深层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诚信心理的学理入手,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阐释了诚信产生的心理机制,包括四个方面:诚信心理认知、诚信心理需要与心理激活、诚信心理意志与心理持续及诚信信息反馈与心理平衡。针对诚信道德产生的心理机制,对诚信道德的培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应试教育及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诚信缺失与诚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转型、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企业经营经验不足以及整个社会对企业不诚信的漠视容忍等原因所致。企业诚信的缺失,给我国造成了极大损失,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国家和大众带来严重危害。中国要走出企业失信的泥沼,改变目前的局面,必须加强企业失信防范,强化失信的事前预防,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只有这样,一种崭新的企业诚信才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立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5.
浅谈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应从教育、宣传、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利用高校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努力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诚信的匮失,牵动并凸显了大学生若干不容忽视的诚信问题,诸如个人信用意识缺乏、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就业信用“掺水”。针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应试教育的客观缺憾、德育工作存在的偏颇、学生对主观世界改造的放松、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原因,必须坚持诚信正面教育、构建大学生信用机制、创建优良的诚信环境、加强网络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诚信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也是一种动态的进化过程。就主体角度看,它包括自信、信人、欲人信、使人信、守人信等阶段;就客体角度看,它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相信、信赖、信托和宏观意义上的疑惑信任、易变信任、确立信任、惯性信任等阶段;就社会角度看,它包括诸如时间意义上的自然诚信、人格诚信、制度诚信、人性诚信等在内的多个阶段。就诚信的进化过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诚信的理论建设和诚信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反腐倡廉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德华 《南都学坛》2001,21(2):85-88
理想教育、宗旨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完善制度、健全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是反腐倡廉的保证。普及权力监督意识、强化监督功能 ,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力度 ,狠抓落实问题 ,使监督落到实处 ,是反腐倡廉的关键。只有三管齐下 ,反腐倡廉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博弈模型分析表明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对大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监督力度 ,对学生行为选择进行精神褒誉和物质奖励或道义批判和物质惩罚 ,使学生自觉选择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运用博弈理论在对守信与失信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成本收益分析工具,从失信成本、失信收益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诚信的激励约束机理,进而提出了建立诚信约束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