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6):140-143
湖南电视现象是现代社会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是新时期媒介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电视业的确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优秀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隐患,有必要进行一番理性思考,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以克服湖南电视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 相似文献
2.
董卫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2-55
随着媒介技术革命的推进,城市电视也在多元化媒介生态大环境下,进入本土化时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只能走本土化营销道路,依托民生新闻和咨询服务等类节目形态,形成自己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其本土化趋势和基本策略具体有三个方面,即新媒介生态下城市电视的本土化应对,城市电视本土化要在地缘文化、媒介理念和传播语态等三方面实现突破,城市电视本土化一个可资借鉴的路径是电视与新媒体的功能、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3.
周陆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电视报道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行为 ,理应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文化的张扬与重塑是电视报道的神圣职责。强化报道文化品格的途径是求真与思辩。 相似文献
4.
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95-98
本文通过对电视传播技术与特性 ,传播者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和观念等方面的分析论证 ,试图说明电视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和内涵。并以电视传播在我国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为实证 ,强调按社会发展需要 ,有针对地加强电视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包含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三个层次,但是自然文化与个体生命文化一直被掩埋和遮蔽.节日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我国传统节日仪式具有生活化、日常化特点,但狭义的真正的仪式比较欠缺,呼吁创建真正的节日文化仪式.在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中,除去文化内涵、文化仪式的不足,还有电视仪式特别是其中节目仪式的缺失,这大大影响了节日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何泽仪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在电子媒介越来越发达的时代,电视产业不但需要在现代经济环境下生存,而且还需要实现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不但要实现其商业利益,还需要传播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以实现其社会价值进而实现产业价值。湖南电视产业是重要个案,用来阐述在视觉消费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电视产业为提高文化竞争力,应当如何表达一种文化理念以及表达什么样的文化等问题。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湖南电视应确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文化定位,实现在特定时段向特定受众传播特定文化的“窄播”服务,同时创新电视运作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湖南电视产业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文化对现实的虚构与简化误导了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青少年长期观看电视不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不利于青少年创造性和独立个性的发展;电视行业应以宏扬时代主旋律为宗旨,加强法治建设,规范传媒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下电视精英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婉若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92-94
电视精英文化是精英文化在电视中的体现,宣扬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传播文明、弘扬社会正义,阐释人生信念,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类的命运.电视传播的广泛性,本可以使电视精英文化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但现实是大部分电视精英文化栏目处于边缘位置,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社会正处于电视大众文化的狂欢时期,另一方面,电视精英文化节目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引路人,作为精英文化生存的一种方式,电视精英文化在困境中要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论“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电视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文化力,是文化力的核心.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它在引导文化、拉动经济、化育民众等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以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李家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1-14
电视传媒是当代影响力巨大的第一强势媒体,也是农民工接触和使用的"第一媒介",但是目前电视媒体不仅对农民工的关注度严重不够,而且不无偏颇地把农民工的形象构建为刻板的、无力无助的弱势群体。这种媒介呈现扩大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文化的步伐,电视媒体应该肩负社会责任和体现人文关怀,开辟更多的农民工频道或栏目,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民工群体;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社会力量,注重对农民工电视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电视媒介文化实践,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单纯地引用借鉴国外电视理论,到在冲突与协商、对话与抵制中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理论创造力,最终发展为对中华文化与文化工业融合后的大众文化的认同与建构,形成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独特路径和景观. 相似文献
13.
策划时代说策划 --中国电视节目策划的缘起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3-37
人们都说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又是"策划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策划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什么是策划?什么是电视节目策划?中国的电视节目策划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怎样兴起的?在今天,面对中国入世后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电视节目策划应该担当起怎样的重任?这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本质上,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是跨文化传播,遵守传播学的相应规律和原则才能提升传播的效果,因此传播学可作为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的理论指导。文章在遵循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度整合传播学5W理论和翻译学等理论,从建立传播路径的前提条件、有效方式,拓展传播路径和提升传播效果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与探寻建立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士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是一种文化进步 ,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然而 ,作为一种有着巨大影响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文化境遇 ,肯定大众文化的进步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大众文化的弊端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 ,大众文化自身也的确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 ,必须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引导、规范、调节、控制和改造 ,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6.
曹正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着重对影视传播媒介、受者的角度、题材选择、叙述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作一些分析,以期使我们对影视的分流和建设有一个参照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徐震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61-64
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当代文化的传媒化趋向已经在中国文化中凸现出来,并使当代文化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同时文化的传媒化趋向也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现代媒介应树立独特的文化品格,建立主导性的尺度。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64-166
步入新媒体时代传统高校德育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遭遇发展瓶颈。红色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教育者应将红色影视文化作为鲜活的教材建设高校德育新的工作平台,拓展大学生德育工作途径;高校要和社会合作,成立专门机构,整合高校的影视教育和网络资源,营造优良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确保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冯辛丽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37-38
“超女”与曾经流行的“超级模仿秀”及时下的“非常6 1”、“梦想中国”等娱乐节目,是商业精英与文化精英联手打造的“文化产品”与“时尚”。文化精英只是这种现象和理念的移植者,其产生取决于精英、大众与传媒三者相互制约、影响、建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建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90-93,99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渐突出,同时影视作品的文学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主要表现为美的逼真性、美的时空性、美的重构性,而这些特性对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