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散杂居民族研究已成为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建构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政府解决散杂居民族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散杂居地区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不可否认,既有的民族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的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往往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汉民族是散杂居地区的重要民族单元,加强对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亟待深入的课题,也是开创散杂居民族研究新局面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散杂居民族研究已成为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建构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政府解决散杂居民族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散杂居地区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不可否认,既有的民族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的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往往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汉民族是散杂居地区的重要民族单元,加强对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亟待深入的课题,也是开创散杂居民族研究新局面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还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柯尔克孜等45个少数民族,人口计199.07万,占全省人口的5.65%。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并散布于全省的农村和城市。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对外经济开放,这种杂居现象还将逐步发展。鉴于这种情况,如何使散居各地的少数民族人民同区域自治地方一样,也都能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等项事业,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下面就如何培养和使用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散杂居农村回族依托自身构建的精神社区来实现"哲玛提"1内部的整合并树立异于汉族的"他者"形象。多维空间结构下的能动性组合为这种形象的维持提供了动力:通过行政与市场空间,保持了散杂居农村回族与周围汉人村落的和谐共生;通过信仰空间,保持了散杂居于一定地域的各寺坊之间的沟通互补以及面对强大的儒家文化和汉族习俗所产生的抗拒性涵化场域下对"乌玛"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在这种多维空间结构中,散杂居农村回族发挥个体能动性并与周边汉族社区实践着"民族互嵌式社区"2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是租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长期以来,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专区的来凤、鹤峰、咸丰、利川、宣恩等县境内。湘鄂西山区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等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战斗友谊。在历史上土家族和苗、汉等族人民一起参加反对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二百七十多万人,其中汉族一百二十万人,土家族九十五万人,苗族五十九万人,其他少数民族近数万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又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老、少、边、山、穷”五个字都沾边。因此,从整体而言,本州是“老、少、边、山、穷”地区(以下简  相似文献   

7.
红水河流域汉族移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自秦汉时期开始有汉族移民进入红水河地区 ,但汉族移民大量进入红水河地区特别是进入红水河腹地是在明清时期。与广西其他地区相比较 ,汉族人口迁入红水河流域的时间较晚 ,规模较小 ,分布也比较散 ,而且很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崇山峻岭之中 ,多与其他民族杂居。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 ,在红河水流域的壮族、汉族内部 ,壮汉及其他民族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分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建水县陈官人民公社陈官生产大队,是一个彝族、汉族、苗族等民族杂居的地区。今年开春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落实“三包一奖”为中心,踏踏实实地贯彻党的政策,推动春耕生产。党的政策一竿插到底,大大地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超包产热潮,春耕生产比往年搞得更扎实、细致,为全年大丰  相似文献   

9.
当现代社会把"平等"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时,就应看到"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1]。这充分展示了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平等发展权力在国家目标设置中的重要地位。忽视这一问题,不仅会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设置的失误,而且会导致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础的质疑。特别是社会转型期,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08,(1):20-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各民族散居化日趋明显,散杂居民族关系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针对当前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怎样解剖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多层内涵和多维侧面?如何通过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反思,正确面对和处理好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苗防备览》是清代后期关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苗族地区地理、政治、经济、风习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其中《风俗志》一门介绍了生活在苗疆地区的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和汉族的风俗习惯。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生活在湘西苗疆不同地区的汉人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少数民族干部主要分布在各民族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进入了非民族地方(汉族地区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杂居地区)的各级各部门。作为非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因其独特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13.
节烈行为是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特殊的社会现象,湘西于清代普遍出现妇女节烈,究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无外乎国家政策影响、宗族控制及女性主观选择三个方面,但就湘西而言,新型社区宗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湘西地区的妇女节烈,即可发现其存在数量多、区域分布不均的特点,此为湘西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杂居所致。概言之,通过对清代湘西地区烈女群的研究,可洞悉改土归流后中央对湘西控制的加强,这种控制不仅干预着女性个体的发展,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湘西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我叫张梅香,今年51岁了,苗族。18岁那年,我从冷水苗寨嫁到大坝村土家山寨当媳妇,至今已30多年了。从那时候起,党就交给了我两大任务:一是要当好村党支部书记,搞好党的工作;二是要团结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工作。我们大坝村共187户人家,是个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的偏僻山村。村子不大,民族关  相似文献   

15.
陕北地区自古是西北诸少数民族杂居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通过对陕北地区现存少数民族姓氏孑遗考察可知,匈奴、党项、羌、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在该地的改姓的原因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但都顺应向了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诗人汪承栋身材矮小、干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有两窝莲花的重量”。他不重修饰,衣服总是皱巴巴的,还不时错襻了钮扣。然而,他的诗篇却很有份量,字斟句酌,热情而又奔放。先后出版和发表过九本诗集、一本散文集、两部电影文学剧本。汪承栋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西部一个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的村寨里。山高、林密,古老、闭塞,好象一个被隔绝了的世界。汪承栋在学校读书时,不敢承认自己是土家族,旧社会民族间的歧视,使他活似一  相似文献   

17.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贵州雷山县苗语电视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关于贵州省雷山县一部由当地苗族自编、自导、自演的苗语电视剧的调研报告.这样一部由苗族自己组织拍摄,采用苗语对白,反映现代苗族社会生活交迁的电视剧,是影视市场上的一件新事物,本文将之称为"苗语电视剧现象".它反映了民族地区民间力量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具有的能动性,对于以母语为生活用语的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如何丰富少数民族日常文化生活,以及如何进行文化市场开发与管理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四十余万。其中有三十九万多人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包括乐东、东方、保亭、琼中、崖县五个县)境内,有少数散居在靠近自治州的琼海、万宁、澄迈和儋县的部分地区,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僮侗语族的黎语支。黎族的远古祖先很早就定居在海南岛。根据解放后广东省的考古普查,在海南岛的沿海和五指山区前后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出土地址一百余处。很可能,黎族的远祖开发这个宝岛,最低限度不会迟于新石器时代。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解放后的调查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很可能黎族在没有受到汉族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3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散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人口的双向流动使我国"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更加明显,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散杂居民族关系对中国民族关系全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在共生互补的视角下.从民族构成、居住地域、民族意识、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竞争和民族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独具的特点,为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做好散杂居民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