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曙 《社会工作》2010,(7):26-27
2010年1月13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苏皖地区社会工作教育联席会议暨社会工作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研讨会”顺利举办。该研讨会自筹备以来得到了江苏、安徽两地有关部门及学者的热情响应,与会代表近60名。  相似文献   

2.
来自全国三百多所高校和机构近五百名代表出席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八届年会暨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与社会工作教育使命研讨会。代表们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究、政府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任务、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应对与发展、高校教师领办社会服务机构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实证分析、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我国MSW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开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等8个主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赵芳 《社会工作》2012,(6):20-23
社会工作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实践工作原则都涉及伦理原则,或者是建立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之上,伦理方面的内容融入到了所有阶段的社会工作教育中。目前,在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重知识、重技术,轻伦理现象。伦理知识的缺乏导致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的频繁出现,而伦理困境解决的草率性和不一致性,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加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研究,重视本土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探讨、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是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体系已经涵盖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然而尚未有院校单独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点.美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发展历史较久,经验丰富,值得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工作博士教育过程中进行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其特点,提出发展我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的四位一体战略,即培养目标具体化,课程设置统筹化,质量控制专业化,社工教育系列化.希望能够对发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完善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工作的学科发展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学科在20世纪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中断、恢复重建和趋向繁荣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化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社会工作研究和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曾中断30年这一现实,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发展仍充满着紧迫感.本文在对中国社会工作百年进程作回顾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存在着脱节。通过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实验室教学和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开拓社会工作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强力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中的几对矛盾突显出来:政府推动与社会工作的自主发展、民间组织发育的两难困境、社会工作教育难以适应职业化的需要、承认现有人员与引进专业人员、社会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地域不平衡等。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做出回应,包括促进教学、研究与实务的结合、促进社会工作评估技术的发展、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促进诊断性社会工作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11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8年会暨职业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昌隆重召开。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  相似文献   

9.
汪鸿波 《社会工作》2023,(2):73-83+110
新文科建设的兴起与发展对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议题,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于课程体系的改善。本文通过检视我国高校已有的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体系,发现其呈现课程“专业性”表征明显、课程模块兼具结构性与选择性、“传统性”的社会工作课程占中心地位等特征,但也有学科交叉存在物理性叠加、对新技术的训练不足、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张力明显等缺憾。新文科驱动下的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跨学科追求、新科学技术融入和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贯通等三个层面,助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进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探索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硕士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不同,文章通过比较两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政府、专业协会参与程度、教育规模、层次、师资力量、实习等方面的不同,借鉴其合理之处,来思考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唐咏 《社会工作》2010,(19):F0002-F0002
8月18日至20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七届年会暨社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推介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深圳大学承办。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孙建春,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叶秀仁,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主席阮曾媛琪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2.
石瑛 《社会工作》2011,(10):22-24
美国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不同,文章通过比较两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政府、专业协会参与程度、教育规模、层次、师资力量、实习等方面的不同,借鉴其合理之处,来思考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相对滞后的矛盾,工科院校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恰当定位,着力拓展工业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社会工作教育应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18~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深圳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0年年会暨专业化职业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同30个省市(除宁夏)与港澳台地区的226所高校及24家机构的近五百名社会工作学者参与本次年会。会议期间共提交论文摘要二百九十余篇。国家民政部人事教育司(社会工作司)司长孙建春,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领导到会并致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时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南京年会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和全要素的社会工作体系.参会代表围绕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在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地位、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11,(3):63-63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系之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后的第一届年会就在我院召开。建系以来,一大批国内著名的社会工作学者曾在我系任教,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恢复和发展已有近二十年,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然而,一个至今仍没有改变的事实——社工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体制因素,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策略应该有所调整,社会工作发展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环节,事关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内化、专业能力的提升等重大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一些体验和反思,就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提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15~17日,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和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联合主办,爱德基金会协办的第五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匡亚明报告大厅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