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萍  阎伊 《兰州学刊》2004,(6):141-143
从追溯长期以来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中不尽人意的现象中所隐含的原因开始,本文把信任应用到该研究中,在综述信任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中的本质、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感的培养,提出了培养供应链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关系和信任能确保供应链各主体产生结构性与社会性嵌合,并充实供应链内部社会资本,是提升供应链敏捷性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将关系和信任引入供应链企业的收益函数中,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供应链成长演化模型,剖析了供应链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间在供应链发展不同阶段的博弈策略和收益格局,揭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发展及信任在供应链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规律,证实了关系和信任特别是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在供应链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契约信任能确保供应链合作的基本秩序和框架,使合作各方共同聚力增加供应链价值,而能力信任是伴着契约的执行而逐步加深的,善意信任是达到能力信任后向利他信任发展,在这两个阶段中,供应链合作各方会主动增加创新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作成本,但在高信任氛围下合作各方将主动追求产品市场溢价,扩大了供应链价值,表明了契约信任不总能达到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无论是能力信任还是善意信任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历史的视野中,我们看到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习俗型信任发生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中;契约型信任是一种异化了的信任关系,它是工业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得以存续的重要支持力量;合作型信任是一种正在生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后工业社会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人类的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然而,信任类型的不同也决定了合作的性质和表现不同.后工业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任与合作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组织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冲突影响到了大学组织的发展,文章从心理学的映象理论现点来分析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信任与合作决策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了当前映象所表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计算出了信任决策中的拒绝阈限,探讨了建立教师和行政人员信任合作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是提高企业绩效与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发挥企业间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着力点。关系能力是集群企业在基于信任与利益的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累积性核心资产,决定了集群企业间合作行为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基于江苏部分典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企业间的信任、利益、关系能力均与合作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能力在信任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关系能力在利益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过程中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应将企业的关系能力作为一项战略资产来进行开发与维系。  相似文献   

6.
论信任、合作以及合作制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与合作是同构的,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合作又反过来促进信任.近代以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充分地实现了组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组织编织起了我们的社会.对于一切组织来说,信任都是必要的基础性资源.但是,在官僚制组织的建设中,信任因素受到了忽视,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自觉地认识到信任的功能并在信任的基础上重建组织,是当前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信任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组织将是一种合作制组织.  相似文献   

7.
渠道冲突的博弈分析与渠道信任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冲突是企业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营销渠道冲突成因的经验解释出发,以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囚徒困境"模型分别分析了营销渠道纵向冲突与营销渠道横向冲突,从而得出,只有合作才能使各渠道成员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然而,信任的缺失影响了成员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提出通过构建营销渠道信任机制促进合作、化解渠道冲突的建议,并分析了信任的功能及信任机制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文在比较和分析国外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B2B、B2C模式中的信任模型选择,为中国电子商务信任机制的建立设计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跨国合作组织间信任修复: 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组织间跨国合作日益深化,而信任危机是制约组织成功进行跨国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跨国合作组织间信任修复是一个亟须深入探讨的问题.组织间信任修复的落脚点依然是个体,但修复对象的选择需要考虑众多组织因素.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对跨国合作组织间信任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制度差异影响信任者倾向,文化差异影响归因过程和可信赖性感知.跨国合作组织间信任修复需要在了解对方组织特点、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审慎地选择信任修复的对象、措施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今天,信任与合作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描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主体问关系以及共同行动,已经成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课题.但是,关于信任与合作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近代的学术语境之中,是在契约精神的框架下去加以探讨的.这与人类社会当下的现实要求相去甚远.无论是法团主义、理性选择理论还是协商民主理论,在信任与合作问题上所作出的理论证明都是不可能付诸于实践的,它们不可能导出解决人类当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方案.但是,适用于人类当前以及未来的信任与合作方案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张康之关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发现和道德制度的构想;它的现实根据就是人类社会正在展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开启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前后依次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个阶段,参与合作化的成员经历了从互助组和初级社的"深度信任"到高级社的"浅度信任"、再到人民公社的"抽象信任"的跳跃.不同的信任模式提供了不同的合作动力,也影响了合作的效果.新中国合作化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产权制度的不成熟,合作化进程中人们之间的信任模式的转化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组织中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及构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和管理者间的信任关系既包含了理性交换的成分,也包括情感认同的成分,因而可以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种.论文通过对组织信任的认知和情感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认知信任和合作绩效之间存在"∩"的曲线关系,而情感信任则一直对合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环境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情感认同对于员工和组织间的关系将日益重要.人际网络对认知和情感信任具有重要的影响.陌生人网络更容易建立认知信任,而熟人网络更容易导致情感信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从家长型、层级型向高参与型组织的变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要求企业更多地关注和承担责任.在对信任和企业责任作了概念界定之后,构建了一个感知企业责任对顾客信任的影响模型,得出不同类型的企业责任感知影响不同层面的顾客信任,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承担责任,并重视消费者对企业的责任感知,努力构建顾客信任,建立和维护产品信任和品牌信任.  相似文献   

14.
李达 《晋阳学刊》2015,(3):96-102
信任研究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理论阐述与实证统计.笔者试图引入经济学中常用的博弈论分析方法,来验证企业信任的合理性.企业信任可以分为顾客信任与员工信任,前者的主要表现是持续购买与推荐,后者的主要表现是员工间信任与员工-企业间的信任.通过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信任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是对给予信任的一方有益的,因而是合理的.本文证明了企业信任的合理性,并认为在企业中,信任是一种既利他又利己的双赢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揭示了在传统儒家道德范畴下弘扬信任文化的时代意义.指出文化精神的继承性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文化思想发扬光大的传统.在肯定道德文化的传统继承性基础上,阐释了儒家作用于人的内心善性的道德文化,探讨作用于人的内心善性的道德文化与影响人的社会合作行为的信任文化的关系,强调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建立道德文化基础,在道德文化的精神范畴内发展信任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描述了公众期望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通过行为调控、复杂简化与导向性影响,政府信任成为合作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信任的实现也存在阻碍,在公共权力日益膨胀的今天,合理的不信任作为一种补充机制不可或缺.促成政府、公众与社会三向互动,实现信任、不信任以及其他补充机制的有效融合是建构政府信任的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换、依存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eman和Heuer的模型仅限于提供一种管理理念,而不具有操作性。本文在Heuer工作的基础上,定义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依存关系及其类型。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非对称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市场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选择力量占优合作,双边合作治理机制应该为弱信任与正式控制组合的治理机制;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了解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该选择关系占优合作方式,双边合作治理机制为半信任与正式/非正式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如果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战略依存,那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更可能属于基于价值的交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应选择结构占优合作方式,双边合作治理机制应选择强信任与非正式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兴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信任问题,从资源的角度探讨信任的属性,分析新兴电子商务企业与信任资源的依赖关系;归纳了影响新兴电子商务信任的主要因素;提出将信任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注重信任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有效利用,推动商务的发展。以期丰富企业资源和竞争优势的内涵,在实践上影响商务企业的战略决策并指导营销实际。  相似文献   

19.
社会距离与农民间的合作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作的发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有可供选择的合作者;二是行动者之间相互信任.对于农民群体来说,较近的社会距离虽比较容易建立信任感,但由于人的精力所限而决定的近社会距离人群规模过小,进而导致农民找到适当的合作者的机会大大降低,使农民之间真正的合作较少发生;与此相反,较远的社会距离虽可以让农民找到足够的可供选择的合作者,解决了合作者问题,但由于农民特有的人际信任结构决定的相互信任的缺乏,也同样使合作行为很少发生.所以,社会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农民合作行为的减少,中等社会距离的农民之间才最容易发生合作行为,从而使合作行为发生率曲线呈"倒U"状.因此,在增大农民近社会距离人群规模没有太大的空间的情况下,促进农民间的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或契约信任转化,从而使远社会距离的农民间较易建立相互信任感,才是提高农民间合作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以福建省193家农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从高校属性、农业企业属性、技术属性、转移环境等四个方面探讨农业企业与高校合作中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为:转移能力、合作意愿、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和信任对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内隐性、技术复杂性、技术专属性、转移意愿、地理距离、政策环境和沟通对技术转移绩效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