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宗旨是推动私法的国际统一,从而促进国际民事、商事交往。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对于这一宗旨的实现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而不同类型的保留所起作用则大不相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保留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所通过的诸多立法,研究其中关于保留问题的各种规定,探讨我国在参加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及声明保留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地适用我国所加入的国际统一私法公约以及公约保留制度,实现既要扩大对外交往、又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标,应当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负有在国内法制中适用该公约的义务.制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对公约适用的重要保障.但采用何种立法模式,学界观点不一.纵览国际上的立法实践,主要有统一立法模式、分别立法模式和渗透立法模式.通过对三种立法模式的优劣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应选择统一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空间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我国航天事业日益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空间活动所面临的新问题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我国的国际条约义务,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加快空间立法.我国制定空间法已具备充分的条件.空间立法应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立法应根据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从我国航天实际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立法的内容应当促进航天事业、包括空间商业化的发展;应当以现有制度为主,争取有所突破,并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ISG为视角,对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已成功地实现了防止或减少挑选法院这一目标提出质疑,认为国际统一私法公约的缔结与生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或减少挑选法院的可能性或潜在势能,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其产生;指出国际统一私法公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制造了大量的挑选法院现象,减损并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强调国际统一私法公约对防止或减少挑选法院所设置的障碍并非完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障碍可以通过对其有关规则和制度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来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权法与我国的死刑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保护生命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并已成为了国际人权公约一项重要内容。二战后国际组织通过起草与制定国际公约来限制、废除死刑的适用。限制死刑直至废除死刑是国际公约对死刑的基本态度。在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后 ,遵守《公约》的要求将转化为我国的国家义务。我国应及早对现行死刑政策进行调整 ,为《公约》在我国的生效实施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论多元法律体系之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私法的发展轨迹,主要是围绕各国私法与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之对立和统一的轴心波动。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范围,包括各国私法、各国专用涉外实体法、"直接适用的法"和国际民商事统一实体法。国际私法冲突的产生、国际私法实体规范的性质以及国际私法的性质均是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矛盾作用下的结果。厘清多元法律体系的公共秩序政策对国际私法之规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重构和完善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学者们提出了所谓“趋同论”和“特色论”等不同主张。这些主张的差异,一方面渊源于它们所受到的不同哲学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其观察问题的侧重面不同所致。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复杂性和国际私法特殊性的认识,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应坚持“两点论”,既要具有中国特色,又要借鉴国际社会的一般做法,两者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应有所偏颇。  相似文献   

8.
对在刑法中增设海盗罪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盗罪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罪行,近年来其发案率已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海上公共安全和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门规定了海盗罪,我国已加入该公约,但我国刑法中没有对海盗罪进行规定.借鉴国际刑法和域外刑法对海盗罪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增设海盗罪存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增设时应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来入罪,规定其为一种在海上对船舶或航空器以及船舶或航空器上的人或物实施暴力、胁迫或其它扣留、掠取行为.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保护的法律适用涉及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两个层面。中国法院在处理涉外著作权纠纷中应采用的法律适用原则是:在适用国内法律的同时必须确保其结果符合中国缔结或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原则。中国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并不直接适用TRIPs协议,而是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但对于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的适用则采用不同于TRIPs协议的适用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国际条约优先适用,条件是只有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相抵触时才优先适用,而两者相符时仍适用著作权法。此外,中国著作权法与上述两公约还存在着相互反致适用关系,此乃两者的条文具体规定所致。  相似文献   

10.
法律作为调节社会的手段,需要敏锐的感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体矛盾的实质与变化方向,而非主观的强迫人们接受顽固不化的规则。这一点在国际私法,尤其是国际货物运输法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目前传统的海运强国无一例外地拒绝《汉堡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星星之火般的公约在未来不会有燎原之势,并彻底颠覆《海牙—维斯比规则》而成为国际航运业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主持制定的《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是迄今缔结的最具雄心和最富于想象力的国际商事私法公约,"开普敦方法"即是在该公约的缔结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创新的公约缔约方法。这一方法在制定主体、结构形式、效力模式等方面均颠覆了传统的国际公约缔约的观念与方法,从而使其具有了方法论意义上的价值。文章将对这一方法的具体内容、特征与创新做出介绍和总结,并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私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当代无政府状态的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政治学界和国际私法学界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下外国法的有效适用、无政府状态下私法性国际条约的有效性、无政府状态下缺乏强制力的国际私法的遵守和国际私法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局限性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益于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效用和当代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际私法理论内核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根本性理论,建构论与进化论相结合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理论,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相结合、实质正义与冲突正义相结合以及柔性化与刚性化相结合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具体理论.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大会2005年通过的<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在电子商务法和国际合同法领域均有诸多创新.<公约>有关电子签字的可靠性和电子通信的发出时间的某些规定比我国法律的规定更为合理,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作相应修改和补充;<公约>有关电子通信的收到时间和当事人所在地的规定,有些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有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公约>有关当事人的信息披露、要约邀请、自动电文系统、合同条款的提供备查、电子通信中的错误等方面的规定,则是我国相关立法所没有的,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自动电文系统的引入对我国刑法立法也将产生影响;<公约>在协调现行统一法公约和消除发展电子商务障碍等方面的工作和立法技术,也给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人权立法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冲突进而探寻二者之间深层次的差异,从而找到我国人权立法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冲突规范软化法律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冬青 《学术论坛》2006,(5):128-131
为适应日趋复杂的国际民事法律关系,需要对传统冲突规范进行“软化处理”,美国冲突法革命在这方面成就卓越,但其消极结果是法律选择的“过度灵活”,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引发国际私法价值取向选择的问题,即国际私法应追求确定性还是灵活性的问题,这也事关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多寡。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是我国人权保护的重大举措。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应具有直接的效力,我们应逐渐实现公约所载权利和所承担义务。为此,应完善国内立法;在司法及行政上也应有一些措施,确保国际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融资租赁自80年代初期在中国运行以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行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尚缺乏完备的融资租赁法律体系。为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我国应借鉴《国际融资租赁公约》及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制定专门的融资租赁法。本文将《国际融资租凭公约》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作比较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人本位——民法典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联系民法的私法本质及我国的现实状况,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应是民法典的必然选择.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还权于民",体现民法的"权利法"属性及其对人的终极关怀.而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立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国际民商事司法管辖规范成为国际私法不可分割的范围,并呈现出国际化、趋同化、等级化、体系化和合理化的趋向,充分体现了国际民事司法管辖规范的秩序价值.因而,构建、维持、巩固和发展国际私法秩序,必须同等对待国际民商事立法冲突、司法冲突和执行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