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经历了行政执法占主导地位、行政执法与司法并行两个阶段,行政执法的效力也从执法终局发展到执法非终局即接受司法审查。目前,在我国正在进行的知识产权法新一轮修改中,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面临要不要扩大行政执法权的新问题,对此各家观点不一。究其根本,缘于没有从知识产权基本属性和行政执法本质职能出发。应当在厘清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现状、剖析行政执法困境的基础上,革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理念,组建适格行政执法主体,恰当定位行政执法内容,依法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探索出路。  相似文献   

2.
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不仅为了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为了尽快建立和完善与WTO相适应的运行快捷、保障有力和公正协调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的现行机制与TRIPs执法机制的矛盾冲突 ,早日实现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入世”。  相似文献   

3.
TRIPS作为乌拉圭回合“一揽子”成果之一 ,是WTO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WTO以后 ,必须全面履行TRIPS规定的义务。本文在简介TRIPS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分析了加入WTO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将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中司法管辖、三类诉讼案件、举证规则、证明标准、证据衔接等问题在“三审合一”审判模式中的契合与完善,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比较分析知识产权传统审判体制与“三审合一”模式,明确当前面临的挑战,努力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可为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存在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监总局")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知局")的组织指导和国知局对国监总局的业务指导,对这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协调、衔接与制约提出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尊重缔约国现实情况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构建高效、合理、可操作的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制度是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有效举措。在中国-东盟知识产权执法合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细化合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欧盟在知识产权区域保护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已构建详尽的合作机制,借鉴欧盟制度能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样本。尤其是欧盟法科学划分共同体与缔约国在知识产权执法领域的职权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设置差异化合作机制所体现的灵活性是“求同存异”共建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合作机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黄莹  高小纺 《理论界》2008,(5):75-76
2007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相关制度予以规定。本文将针对《若干意见》,对比早期的《若干规定》,解析两者在规则上的区别以及新的《若干意见》所包涵的司法进步意义,并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从应然的层面分析其仍存在的缺失,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及其相关制度的立法结构。  相似文献   

8.
当前,外国知识产权管辖问题面临着理论困局:“司法经济说”与“诉讼正义说”无法与知识产权地域性相衔接,而“域外效力说”则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借由领域概念对该问题展开的跨学科解读可以提供新的审视维度。从静态视角解构,知识产权的司法管辖权统一于国家领域性,证明领域概念可以被援用。从动态视角出发,“领域化—去领域化—再领域化”的领域争夺指明了外国知识产权管辖问题“拒绝管辖—部分接纳—自我超越”的变迁过程,其中体现出国家利益趋向性与领域演进客观性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我国也应因势利导,一方面适度维持注册(登记)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利益;另一方面则应正确把握“去领域化”与“再领域化”趋势,构建开放、科学的知识产权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要实现社会和谐、保证社会有序运转,法治是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注重法治社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行政执法与司法"两条途径、相互衔接"的保护模式,广东也不例外。但在实践中,这种保护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面临加入WTO以后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从多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继续加强和完善我省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工作,尤其是要加强配合,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协调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防治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制约两法衔接机制有效发挥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制度执行、信息共享、考核强化等方面。应从畅通两法衔接渠道、提升两法衔接能力、完善两法衔接懈怠等三个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司法新闻监督与司法审判二者之间存在着彼此互动的关系 ,记者与法官在解纷息讼时所发挥的作用而引起民众的误解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法失去应有的权威、司法难以独立等。应正确处理司法新闻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关系 ,并做到 :司法新闻监督不得越权 ,以免造成新闻审判 ;出台新闻法以规范司法的新闻监督 ;提高司法新闻监督从业人员的素质 ,走专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行政执法不仅能够节约刑事司法资源,而且有利于环境刑事司法的开展。环境刑事司法在相对减少环境行政执法的同时,也对其发挥着有效的监督作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于预防和打击环境违法和犯罪行为至关重要。当前,环保立法衔接不足、证据转化存在困难、行政执法监督难以落实均阻碍着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为此,必须从健全刑事立法规定、健立证据转化规则、充分发挥检察监督权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 ,法院受理的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度上升 ,刑事案件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刑事审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加入WTO给刑事审判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法院应转变观念 ,树立大局观、公平观、人权保护观、公正观、效率观等现代司法理念 ,进一步推进法院的司法改革 ,加强刑事审判队伍建设 ,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无效、无力,司法保障中救济手段有限、强制执行效果不佳是当前环境污染案件频定的重要原因.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顺畅对接首先需要在立法中明确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权,赋予行政执法活动中所获材料的刑事证据地位.当行政执法无效时司法程序应及时启动,通过放宽对原告主体资格的要求来扩展环境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并应强化检察机关对环境监管人员渎职的责任追究.行政执法无力的状况则需通过增加法院即时执行制度以及重视对环境污染受害人的司法救济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给21世纪初人类文明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自媒体孕育而生,新事物的出现势必会涌现出许多问题和带来许多矛盾。本文的研究背景正是建立在此阶段,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舆论与司法审判关系正呈现出愈发复杂的局面。文章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对调查所获数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媒体报道进行分析,试图揭开舆论与司法审判关系现状的面纱,最后得出结论舆论对司法审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部分按照舆论的酝酿和发展阶段,重点通过心理学角度解读自媒体传播方式下舆论对司法审判影响的形成过程。文章第四部分作结语。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是构建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重要条件和基础。在此通过对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分析总结出该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提出完善立法、建立相关的衔接工作机制和加大衔接中检察监督的力度等建议,并对《安全生产法》中涉及的罪与罚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诉讼爆炸和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民法院提升审判管理质效,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积极研究审判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化运行对策,切实落实司法责任制,坚定不移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司法生产力,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审判质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理论认为,法院的基本职能是审理案件,并将之视为法院发挥职能的基本依托和司法的应有限度。但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公共政策博弈性理论表明,法院有必要延展其审判职能,为公共政策的正当性提供司法保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必要性论证和现实困境,指出法院审判职能延展与公共政策理论在理念、目标、价值和依据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进而分别从法院审判和延展职能的角度解析法院作用于公共政策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审判中的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维护法律的权威 ,保障人们的合理预期 ,必须关注法律与社会秩序、法律的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历史、社会习俗和时代精神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 ,必须强调司法审判中法律的稳定性、法律的社会性、法律的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 ,用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共同完成司法审判的论证任务 ,有助于获得公正的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