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 ,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 ,一提起国学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艺术、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 ,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样辉煌、同属中国文化精髓的方面 ,就是中国传统科技体系 ,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学科的内容。前一半为人文国学 ,后一半当称“自然国学”。 2 0 0 2年 5月 2 3日 ,本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史所联合举行了“自然国学是否能形成体系”的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 ,大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即为一部分专家发言的内容。我们认为 ,对于人类未来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学者也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的创新使命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蕴涵着创新未来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这成为中国学者思考当代问题特有的思维优势 ,吴文俊先生正是受中国传统数学方法的启示 ,在几何问题的计算化领域做出了举世闻名的杰出贡献。对中国传统科技体系的特色和价值进行讨论 ,不但对我们祖先的创造是一个肯定和纪念 ,而且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术讲座是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学术讲座的话语分析研究随着非英语国家学生留学英语国家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而成为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避免学术交流中的误解或失败及培训英语讲座者或高级阶段的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语界寥寥无几,因此,介绍国外该领域研究的起源及发展,综述其分析研究的主要范畴,并探讨其对汉语为母语学者有效进行英语学术讲座的启发,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咸炘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吏学与思辩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吏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咸炘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炘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4.
"国学",即"国人之学"的简称,意为中国人的学问或学术;"国学"有自己的"源"和"流",如果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兴起的活水源头,那么,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则构成了"国学"发展的三大干流;当前我们复兴"国学",有其不可估量的重大价值;而要推进国学复兴,必须在"普及" 与"提高"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日益凸显的东西方合作、寻求新发展的美学全球化大趋势,成为中国美学东学西渐的新契机。值得反思的是,分析美学作为20世纪后半叶在英、美占据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学流派,在中国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深层根源在于分析美学强调以语言分析为主的科学逻辑思维,而中国传统美学凸显诗性感悟方式的隐喻—象征思维;前者注重以整体论提升对审美与艺术批评的认知,后者以整体论为基础探索"生命之道"、"生存之道";前者以生活形式为终极价值取向,后者却走向道德与自然的形而上学。本文试图从分析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美学西化的有效途径,以推动中国美学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清季兴办学堂开始,西方学科分类逐渐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国学"或"国故学"在此分类中究属何类,这是困扰20世纪20年代许多学人的问题.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中国的"国故"整理使之能够纳入哲学、文学、史学等新式分类,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这一进程结束后还有"国学"或"国故学"的存在余地吗?如果有,则"国学"或"国故学"便实际超越了西学分科;而后者又被时人看作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这又违背所谓"新国学"即"科学的国学"之定义.围绕这些问题的争议反映出当时学人其实更多是从思想而非学术的角度看待"国学".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该从遗传与其它学科关系,遗传学教学方法改革、遗传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学术讲座等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综合创新、德育素质及综合素质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知识,活跃师生文化生活,防止和抵制精神污染,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绍兴师专中文科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据统计,从1982年秋到83年年底,在一年半内,该科共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三十多次。中文科举办学术讲座时,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经常邀请来绍兴参观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如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李何林教  相似文献   

9.
1.关于"自然国学"在世界科学体系中的定位 把自然国学置于世界科学体系中的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是关系到自然国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反感,不利于它的存在与发展.我读了<"自然国学"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以后,感觉它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够明确,对于自然国学的定位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10.
国学包括了中华全部学术文化.此文立足于大国学的视点,对国学名称的由来,国学所包涵的学术文化范畴和研究方法,20世纪国学大师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了总结性的梳理和回眸,并从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论述了当下"国学热"对于民族本土文化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先生的学者之路经历了曲折多姿的过程。他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制化学术训练,却通过自我摸索探寻到研治国学的正途:受近代以来古史研究学术新风影响,他自少年起就领悟了地下出土实物与纸上传世文献对勘的读书法,并在长期阅读古籍的过程中,从经史子集扩大到工艺杂著,逐步完成文物研究的知识积累;通过文物的收藏和捐献,他进入了"好古—集古—考古"的传统学术轨辙,也参预到"从个人研究到集团合作"的现代学术序列;他因一贯钟情于"社会百工技艺",受此"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最终圈定以物质文化史研究为中心的治学范围;又由于追踪王国维、胡适等国学大师的考证方法,他精于"文史研究与实物相结合",不囿于"以书证书",而是拓殖于"以物证史"的学术新领域,具有学术创造的意义。沈从文先生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其接榫于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大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
1926年创办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是20世纪20年代复兴国学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虽在实际运作中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但其根本动力却是源于陈嘉庚的办学理念,是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在国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有过自己的贡献,在中国学术传承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曾任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现任教于龙谷大学)应邀来复旦大学历史系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5月14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1901室举行了“中国近代民间金融运行的市场和非市场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朱荫贵教授主持并介绍了滨下教授的学术研究特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的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实现了方法论的突破.复杂性科学是在坚持中超越了还原论和整体论,实现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组合,形成和产生了"融贯论".在"融贯论"的行动路线上,必须坚持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认识理解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和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四川国学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世纪初年国学思潮兴起之时,四川于1912年首创国学院并刊行<四川国学杂志>,廖平、刘师培和刘成炘皆推动了四川国学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国学运动的中心向西南转移,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西迁,国学家和学者云集四川,特别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和傅斯年领导的历史语言学派的发展壮大,给四川引入了新的国学观念和科学的考证方法.这使四川国学与主流学术融合,改变了国粹主义的态度和旧学的方法.1949年成都私立尊经国学专科学校的解体,标志四川国学运动的结束.四川国学运动是中国二十世纪国学的一个缩影,从中可见国学运动摆脱国粹的约束而走上新的科学道路的历程,从而可认识国学的真实性质及其历史经验对我们现在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8月17日至18日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中国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以"新视野与新史料:中国金融史青年论坛2013"为主题,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金融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这对于推动中国金融史研究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术生命是以生命投入学术,以求生和求学为主旨,在求生存中求学术.生命学术的主旨是以生命转生学术,生命在学术交流、游泳的拼搏中所获得的生命的体验.生命在体验和反思学术生命和探索总结学术生命中,在学术生命走近生活、社会、现实中,在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危机中,以全球的视野,人类意识观照学术生命,以成转生命为智慧.这就要建构独具个性化、生命智慧的、智能创新型的理论思维体系,以求自己讲自己民族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系统方法业已成为现代人思维方法的一大特色。人类的思维方法,经历了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古代的朴素整体论—近代的传统分析论—现代的科学系统论(即科学的整体论),现已跨进了一个“系统时代”。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四性”是新时期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系统性则是领导者素质的基础。因此,是否具有系统性的科学素质,在领导工作中是否自觉地运用系  相似文献   

20.
1.自然国学不等同于自然科学史,其中一个重要区别是在分类和系统.自然科学史的分类和系统是外来的,源自于英国培根的分类和系统.自然国学的分类和系统是原生的,源自于中国的本土.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提出,不能用培根式的分类和系统完全取代中国学术的传统分类和系统,并发表了<中国传统地理学内容研究>(<区域研究与开发>1991年第1期)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