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安定 《领导文萃》2008,(14):100-104
合资企业是美国人的发明.最后却在中国开了花。 的确,“合资企业”这个词在人们看来,颇有几分洋气,但它却是个最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在其他国家.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很常见:但两个母公司各出一半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却不多见.典型例子当推1970年代通用汽车和丰田在美国合资生产小型车。  相似文献   

2.
<正> 1996年12月9日,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组织的“全国创名牌经验交流会”在广东鹤山市召开。会上,华凌集团、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绩优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呼吁:我国应该控制合资企业的数量,掌握自主开发高新技术的能力,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3.
叶度 《经理人》2003,(12):48-49
在很多“合作”性质的中外合资公司,其管理和决策是按照协议而不是股份来行使话语权,这就为企业经营埋下了混乱的因子。  相似文献   

4.
5.
合资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刘婷  张宇杰 《管理世界》2013,(11):184-185
本文借助价值网络的现实角度,发现了3种价值网络联盟机理,并运用异化网络思维剖析了中外企业联盟中的"合资—亏损—并购"的三阶段路径沦陷过程。由此为中国企业避免被外资恶意并购以及保护产业安全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路圣地 《经理人》2002,(10):8-8
  相似文献   

8.
曹大中 《经营管理者》2013,(32):170-170
"营改增"是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我国运营合资铁路公司的财务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应对"营改增"改革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是运营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营改增"对运营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相关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继美国UPS在华曲线独资后,日前,风传已久的外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在华独资一事成真。这家外资快递巨头花费4亿美元现金,不仅在华试点合资公司的独资化,更借机收购原合资对象的国内快递资产,从而为布局国内快递业务铺路。联邦快递单飞中国在中国快递业对外资开放一个月之后,来自美国的联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资的几种方式 一是软贷款,申请手续较复杂,必须经国家计划部门审批,然后由对外经济合作贸易部门按轻重缓急安排落实,再提交每年一度的两国经济合作混合委员会商定,其特点,期限长、金额少、无风险。二是由外商选择我方企业,它是根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市场开放和引进外资,不能演化为这样的场景——开放形成一个舞台,但是自己的演员都被赶下台,让外国人演戏。舞台是我们的,但自己人都是跑龙套,主角都是别人,成为“一出没有中国演员的中国剧”。  相似文献   

12.
谢谦 《经营管理者》2011,(5):102-105
以“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14届上海车展于4月20日开幕了,这是一个汽车的盛会,展台面积、新车数量、影响规模均超出历史之最。在这花团锦簇之中,最热的词汇是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娃哈哈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与香港百富勤公司、达能集团(以下简称达能)组建合资企业,拉开了娃哈哈与达能“联姻”的序幕。2007年初,达能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旗下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27家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11年的“婚姻生活”,从“蜜月”的恩恩爱爱,走向目前的反目成仇。  相似文献   

14.
曾有一问题困扰,未得善解,求教如下:现有A和B公司出资成立C公司,A公司是大股东,派员出任C公司总经理和财务经理,B公司派人出任副总经理由于A公司和C公司经营业务大抵相同,经营的商品可以互相调配使用,在董事会、经营权和财权都在A公司控制的情况下:1 B公司如何确保其在C公司中的权益,不会因A公司、C公司之间的转移定价行为(假设存在的话)不受损害?B公司应如何防范?2 作为A公司派出的C公司中的管理人员,应如何行使经营管理权力并处理好和B公司人员的关系,以避免嫌疑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合资铁路的双重性,研究国铁与合资铁路的关系,剖析了福建省合资铁路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提出了福建合资铁路的改革思路,目的是促进福建铁路的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合资陷阱",是指在合资经营过程中,外资公司通过技术授权、品牌策略等方式控制合资企业,使中资公司蒙受损失的现象.事实上,"合资陷阱"是外资进军中国市场的一种投资策略.众多中资企业深陷"合资陷阱"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近来TCL、晨鸣、徐工等大企业不断传出合资摩擦的新闻,引发了人们对合资问题的再次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合资铁路有效推动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缓解了铁路筹资压力。本文从治理结构、运行机制、规则章程三个层面分析合资铁路公司内部管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合资铁路近年来发展迅速,朝气蓬勃,但随着铁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铁路公司纷纷出现,合资铁路公司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股权结构问题,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对外资控股限制日渐减弱, 汽车合资企业将何去何从? 不平坦的中国汽车合资路上个世纪80年代,自我国诞生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以后,虽然自主研发一直都是我国汽车企业的梦想,但在当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市场的情况下,我国汽车工业只能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外资,让外商上汽车项目,主导我国轿车市场最初的开发和发展。业内人士评论说:可谓是眼睁睁的看着外资企业在啃食肥肉。回顾这段历程,我国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走的是“以市场  相似文献   

20.
林瑞明 《经理人》2012,(4):74-77,23
仅仅是战略迟缓吗?2011年,以苹果iPhone引领的智能手机风潮席卷全球,也带来了手机品牌的"改朝换代"。一度炙手可热的品牌逐渐退出了市场的最前沿,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手机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相继沦落:诺基亚失去了把持多年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