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演出的《凉山巨变》舞剧,觉得它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大凉山人民从奴隶社会走上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革命,反映了这个革命变革的阶级斗争。我是大凉山的人,是世代的奴隶,从小我就给奴隶主放猪。解放军进驻凉山以后,  相似文献   

2.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排演的舞剧《凉山巨变》,是一部以反映我国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广大彝族奴隶,在党的领导下,打碎奴隶制度枷锁,从黑暗的奴隶社会,一步跨过几个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变革为题材的舞剧。我国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在解放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发生的伟大革命变革,是党的  相似文献   

3.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编演的《凉山巨变》舞剧,于四月间在首都公演了。这个剧,是由我们系应届毕业的十八个民族成份的学员演出的。用舞剧的形式,来反映少数民族人民伟大革命变革的题材,无论是对我们系,或是对这些没有上过舞台的学员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凉山巨变》舞剧,是在全国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4.
《凉山巨变》是一出反映四川凉山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粉碎奴隶制度,飞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变革的舞剧。要演出这个舞剧,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没有生活经验,很难深刻地体会和表现剧情、角色。因此当导演分配我扮演舞剧中的老铁匠时,心里就感觉没有底。去年三月间,我们下到凉山昭觉体验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排演《凉山巨变》舞剧之前,先下到四川凉山地区,深入到过去彝族奴隶群众中体验了一个时期的生活。这次下去,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对我来说却是上了很实际、很生动的一课。过去在学校里,关于如何带着阶级感情  相似文献   

6.
看了《凉山巨变》舞剧,心里很激动。作为一个彝族观众,能坐在首都的大剧场里,观看用我们本民族的舞蹈反映我们彝族人民的大革命舞剧,心里这股感情,就象是我们金沙江里的流水,一浪推着一浪地翻腾。过去,我们彝族人民,因为长期受着野蛮的奴隶制度的压迫、束缚,生产、生活各  相似文献   

7.
我看了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演出的《凉山巨变》舞剧,回来以后,心里久久萦绕,放不下去,只好提起笔来写几句。三十年前,我们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8.
我一边看《凉山巨变》,一边忍不住淌泪,忍不住我心头升起的阶级仇恨。这个舞剧,使我又重温了一次我们大凉山过去奴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我家就是娃子——奴隶。在那个社会,我们娃子就象牲口一样被奴隶主买卖,可是我们的生活却连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1日,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纪念日。50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凉山今非昔比,凉山风采卓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50年庆典之日,我们隆重推出这组来自凉山、饱含凉山州各族干部群众对祖国、对家乡一片深情的图文并茂的报道,让日新月异的——  相似文献   

10.
凝固的历史     
凝固的历史当年,周恩来总理在看完《佤族》、《凉山彝族》、《黎族》三部影片后,说:“拍这样的片子,是对世界的贡献文·摄影/刘达成人们总是在巨变之前想到抢救历史、记录历史。中国影视人类学拍片就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全国各民...  相似文献   

11.
四川西南部凉山彝族地区,在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剥削形式的奴隶制度。在这个社会里,奴隶和奴隶主两阶级的矛盾一直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广大被压迫的奴隶群众,为了挣脱奴隶制的锁链,进行了无数次的反抗斗争。他们除了经常用怠工、破坏工具、虐杀牲畜、逃跑等等方式来进行反抗外,有时还杀死奴隶主和烧毁奴隶主的房屋,以至进行集体的武装斗争。特别是近百年来,由于奴隶制内部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奴隶集体反抗奴隶主的事件愈来愈多,规模愈来愈大。据不完全统计,人数在三十人以上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兄弟民族大多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建国以来由于党的重视与关怀,兄弟民族的舞蹈艺术得到了迅速和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大跃进以来,一些以各民族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舞剧的相继出现,更是标志着我国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能不使人感到欢欣鼓舞。一据极不完全的了解,这几年来先后出现在舞台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凉山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在彝族聚居地区基本上没有正规的教育事业。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6年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彝族人民在政治一上翻身之后,迫切需要在文化教育上翻身。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五十年代就从条件优越的内地派遣一批又一批教师进入凉山,扎根凉山,建设凉山,与凉山各族人民一道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四十年来,特别是在十年改革中,随着凉山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着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州委、州政府从凉山实际出发,对凉山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调整教育内部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与台湾密切关联,台湾同胞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同胞在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影响.这一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对台独分子散布分裂谬论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并非所有舞蹈演员都能演绎好一部舞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一定能演好舞剧,一个舞剧演员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锻炼,必然完成不了舞剧的表演。演员们在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30岁以后站在舞剧舞台上刚刚好,这个"30"不是必须"30",而是演员们若想将人物表现得更为深刻,则需建立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当下对舞剧演员的培养及发展现状为着眼点,浅析舞剧演员其阅历的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199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举办第一届彝族国际火把节以来,已经形成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制度,现已成为凉山对外形象的品牌及凉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载体和平台.更是让世界认识凉山、了解凉山、了解凉山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粉墨春秋》是一部地道的中国舞剧,经典舞段"寸跷""水袖""髯口"是现代艺术手法的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多样,浓缩和承载了中国舞剧几百年的舞台记忆。其中,"寸跷"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在该舞剧中的巧妙融合,是《粉墨春秋》的点睛之笔。本文针对《粉墨春秋》中的寸跷表演风格展开论述,详细探讨了寸跷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风格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奴隶社会里凉山怒吼着风雪,奴隶们身拖着沉重的锁链,没有自由也没有吃穿,日夜受不尽鞭打和磨难。山顶上刚烧完亲人的尸体,破屋里又传来孩子的哭喊,淌满了眼泪的大地,处处是血迹斑斑……旅行在凉山的日子里,无论在复盖着冰雪的崎岖山路上,在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边,或是在低矮简陋的土屋里,我常常听到人们,伴着竹笛口琴,唱着歌,申诉着彝族人民的苦难。歌声是那么悲壮和凄惨,难怪人们唱着唱着就哭起来!我在清晨的冷冻中醒来,迎着呼啸的刺骨的寒风,走向昭觉城外,浓雾像一张浮动的账幕,蒙罩着四周白雪皑皑的山野。山前一缕青烟萦烧在彝族村寨的上面。每当我看见彝族男女沿着山坡走来,我就忆起  相似文献   

19.
《粉墨春秋》是一部地道的中国舞剧,经典舞段《寸跷》《水袖》《髯口》是现代艺术手法的呈现,表现形式多元多样,浓缩和承载了中国舞剧几百年的舞台记忆。其中,"寸跷"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在该舞剧中的巧妙融合,是《粉墨春秋》的点睛之笔。本文针对粉墨春秋的寸跷中表演风格展开论述,详细探讨了寸跷在舞剧粉墨春秋中的风格特色及其对社会、文化层面造成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凉山的什么变化最大?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30周年前夕,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那个地方。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谁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凉山的变化。的确,30年来,凉山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6年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延续两千年的奴隶制,凉山彝族人民跨上了时代的骏马,走上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