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2.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自然观类似于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客观自然观;它的自然是原始的、素朴的、自在的,具有先在性、自组织性、有机性、同质性等特征。正是这种“荒野”自然观构成了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之“根”。环境伦理学遇到的种种诘难,如价值论上的“自然主义谬误”、认识论上的“宗教神秘主义”、方法论上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等等,都可以从这种“人学空场”的抽象自然观那里寻找到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3.
在批判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人化自然观.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人化自然现在思维范式上超越了近代的旧自然观,实现了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思维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除时间长度之外的能够作为量化抽象劳动的另一个计量单位可以是“环节”;计算绝对抽象劳动量的公式为,包含在一项具体劳动中的绝对抽象劳动量等于绝对抽象劳动力乘以相对抽象劳动力,再乘以劳动时间;计算相对抽象劳动量的公式为,包含在一项具体劳动中的相对抽象劳动量等于相对抽象劳动力乘以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过程,即是劳动的实现过程,是劳动时间的消耗过程。在实际的经济运动中劳动时间具有广泛性。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研究劳动时间如何被利用、被消费。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劳动时间范畴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劳动时间是经济学中“最简单的抽象”、最一般的规定。经济学上的劳动,指的是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能动的活动。它是劳动的最基本的形式。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对劳动这个范畴之所以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是由于马克思在劳动的二重性理论中区别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由于抽象劳动的发现。马克思认为,撇开劳动产品的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军 《北方论丛》2008,1(1):135-138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需要重新反思与构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在借鉴吸收壁鸠鲁朴素能动自然观、黑格尔思辨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批判了过去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特殊的有机论自然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有机自然观为树立人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意识、发展社会良性循环经济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可以从马克思自然观找到理论基础。回到马克思自然观,深入挖掘马克思自然观的真实内涵,焕发其当代价值,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超越马克思自然观的外在实在论和内在主体论理解,立足马克思生活世界视野,从存在论出发诠释马克思自然观,是破解马克思自然观前提性误读的关键。超越自然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分立观念,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是过程性的有机体关系,是交互能动的生命体关系,在人类社会状态中人和自然达到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新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旷日持久争论的各方,我认为在事实上都忽视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中所指的“劳动时间”的“质”的规定性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即这种劳动时间到底指的是以时钟计量的自然尺度的具体劳动时间,抑或是指以简单劳动计量的经济尺度的抽象劳动时间?我们知道,马克思论证了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后,提出了价值的‘质”的学说,指出了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紧接着,马克思在解决抽象劳动的计量问题时,提出了以简单劳动作为尺度单位来计量抽象劳动量的思想。各种具体劳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把“人对自然的关系”归于“深奥的哲学问题”之列。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来说,这也是一个核心问题。早在马克思已经实现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时候他就指出过,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抽象的、孤立的;对人说来,它是一个“无”。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论著来看,他们很少谈论这种抽象的或保守的(不发展的)自然界;因而他们的自然观是在肯定外部世界优先地位前提下,主张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自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历史境遇中展开马克思关于资本权力的批判性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马克思思想的独特理论品质,那就是“深入到社会历史现实中去”。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具有权力自主性,展现为自我生成和动态持存的系统化社会体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权力架构,资本以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方式与传统社会权力形式发生断裂,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殊性构成了资本统治的特殊性。以抽象劳动为基石,价值形式作为纯粹的形式规定抽象于具体时间和具体情境,其实质是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结构对现实的抽象性表达,以遮蔽资本权力的具体运作机制。就此而言,资本积累的实质不在于生产资料等物质要素的量性累积,而在于社会权力的重组和扩展。  相似文献   

13.
自然概念(或更恰切地说人与自然或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是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探索的中心主题之一。卢卡奇通过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解释,阐发了他自己的自然理论,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著名观点,将辩证法限制在社会领域的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一种历史的方法,并由此出发批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较系统的自然理论。尽管他的自然理论是以解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基础的,但实际上基本观点是严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他的错误观点对后起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后起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自然观是以卢卡奇的观点作为出发点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自然理论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来评述卢卡奇的这种“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给公众带来了谈“霾”色变的群体性心理恐慌,而且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揭开“雾霾”的面纱,隐藏在“雾霾”事件背后的秘密是一场人类与自然之间事关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博弈。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自然观在认识与实践、宏观与微观、集体与个体三对基本范畴中发生了错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自然观的理性回归需要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集体与个体相均衡。在“绿色话语”下重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对接是前提,冲突解决机制的运行是必需,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抽象劳动是一个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的范畴,还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特有的历史范畴?这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抽象劳动具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含义对抽象劳动,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抽象劳动就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是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范畴。另一种相反的看法认为,抽象劳动是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劳动一般”才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其实,抽象劳动既具有适用一切时代的含义,又具有生产价值而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一般人类劳动这个抽象存在于平均劳动中,这是一定社会中每个平常人所能完成的劳动,是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生产消耗。这是每个平常人都能学会的而且是他必须以某种形式完成的简单劳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既尊重自在自然的先在性,又彰显自然的属人性;既秉承自然的系统有机性,又坚持自然的可分解性与科学认识自然的合理性。这一双重意蕴的生态自然观为超越生态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自然提供了全新的境域与立场。植根于“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现实语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动力,坚持尊重自然与积极介入自然的辩证统一,在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中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它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的自然美观念.从“畏威”到“敬德”,代表了商周之际人的自然观念的转变;相应地,在原始先民的审美世界中诞生了从“尚力”到“尚德”的审美图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对于自然的人性化理解和对于自然的伦理内涵即善的意味的发现,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崇高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尤金 《理论界》2009,(6):106-107
马克思在<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一般"这个抽象规定,既是后来<资本论>中决定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基础,又同时向我们说明了"直观并不能迭及"、 "存在但不直接显示"的"历史的科学抽象"的客观性,这种"历史的科学抽象"恰是"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真实起点.在<生产之镜>中,鲍德里亚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对此展开了形而上学地批判.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的出现近现代科技革命可以概括为两次思想大革命,一次是从素朴自然观到以机械自然观为核心的“经典的”抽象科学理论的提升。其特点是使人类认识离开直接的外观,而进人现象后面的本质。一次是从机械自然观到现代科学思维的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某些大的变化,开始在社会上起着非常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这也就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生动描绘的“第三次浪潮”,或者用美国另一个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更具学术性的话来说,就是“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即现代科技革命,其实质是科学在…  相似文献   

20.
(一)对于任何一种价值观来说,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都是对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规定,即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回答“什么是价值?”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对“价值”的规定,实质上是以范畴的形式,对全部价值观的理论内容的高度抽象或浓缩。因此,“价值”规定是建立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它本身虽然还不是全部价值观,然而却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的全部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