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中国人的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里 ,就有了动词“向”理论的萌芽—语词的“向”理论。语词的“向”包括起词 2、止词 2这些必有的支配成分与象静司词、转词这些可有的说明成分。语词所带的起词以外的名词性成分 ,《马氏文通》还曾尝试以“宾次”这一术语统概之。这种做法体现了马氏的一种句法思想—语词前后的名词性成分 ,除了可做主次的起词外 ,其他皆处“宾次”  相似文献   

2.
"管他"是一个至今未被收入虚词词典的连词性成分。在现代汉语中,"管他"虽然没有词汇化为一个词,但它是一个经过句法上的并入操作而实现的韵律词,比"管"更有资格充当连词性成分。"管他"语法化为连词性成分首先是语义条件,即"管"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心理动词、代词"他"的意义虚化,其次是语音条件,即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自然音步模式。此外,"管他"语法化为连词的直接语境是反问句,相关语境是否定句。  相似文献   

3.
汉字以形声字占主导地位,"形"、"声"对"义"的制约太大。英语词义灵活的原因是词义摆脱了"形"、"音"的制约。汉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新词,而英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旧词。现代汉语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多音词占多数,词义趋于固定,而英语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英语拥有很多具有虚化功能的前缀和后缀。汉语词义固定得到语法灵活的补充,而英语语法形式严苛得到词义灵活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波伏娃在她《第二性》"历史"一部中已经很彻底地回答了女性被确立为"他者"的原因。造成女性之所以是"他者"的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完全要归因于长期的父权制历史和父权制下出现的神话文化。  相似文献   

5.
王微是明末清初的名妓,堪为明妓中诗词大家。她的51首词作多以"愁"为调,是一代名妓自幼沦落风尘,卑贱的出身以及由此衍生的敏感和忧愁的一生心灵烙印的展现。其词作娟秀幽妍、境界阔大,又辅以多节奏的复沓与叠唱、偕调的表现手法,为女性词史、明代词史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作为一代旷世才女,以其女性独特的情感体验跻身于男权文化所统治下的封建文学世界。她的词超凡脱俗、另辟蹊径而"别是一家",这其中无不渗透词人的创新意识。解读李清照词创作的创新意识,为我们深入理解其词作的卓然特立与新颖不凡提供了一把密钥。  相似文献   

7.
度母信仰在藏传佛教神灵体系中占有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度母信仰传入西藏地区的历史背景的梳理,认为度母这一起源于晚期印度佛教的女性神祗信仰,于松赞干布时期传入,在阿底峡时期真正开始普遍流行,结合"转轮圣王"及"上师崇拜"观念的影响和推动,将历史人物与佛教菩萨信仰结合而形成"观音—度母"的联合信仰模式,并经过阿底峡的大力推行而最终成为藏传佛教中最为普及的女性神祗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学军 《殷都学刊》2011,(3):127-130
汉语儿化词中的"—儿"的词法性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本文循着研究的进程,着重评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从"后缀说"到"词缀—词尾"说,再到"语素说",表面上看似乎是循环往复,其实反映了学界对汉语词法特点的一个认识过程。正是学界看清了以"儿"字比附印欧语的形态来看待汉语构词的局限性,才使得不少学者逐渐摒弃词缀说,重新采用语素说。  相似文献   

9.
何先慧 《云梦学刊》2010,31(4):106-108
女性写作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世界,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它更应该是一种"双声话语",即在表达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表达主流意识,这种双重信息的提供,是成熟女性文学应该采取的超性别意识的写作立场。因为"真正的爱是超于性别之上"的,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脱离了性别来看他人本质的。这就为第二个问题消除"双性对峙"而达到"双性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希 《理论界》2012,(4):125-127
"智慧"一词是穆旦在进行诗歌创作和精神探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表达。它涵义丰富,常被用作对现状的反讽,也指示着现代知识分子清醒理性和自我拷问。它是诗人用以对民族乃至人类历史和整体命运进行反思的一个词语载体。"智慧"一词始终处于讽刺悲哀和怀疑焦虑的语境中,它最终于心灵慰藉和灵魂安顿无力,这也便是穆旦借重宗教话语进行价值信仰重构,趋进救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话语立场”即出场言说的角度和取向。女性意识是李清照《词论》话语立场的基点 ,《词论》是词体建构发展至该阶段的对词体内部音乐性和文学性这一矛盾的一种共时性把握 ,其词体本质论的思想基础也正是女性意识。今人对《词论》话语立场两种截然相反的阐释取向出自相同的阐释策略 ,均未能切中肯綮以至于南辕北辙。阐释视角的转换是为了拓展阐释的空间 ,将被取代和遮蔽的言说声音还原于历史主义的阐释链条  相似文献   

12.
"放置"义动词从上古发展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置"是上古至中古时期"放置"义的主导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放"在搭配对象、义域上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置"成为"放置"义的主导词,沿用至今。现代汉语方言的"放置"义动词比通语中要丰富,既有承传词,又有创新词。各方言中使用的"放置"义动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词论》中"词别一家"的理念,讲究"主情致"的理论与实践巩固和发展了婉约词,同时要求"协声律"的理论和实践,明确了词这种文体发展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刘海 《兰州学刊》2011,(3):189-192
现代的各类传播媒介中,铺天盖地地涌动着"美女潮"。从商品包装袋、广告牌到流行杂志、影视媒体,一个个青春、性感、妩媚、妖艳的"女性身体"构成了消费时代传媒中特有的"女性镜像"。然而,它却并没有体现出女性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而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个"精致的瓷娃娃"被出售,即流行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性别消费"。这些妩媚、妖娆的"女性身体"成为购买者购买商品时,额外馈赠的一个特殊礼物,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就是:女性是一种可以被出售的"礼物"。  相似文献   

15.
"自救"一词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体的避难和逃生的自救,以及个体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自我心理调节。"自救"还可引申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即自救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价值观自救能力、心里自救能力和行为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韵律构词学的原理,突厥语言的最小韵律词具有双韵紊特点。由双韵素音步构成的最小韵律词假设能够说明突厥语言单音节词以VV和VC韵部类型为主、语素形式交替、音节成分脱落等共时现象和短元音补偿性变长、音节合并、复合词内元音和谐关系形成等历时现象。非韵律词不能成为最小词,是附着成分,与宿主词位于同—元音和谐域内,因此受到元音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贵  李世前 《河北学刊》2006,26(1):137-141
女性词是中国古代词史中的一枝奇葩,最初,女性词多靠文人传抄和摘录保存,其传播一部分是以文人口耳相传和整理前人的传抄、杂记、笔记的方式,而大量女性词则依靠词话得以保存。词话通过名家品评、故事趣闻、谐谑幽默、集中比较等方式,以其搜集、整理轶事、轶词的独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催动了女性词之花在中国词史上的含苞和绽放。  相似文献   

18.
旧词新用说“给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给力"的来源和历史状况。"给力"一词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起初当给别人当短工、做佣人讲,到嘉靖年间发展为卖力劳作,后又发展为佣人所作具体的工作,然后衍变为帮忙,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沦落为二级或者三级词汇,直到当下随着网络普及才被重新唤醒,这种这种现象被称为"旧词新用"。近年来,随着影视、网络等传媒的兴起,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新意,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往往从中古或者上古汉语中借用一些词汇,或从古汉语词汇中引申出新义或用传统词汇表现时尚的事物,这就是旧词新用。"给力"一词就是属于典型的旧词新用。  相似文献   

19.
朝鲜语的" "和" "在词类划分上分别属于代词和冠形词,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词类,但是在言语交际中有着共同点,都表示疑问,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它们还表示说话人对对方持有的否定意识。" "和" "对说话人持有否定意识时,表现出与疑问词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句中不做句法成分,不表示命题意义,只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意识,即表现出说话人的言语意图,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说、听双方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小满 《学术探索》2015,(1):112-117
清代词家在推尊词体,将词论入诗教的过程中,对于词之女性书写的批评逐渐在词学体系内显现出独立发展的脉络。总体来看,词坛对女性词的批评离不开"情",闺情题材的本质化给予了女性词作者地位的合法性,形成女性词以婉丽为正宗的文体观念;清中期以后,对女性词的雅化要求渗透着妇德女教道德审视,却表明对女性词的批评开始剥离原本附着的男性欲望对象化符号和家国之思隐喻符号意义;随着晚清词坛论说焦点转向真情论,清代词家对女性词的批评转向关注女性个体命运,认可女性词作为抒发女性真实生活情感之文学载体地位。况周颐自成一体的女性词评论体系,表明女性词批评终于脱离符号化与象征化定位,实现了理论意义上的文体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