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西北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提出六大后发优势以增强发展信心,明确四大挑战以增强紧迫意识;提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形成突破之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尝试采用系统动力学思想和方法,以城乡关系为视角,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为主体,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系统构成及系统内部反馈结构与其动态行为,揭示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动力机制,并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模型,对模型变量和参数的确定给予初步分析,为进一步政策模拟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西北地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和新特征。但由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较大的约束和压力。西北地区还需通过着力构建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共同建立跨区域的环境治理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西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日战争时期 ,东南沿海富庶之区相继陷落 ,为了增加粮棉生产以支持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终将多年来高唱入云的“开发西北”的口号付诸实行 ,采取了以发放农贷为主 ,建设农田水利、推广农业等多项开发西北农业的积权措施。在地方当局的支持与配合下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北农村经济凋敝和农业生产危机的局面 ,较快地促进了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规模的扩大 ,加快了西北地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分析发现,西北农村地区具有村落分散,社会经济条件落后,文化组织不够发达,文化传统丰富并有特色等特征,并不适合照搬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模式。有必要根据西北农村的现实条件,尝试探索走政府主导,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村落的文化建设道路,最终促进西北农村文化的整体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特色使得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直很受关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巨大作用,西北地区是受非正式制度影响很深的区域,文章分析了该地区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在大开发过程中加强和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及合作的领域和内容 ,并且指出在合作过程中应认真对待和审慎处理的方面 ,论证西北大开发应当与中亚五国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8.
晋商在西北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晋商仍在西北有很大的势力,对近代西北商贸经济影响很大。晋商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不过总的来看,西北的晋商在近代因同行竞争,及外资、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排斥等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9.
包国宪  王蕾 《兰州学刊》2005,(3):132-133,140
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层次及由此引起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差距.对西北地区来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针对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对西北地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10年关于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存在着专业发展潜力巨大、专业发展意愿强烈、专业发展环境宽松等专业发展优势,但是同时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专业发展理念陈旧、专业发展途径不足等专业发展劣势也不容忽视。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采取完善农村幼儿教师"任""评"制度、提供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培训、培养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工资保险等相关福利待遇、建立系统配套的科学培训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论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30年,也是农村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30年。其中,家庭经营承包制、农产品价格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资源环境制度建设、农村社保体系构建等,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顾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制度创新与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党建模式的创新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党建工作的创新和推进应该紧紧围绕着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来开展,将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建设在党建工作的基础之上,充分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该地区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多样性.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总体上表现为灾情严重,发生面积广泛;灾种上表现为多灾并发;在所有灾种中,旱灾发生最为频繁,也最为严重;时间上表现为同步性与非同步性并存,出现三个明显的高峰期;地域上分布不平衡,与邻近省份的关联性;发生趋势为旱灾、水灾、等主要灾害发生频次逐渐增高;成因上表现为两个明显的旱灾和地震灾害链.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为了适应救灾的严峻形势,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专职的救灾机构,救灾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中央和地方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救灾法规,做到救灾有法可依,赈灾规范有序,特别对救灾人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力图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救灾高效化。此外,国民政府还实行一系列临时政策,以应对各地多发的灾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理论界》2009,(2):75-76
加快农村法治建设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我国的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农民法律意识落后,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司法监督救济不力,司法不公正等问题.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应全面贯彻法治原则,在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立法建设,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得以发展的土壤。教育市场的二元结构,尤其是农村教育市场化程度低下,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均衡,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农村教育市场的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农村教育市场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教育市场意识;(二)坚持教育公益性与公平性的统一;(三)重构农村教育权力格局;(四)进行制度创新;(五)借鉴国内外教育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经济制度或体制的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北地区传统乡村经济制度呈现出公私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村落与部落经济结构,多种分配方式等东方社会所特有的一些基本特点,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经济伦理主要表现为勤勉重农、公平交易、熟人信誉、戒奢勤俭等。计划经济体制则要求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的前提下,肯定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要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等价交换和契约信誉等。经济伦理的发展方向在于实现经济平等与正义。  相似文献   

19.
郑芳  刘慧 《新疆社科论坛》2005,(6):35-36,57
农村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执法中对农民权益的漠视;执法机构自身成为利益主体;执法者素质不高,律己不严;对执法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农村执法不力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恶化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降低法律权威,使农民轻法厌讼;容易滋生基层腐败,形成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20.
张蓝青 《南方论刊》2014,(12):33-35
茂名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多数。如今,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茂名的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统战工作走进农村对激发基层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茂名市在镇(街)基层统战工作中,统战观念淡薄、工作方法单一、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依然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开拓基层统战工作服务农村的思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认识,积极创新基层统战工作方法,不断完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使统战工作在基层也能充分发挥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