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公正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公平公正主要包括: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保障公平以及奖惩公平。针对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公平缺失现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改革决策方案的道德评审制度、增强改革措施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建立公平缺失的补偿机制、加强改革过程的监管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措施是较为有效地解决此问题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保政策:制度检视与调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低保政策自建立以来,在保障受助群体的基本需求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制度功能。为消解农村低保政策在理念、贫困识别和瞄准机制、覆盖面和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制度"非公平"和"非效率"问题,应从理念、制度、技术和辅助四个维度构建低保政策的"四维一体"调整路径,通过多维度的制度优化或机制创设,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福利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收入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收入转移 ,能弥补收入分配中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 ,补偿和抵消经济体制给社会中的部分群体和个人带来的各种损害 ,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公平色彩 ,常引出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也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可谓见仁见智。在此 ,笔者仅从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如何既保证公平又保证效率角度谈点认识和体会。第一 ,从保证公平角度看 ,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从正面看 ,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体现之一。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主要是制度安排引起的不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应从改革教育投资制度,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建立弱势群体补偿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构想王朝明一、市场机制与保障机制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把市场机制和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并协调和衔接好二者的内在关系,是涉及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1、效率与公平相互转换,是两种机制内在结合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公平性差距,制度间的不协调性正在加剧.通过构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等系统化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上述两种制度差距主要体现在目标理念、筹资模式、资金管理及运营方式、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级、覆盖率状况、政府财政负担状况、养老金待遇标准、参保者单位缴费负担等方面,政府需要通过优化制度结构、强化不同群体的平等参与机制、建立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等手段来提高制度的整体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 ,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区分为四个主要社会群体 ,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都会造成物质利益的得失。本文证明大多数中国人在 2 0年的改革中还是获得了利益的。然而 ,利益获得的多寡是有差异的。本文分析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获得和利益相对受损。只有了解了此种情况 ,我们在将改革向前推进时 ,才会使其每一项措施能够尽可能地对于多数人有利 ,尽可能减少改革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表达失衡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芳 《中州学刊》2008,(1):136-140
利益表达失衡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利益日益分化的情况下,当前基于群众路线的权力精英"内输入"表达机制由于其间接性、滞后性、主观片面性、低回应性,极易导致利益表达失衡,并进一步导致各利益群体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影响力的不同和相关政策的缺位,这是改革措施被扭曲和改革不到位的深层原因.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通过创新利益表达机制,矫正各个群体和阶层间的利益表达失衡,进而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建新 《理论界》2006,(3):12-13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和准则。教育公平需要合理公平的教育制度的支持。分析教育制度缺陷、改革完善原有制度,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以促进教育公平更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山西省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公平问题。为此,应完善教育政策、建立公平机制、改革收费制度、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推进就业机会平等,尽量减少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哲学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工作路线.通过对当前限制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实现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机制与途径,即在利益表达机制上,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公平机制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通过法治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在利益协调机制上,完善利益分配体制,遏制"特殊利益集团";在社会保障制度上,逐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是简单的财富分配问题,其目标必须契合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通过实现社会的利益均衡这一途径来实现的,这需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利益均衡,这需要明确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定位;二是实现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三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利益的均衡,这既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又要正确确立人类的生态位,同时还应将生态建设与管理并举;四是实现区域之间发展利益的均衡,这就要求在反哺机制的架构、区域发展制度的供给以及制度的"厚度"与"薄化"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表决制度是其决策机制的核心。IMF运作60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实力愈发凸显。而IMF的表决机制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对IMF表决机制都提出了改革要求。本文全面分析了IMF的现行表决制度、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不利地位及其改革要求。指出表决制度向着多极化和均衡化发展是历史必然,但目前很难实现实质性变革,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强自身影响力才能推动改革,为自身争取公平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但从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制度公平的缺失,制度运行效率低下。要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必须重新确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低成本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其重要。当下中国贫富差距扩大、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不足等社会公正领域的突出问题都与利益表达的严重失衡密切相关,因为利益表达成本过高导致特定利益群体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利益受损群体难以有效提出自身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机制包含信息获取、意见表达以及决策反馈三个基本环节,降低利益表达成本、构建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也理应从促进信息公开、确保表达自由以及扩大决策民主等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赵德胜 《理论界》2009,(10):26-28
本文中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公平机制的制度基础,现存的制度缺失以及完善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为探求构建社会公平的制度路径做一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家作为扶贫济困的政策性措施,对保证教育公平意义重大。当前,由于制度上的原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通过完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改革助学贷款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构建助学贷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养老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改革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和社会保障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各种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就有所区别。对比分析典型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将会对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青年群体养老诉求被忽视、参保积极性低的现状及其可能导致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可持续等问题展开分析,认为政府在探讨养老制度改革时不仅要解决养老制度的并轨问题,实现养老资源的代内公平,更要关注养老制度的接续问题,实现养老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因此,文章提出要关注中青年群体的养老诉求,提高他们参与统帐结合养老制度的积极性,在增进政府信度和政策效度、平衡财政收支、优化参转手续的基础上,做实养老金帐户并缓解代际矛盾,推进制度的长效性,维护社会的持续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但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相对国家和企业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人的分享主体资格,尤其是农村居民、城镇失业居民、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分享客体包括制度性改革发展成果和经济性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经济总量增长下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分享理念上应优先建立社会最低限度,使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尊的生活;分享机制一是市场分配法律机制,二是政府分配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